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观察】荣昌陶与酒 | 瓷窑里怀古

民生   2024-12-18 18:05   重庆  

今年开春不久,荣昌区文联组织了一次赴千年陶都安富的采风活动。回程的路上,同行的一位青年作家对着一处田园中的景点,说:“这儿是契约剧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隔着车窗望去,果然有一抽象景观建筑。


怀着对探寻这一景观艺术价值的愿望,最近我独自驱车前往此地,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体验与品鉴,在这千年陶都的瓦砾上开启一场古今对话。

契约剧场距刘家拱桥附近的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荣昌陶宋代瓷窑里遗址”不远,系一现代景观建筑,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贺紫瑶于2020年11月创作建成。


作品位于安富街道通安村,作者从“契约精神”这一观念出发,塑造了一个地域性的乡村景观建筑。建筑隐匿在田园茅草深处,使用荣昌红陶材料,在大地泥土里摁下的一个形如拇指手印的建筑,尤其将手指纹路设计成阶梯形的看台很有创意,构成了象征意义很强的一个景观。


契约剧场是一个现代建筑,作者创作的初衷或许仅仅是倡导诚信文化,抑或体现以诚信为基础的法治思想。但面对这样一个建筑,结合此地厚重的陶文化沉淀,我沉浸于此,难免思绪翻飞。与千年陶都来一场古今对话,或许自己会比这一建筑的创作者思想更深邃。因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里有一条河叫通安河,据说从前叫刘家河,河流的上游就是金竹山,现代名称叫鸦屿山。以前,上游没有修建水库,这条河的河面比较宽阔,与濑溪河连通,舟楫皆可通航。宋代瓷窑里遗址就在汉代石拱桥刘家拱桥附近。


瓷窑里遗址于1998年经考古专家考察、勘探后确定,此区域两平方公里范围均属宋代昌州窑遗址。2005年进行试掘,出土大量碗、盘、罐、瓶、祭祀用具等陶器,鉴定后为北宋早期作品,后又发现宋代马蹄窑、甑子窑等遗址。2010年该遗址被命名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富陶器通常被称为“荣昌陶”,因产于重庆市荣昌区而得名。其历史悠久,源起于汉,发展于宋代,盛行于明清。鸦屿山就是一个逐代迭加的陶文物富矿,见证自宋以来窑火的兴旺。据记载,早在汉代,古镇及周边地区就是荣昌陶的主产区。明清以来,荣昌陶声名日盛,古镇逐渐发展成享誉巴山蜀水的“瓷窑里”,并演绎为中国陶都之一,荣昌陶也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


上千年的生产历史,独具地方特色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赋予荣昌陶更多的文化底蕴。“安富场,五里长,瓷窑里,烧酒坊,泥精壶壶排成行,烧酒滴滴巷子香”“前山石,后山炭,中间泥巴烧陶罐”“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工吆喝悍声远,窑火烧红半边天”……这些流传千百年的民谣,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当时陶器生产的规模和销售的盛况。

不过,人们对千年陶都的认识,大都局限于陶器本身,或津津乐道于陶器生产的历史久远,或如数家珍般谈及陶窑的演变历程等,但对于千年陶都在巴渝商业史、金融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却被远远低估。


回望历史,荣昌陶从鸦屿山出窑后,在通安河刘家拱桥附近装船,顺通安河而下,入濑溪河,再至泸州港换装大船,沿长江远销四川各地,以至更远地区。因此,古时的安富场酒肆林立,商贾云集,商业气息十分浓厚。与契约剧场表达的主题一样,窑商诚信为本,客商源源不绝,好一幅忙碌的商业交割景象。想必当年南来北往的客商也曾吹过鸦屿山垭口的风,陶醉过瓷窑里跳跃的窑火。


和宋窑一起兴旺的应当还有安富的钱庄。北宋初年,由于四川商业的繁荣,朝廷已经准许四川使用中国最早的纸币,一种名称叫“交子”的纸质钱币。安富地处川渝腹心,陶器交割时用“交子”结算使繁忙的商业往来更加便捷,颇有现代商业的气氛。


我站在契约剧场的中央,仿佛千年陶都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跨越时空留下交子兑付时的屡屡痕迹。千年陶都,我思古的幽思犹如那泛黄契约上按下的拇指手印,与你来一个国富民安的千年约定!


作者简介

轩烨,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荣昌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发表散文随笔作品数十万字。



来源/荣昌微发布

新媒体编辑/殷利

编审/李娟   校对/林苒

副总编辑/黄绵荣   总编辑/林世波

荣昌发布
“荣昌发布”公众号是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宣传部(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发布平台,授权发布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荣昌区人民政府权威信息,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关注我们,第一时间了解荣昌重大政策、重要活动,重点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