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筑梦“浙”里「47」|一位台商与一双鞋一座城的故事

文摘   社会   2024-11-06 17:07   浙江  

点击上方“浙台头条” 关注我们





从台湾,到越南,到广东,再到浙江,是黄亦平的创业之路,在“祖国才是我所属的地方”的回响下,他回到了这片魂牵梦绕的祖国大陆。在“浙”里,他找到了自己的根,也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舞台。


“二十多年前,我和很多台商一样,怀揣商业梦想,从台湾到越南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投资设厂以拓展业务版图。”当时,黄亦平并不是只身前往,而是把家人都一起带到了越南,他的孩子也在越南接受教育,“虽然我们慢慢稳定下来,工厂运营业步入正轨,全家人似乎在越南扎下了根,但在那里工作、生活,心里总会觉得那儿不是我们的归属,总觉得心里很不踏实。”

于是,没过几年,黄亦平便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到祖国大陆。他与几位合伙人一起在广东东莞创办了一家公司。与此同时,由于黄亦平关闭了在越南的工厂,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一些技术人员也回到大陆、回到了他们的家乡浙江松阳。


出于对老同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他们未来生活的关怀,黄亦平也作为投资人为他们在松阳开设的鞋厂注入了资金,“这也是我后来来到松阳的一个契机,一来是想自己独立办一家企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二来也是觉得松阳是一个宁静、美丽、宜居的地方,这里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不失现代化的蓬勃与活力。


“其实,当我正式接手松阳的这家鞋厂时,它已经处于濒临倒闭的危急关头。”黄亦平回忆道,当时经营鞋厂的大多是原先工厂里的技术人员,由于缺乏市场经验和有效的管理策略,鞋厂生意惨淡,投入的资金如泥牛入海,几乎未见回报。


当时,黄亦平得知鞋厂的“危机”后,他毅然决定亲自接手,来到松阳,挽救这家承载着许多当地人希望与梦想的鞋企。

来到松阳后,黄亦平召集了当时鞋厂的管理人员,并和他们一起商量鞋厂接下来的经营计划,“如果大家还愿意继续为这家鞋厂奋斗,那我们就一起携手并肩继续把厂办下去;如果有人不愿意再冒险,那也可以选择撤资,但不管怎样,我个人都会继续坚持下去。”黄亦平的话语中是满满的坚定与决心。最终,经过深思熟虑,只有一名管理人员选择与黄亦平继续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说实话,当时我的心理压力确实很大,但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就要全力以赴,把鞋厂办好!”黄亦平坚定地说道。于是,他与伙伴们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努力,黄亦平主要负责对外业务的拓展和客户的维护,伙伴则专注于内部生产的管理和优化。在两人的默契配合和不懈努力下,鞋厂逐渐走出了困境,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坚毅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也在“国富”延续下来。


“我觉得做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最好的分享给别人,而‘国富’所擅长的,正是将优质的鞋子带给大众。”在松阳,许多贫困学生、和当地农户都曾收到过“国富”的鞋子,还有很多当地居民也因“国富”而获得了就业的机会。


“国富”也从最初的注册资金50万美元扩大到250万美元,产值从几百万元增加到3500万元。黄亦平带领着鞋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从“浙”里走向未来。

他常常以“灵动的羚羊”来形容这片滋养着“国富”的沃土。“浙江有灵动的山水风光,有众多创新的企业和活跃的市场,浙江的文化也别具特色,有着丰富多彩且灵动多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民俗风情;浙江的人们思维都很灵活,善于创新和开拓进取。”黄亦平笑称,除了“灵动”一词,很难找到更贴切的词来形容浙江的特点和吸引力。


作家迟子建说过,任何一片土地都不缺故事,只是缺发现故事的眼睛。



- END -


文字|王璐瑶

视频|郑嘉威

编辑丨张鲁楠  王璐瑶

审核高齐

监制冯永明  陈文文




—— 精彩回顾 ——

浙台头条
两岸看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