题尖山兰若三首
清·鲍鉁
其一:
路转山坳望上方,翠微松顶出红墙。
林深只道无人觉,已有方袍迓道旁。
其二:
二十年前禅喜时,三舟宾客后车随。
山中耆旧今无几,近住僧雏那得知。
其三:
汤点香厨一饱曾,素餐原属在家僧。
也知不吃中丞福,盏饭行纏苦未能。
【注释】
鲍鉁:(1690-1748),字冠亭,号西岗,原籍山西应城人,贡生,归正红旗。康熙五十四年(1715)任长兴知县。雍正九年(1731)再任长兴县令。
尖山:又名四安山、仙山,位于泗安镇西北2公里的仙山村。
兰若:佛教名词,指寺院。梵语“ 阿兰若 ”的省称,诗中指仙山显圣寺。
方袍:借指僧人
禅喜:就是因为闻到佛法而心生欢喜。在修学佛法过程中,因为心地清净而自然生起的一种快乐。
耆旧:年高而有才德的人。
【作品赏析】
《题尖山兰若三首》是诗人参拜长兴尖山显圣寺题写的三首七言绝句。
其一写尖山显圣寺的外景:山路曲折,山色青翠,寺院的红墙。山间的寂静及僧人们在山道旁迎接客人的到访。
其二写诗人早在二十年前就在此寺听高僧讲经说法,感到满心欢喜,当年的德高望重的年长大师现今已没剩几人,住在附近的年少僧人是不会知道的。
其三主要写诗人在僧家的厨房用了斋饭,指出对于持戒谨严的僧侣来说,不吃酒肉,坚持素食也是修行者的“中丞福”。僧侣们以小盏盛饭,双腿绑着布条跋涉在山间,品尝个中苦味其实也是很无奈,不过这也是僧人的修行必要经历。
尖山:又名四安山、仙山。山形如金字塔,秀美险峻,属佛教地藏王菩萨道场。清同治《长兴县志》:四安山,在县西南八十四里,高一百丈,周十里,以其四方平广,故名,或称南方山,遥望如卓笔又谓尖山。清初长兴知县鲍鉁有《四安山》诗“乱山杂沓一枝峰,石戴山椒寺绕松。一自窃名标九子,年年香火赛吴侬。”清代长兴文人周昱《尖山》诗“破碎玲珑千髻鬟,高低围绕九华山。此中形势差相似,只隔称名大小间。”
显圣寺:在泗安镇西2千米仙山上,是长兴县史上著名古刹。相传唐朝时寺名“空隐教寺”,属地藏王菩萨道场。后寺院多次兴废,清顺治十三年(1656)有孤标大师重开佛光,建地藏宝殿于山巅。清同治《长兴县志》:“显圣寺在四安镇之尖山,山形端秀峻拔,而无破碎,形家谓之焰天火。国朝顺治十三年僧孤标重建地藏宝殿于巅,更名仙山。七月晦日为地藏诞辰,士女进香者肩摩于道。”乾隆五十六年(1791)任长兴知县的郭文志有《显圣寺》诗:“路从山北转山南,夹道清阴列柏楠。末伏风光开野径,上方幡影护瞿昙。卦田高灌岩泉白,绣陇遥浮塔水蓝。为祷山灵留霁景,莫教云盖涌深潭。”
鲍鉁:(1690-1748),字冠亭,号西岗,原籍山西应城人,贡生,归正红旗。康熙五十四年(1715)任长兴知县,时20岁。五十七年(1718),由于帮长兴百姓拖欠钱粮,遭就地革职。雍正九年(1731)再任长兴县令。依然实施仁政,收粮时严禁超收,并允许百姓自己动手用刮尺量米。雍正十年(1732)长兴紫金桥因年久失修倒塌,鲍鉁捐出自己的俸禄而得以复修。乾隆六年(1741)后,历海宁知县,草塘通判,卒于官。
(长兴县志相关记载)
End
整理:蒋争鸣
编辑:陈 洁
审核:沈自杰
微信ID:cxxy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