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
年谣云: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那腊月二十八都有哪些习俗呢?
快来一起看看吧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北方的人们要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而南方的人们则开始打年糕,寓意年年升高。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国历史悠久,南北方习俗各异,但是不管南北方,大家迎新年的心情是一样的。到了腊月二十八,不管多忙,记得做4件事,延续老传统,添福添财、添好运。
1.打年糕
2.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是要发面准备蒸馒头的意思,也有“发”的寓意,为的是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也为了春节期间的一个禁忌。因为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谐音、烙与落谐音,在老百姓看来都属于不吉利,所以大年三十以后基本不做蒸、炒、炸、烙等炊事。
人们喜欢把馒头捏出各种形状。为了在春节的餐桌上讨个好彩头,都铆足了劲拗造型,比如核桃代表和和美美,柿子代表事事如意,面鱼代表吉庆有余。
3.贴花花
4.洗邋遢
古时候,人们认为每逢重要的日子,一定要沐浴更衣,让全身由里到外干干净净,寓意除旧布新、万象更新。因此,过年前洗澡,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对此,民间还有歌谣道,“二十六洗福禄;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二十八洗邋遢,指的就是做好个人卫生,洗澡洗头换衣服,无论是自己还是家里,都要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象征着将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通通都洗掉,给新一年的好运腾出空间,添福添财添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