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章历县”,你了解吗?

民生   2024-11-15 21:33   山东  

了解章丘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新中国建立前后,章丘境域内曾经存在过一个名为“章历”的行政县,在境内与“章丘”县同时并存。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章历县何时建立,因何而建,范围包括哪些?又在何时消失,因何而消失?



今天,

就来详细地说一说

有关“章历县”的建县始末及其历史原因和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章丘境内,以胶济铁路为界,北侧的平原区域一直为敌占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山东的日伪军却拒绝向八路军投降。8月20日,鲁中军区第四师师长廖容标率第十、十一、十二团,由章丘县区武装配合,从南面进军,首先拔除南曹范、山后寨等伪军据点,然后攻克明水,于8月24日击溃国民党章丘顽军翟毓蔚(章丘相公庄桑园村人)部,收复章丘城(今绣惠街道)及重要村镇,并俘获伪县长周鼎。

同时,渤海军区由司令员杨国夫、政委景晓村等率部,沿胶济铁路以北、小清河以南由东向西挺进。渤海军区六分区政委李曼村率部从章丘北部进军,收复刁镇、旧军等村镇,歼敌数百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至此,章丘北部大片区域被开辟为解放区。

1945年8月底,翟毓蔚、王连仲等土顽(当地的反动顽固武装,简称“土顽”)逃往济南,但留下的残余势力仍继续与人民为敌,敌特众多,称霸乡里,蛊惑人心,斗争形式极其尖锐复杂。为适应新形式和斗争任务的要求,泰山地委决定,将这片新开辟的解放区设立为章历县,成立县委、县政府,辖马棚、龙山、白云、旧军、刁镇5个区。1946年2月增设临济区,1948年11月增设湖北区。

章历县第一届县委书记苏克强、县长赵一川、组织部长魏伯雨、宣传部长卓宇明、公安局长亓星辰。同时,泰山军区将警备二团二营下放至章历县,为章历县独立营。

    自此,原章丘境内划分为章丘(县治埠村)、章历(县治章丘城)两县。



当年章历县委大门旧址


    新成立的章历县,行政范围为原章丘县北部和历城县东北部。这片区域在抗战时期一直是伪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的军队与伪军并称为“伪顽”)岳伯芬、杨相生、翟毓蔚等人的地盘,他们在乡、村建立了一套国民党的反动党团组织,大肆进行反革命活动。虽然伪顽主力被打跑,但其社会基础及残部依然统治着群众。泰山地委明确提出章历县的工作方针为:以武装斗争为主,配合地方武装,消灭残匪和国民党武装特务,由点到面建立工作基地,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消除群众对国民党的一切幻想,进一步发动群众,建立民主乡、民主村政权。


章历县干部合影


章历县成立后,县委、县政府负责人迅速开展工作,首先建立各区委、区政府,一边发动群众,一边开展武装斗争。1945年10月,县公安局长亓星辰带领少数武装战士,在魏家村(属刁镇)袭击了翟毓蔚的特务队,消灭特务10余人,缴获枪支10余支;11月,县公安局武装配合鲁中军区警一团一个连,包围袭击王官庄(属刁镇)的敌人,毙伤敌20余人;12月,县独立营两个连在县公安局战士配合下于章丘城北消灭顽匪近百人。

1946年1月,旧军区委、区公所干部12人在魏家村打击残存的敌伪武装,发动群众,建立村政权及群众组织。国民党翟毓蔚部获悉后,派出三百余人,连夜从历城县长途行军将魏家村包围。突围中,区长张云鹏、财粮助理孙旭东、炊事员李洪水牺牲,两名工作队员被捕后惨遭杀害。县独立营和县公安局战士火速增援,区委书记亓子元及其余人员分散突围。县委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召开附近村群众大会,揭露国民党反动军队的罪行,稳定了群众情绪,抽调骨干充实了该区。

1946年2月,县委部署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运动,泰山地委派出60余人的工作队到章历县帮助开展发动群众的工作。县委在章丘城召开动员大会,并以刁镇、旧军村为试点,逐步全面展开。干部们到各村访贫问苦,召开群众大会,斗争恶霸地主及汉奸特务,给贫雇农撑腰,解除了群众疑虑,激发了革命热情,树立了党的威望,发展了党员。全县建立支部7个,党员发展到125名。同时,县公安局在章丘城东南隅、旧军举办伪公职人员训练班,对伪公职人员进行政策教育,受训人数达300余人。

1946年6月7日,陈毅指挥山东野战军主力及各军区部队发起讨逆战役,鲁中军区和渤海军区的5个旅对张店、周村的伪军展开攻击。章历县、区武装配合作战,包围逃窜至张家林(今白云湖街道)、苑李村(今刁镇街道)的伪军残敌,毙伤俘获1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受到鲁中军区通令嘉奖。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内战,章历县受到重点进攻。至7月1日,龙山、章丘城(今绣惠街道)、刁镇、旧军等村镇先后陷落敌手。翟毓蔚的特务营被编为国民党章丘县大队随军还乡,进行反攻倒算,大肆捕杀共产党干部和积极分子,斗争形式急剧恶化。

面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章历县委确定斗争方针为:坚持边沿区,开展敌占区工作,建立情报关系,以武装清剿敌特,摧毁与争取国民党基层政权,建立游击隐蔽的根据地。县委迅速将部分老弱干部及家属护送到黄河以北,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武工队坚持游击斗争。全县分为两个片区,苏克强、魏伯雨带领县独立营在白云、龙山一带;卓宇明、亓星辰带领武工队及公安局武装在刁镇、马彭、旧军一带,分片坚持斗争。

    由于胶济铁路被敌控制,章历县到鲁中区交通受阻,经上级批准,章历县由鲁中区划归为渤海区的三专区领导。至12月,县区武装共作战30余次,保护了群众,巩固了基层政权。


章历县公安局武工队合影


1947年4月,针对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县委在刁镇区索家村召开贫雇农积极分子大会,提出“县不离县,区不离区,坚持敌后斗争;同生死,共患难,保卫胜利果实”的战斗口号。8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大部分村庄,随军还乡的顽固分子大肆进行报复,清剿杀害干部和进步群众。章历县军民开展游击斗争极为困难,牺牲很大。

之后,随着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战略被粉碎,国民党军队被迫转入“点线防御”,仅据守铁路沿线城镇,对个别地域进行清剿骚扰,章历全县斗争形势才有所好转。

    为拔掉国民党的“鲁中堡垒”,切断济南与青岛的联系,1948年4月,山东兵团发起潍县战役。渤海纵队司令部驻茄庄(属刁镇),指挥部队在章丘城北阻击敌人援军。章历县区武装积极配合,支援粮草、马匹、担架。


山东兵团在行军途中


5月,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妄图扼守济南,维持津浦线中段,集结主力于济南近郊,并派整编七十三师三个团和八十四师三个团驻扎在龙山、章丘城一带。渤海纵队、九纵新七师、七十三师奉山东兵团司令部的命令,发起夏季攻势,围歼盘踞在龙山、章丘城一带村庄的国民党军队,即“龙章战役”。章丘、章历两县独立营密切配合,自5月23日发起至6月27日结束,战役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了钳制和调动济南守敌,配合津浦线作战任务,使敌退守到胶济线郭店以西。龙章战役胜利后,章丘、章历两县全境解放!


战斗中的解放军战士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章历县独立营和部分区中队配合渤海纵队攻打济南外围残敌。县委组织群众为部队抬担架、修工事、卸门板。其中,旧军区组织担架70余副、民工200余人,将解放军伤员从济南送至青城(今淄博市高青县)、齐东(今滨州市邹平县)一带,途中遭遇敌机轰炸,民工奋不顾身掩护伤员,圆满完成任务。



组织群众全力支援前线


江南地区解放后,急需大批干部接收、开辟、建设新区。中共中央指示各解放区抽调干部南下支援,模拟江南各市县组成各级领导班子,解放一市一县,一套人员马上接管,能够迅速开展工作。

    1948年10月,章历县委在农村积极分子中选拔干部72名。1949年2月,召开县区干部会议,组织发动干部南下。5月,章历县南下干部60人到达上海,创办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培训上海及华东地区广大知识青年充实到革命阵营中。1951年革命大学停办,又到上海各高等院校进行教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院系调整工作。部分干部被抽调到福建、浙江开展新区工作。这部分南下干部绝大多数在当地安家落户,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分布在南方各个城市。在全国的会议或活动上,有时会遇到自称为“章历县南下干部后人”的同乡。


1949年3月1日,章历县委欢送南下机关干部合影


由于战争的破坏,章历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摧残。章历县委、县政府在组织人民搞好支前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农业生产。1949年3月,章历县委县政府动员数千人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修建绣江河张官闸(今刁镇境内),挖掘清理芽庄湖(今刁镇境内)排水沟,加固黄河大堤,以减轻水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新中国成立后,章历县委立即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救灾度荒、恢复生产建设、医治战争创伤、土地改革、整编等工作,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土地改革完成后章历县第三区(今黄河街道)的检查报告


1950年4月,章历、章丘两县划归淄博专区。11月,章历县开始土地改革,至1951年3月结束,农业所有制形式发生巨变,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2年8月,根据中共淄博地委指示,章历县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3处并获得丰收,显示了集体化的优越性,合作社模式迅速推广发展。

1953年8月,山东省政府公布区划调整方案,淄博专区调整为淄博工矿区,原淄博专区所辖各县,除淄川、博山两县和淄博、张周(今张店区、周村区)两市外,均分别划归邻近专区。在此次调整的基础上,9月5日,章历县撤销并入章丘县,县治依旧设在原章历县旧址——章丘城,归泰安专区领导。


    自1945年8月建立,至1953年9月撤销,作为解放前后政治和战争的需要,章历县仅存在8年零1个月,但她既是章丘老一代人的记忆,也在章丘发展进程中有不容忽略的历史地位。

最美章丘
章丘本土新鲜事,尽在家在章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