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至2025年采暖季在即,今年,全市实际供热面积约1.25亿平方米,实际供热用户120余万户。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我市提早谋划,全力备战,各地供热企业积极开展供热系统的调试、检修、维护等工作,确保按时、安全、稳定供暖。
“暖气片热乎啦!”11月10日,家住任城区红星小区的市民赵女士兴奋地说,“近来气温波动,室内很凉,我们都盼着送暖呢。这一送暖,室内温度就上来啦。”
据了解,10月底前全市供热企业完成换热站注水打压、运行调试等各项准备工作,提前解决“跑冒滴漏”问题。11月1日起,管网进入冷循环状态。
聚源热力供热一区区域经理董忠秀介绍,自2023至2024年采暖季结束后,供热系统停运半年,再次启动前管网设备带压冷运行,能让用户家中供暖设备故障及早暴露,得到及时处理。同时,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天气情况,一旦接到降温预警,随时开启热循环。记者了解到,10日起主城区开始热运行。
供热系统冷运行,只是供暖准备工作中的一项。2023至2024年采暖季后,各供热企业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冬病夏治”工作,聚力补齐供热系统短板。
“供热系统中的板式换热器、除污器等关键部件容易积垢,技术人员利用非供暖期‘冬病夏治’的黄金时间,进行深度清洁。通过‘拆卸—清洗—组装’三步走,清除长期累积的杂质和污垢,让供暖介质畅通无阻。还对辖区二次管网设备开展刷漆保养工作,用砂纸与钢丝刷彻底清理设备表面,随后涂上高性能的防锈漆,为金属部件披上坚实防护衣,为供热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增加上防腐蚀的保险锁。”济宁四和供热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上一采暖季的运行经验,制定了详尽的排查清单,对供暖系统进行了地毯式的安全大检查并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从设备运行状态到紧固件的牢固程度,从老化元件的更换到潜在隐患的消除,每一步都力求做到细致入微,为供暖季的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非供暖期是供热系统“冬病夏治”的关键时期。据介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稳热源、强管网、提服务”目标要求,深入分析各县市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一研究制定整改提升方案,系统开展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供热老旧管道改造153.5公里,升级改造换热站920座,换热器维护清洗608台,维修更换阀门1.1万余个,清洗楼栋单元过滤网1.5万余个。
经过系统维护,各县市区供热系统蓄势待发。稳定的热源,是群众温暖过冬的关键。针对热源不稳定等因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各热源企业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协调,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为确保热源更加稳定充足,北湖科技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提前谋划,于2024年2月15日完成鲁西电厂至太白湖新区供热主管网建设,并与原济二电厂热源替代管网连接。“该管网贯通后,新增12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太白湖新区实现双热源供热,大大提升了热源保障能力。为确保太白湖新区供热主管网安全稳定运行,我公司实施了辖区内供热管网联网建设,同时增设分段控制阀,逐步实现供热管网由枝状供给变为环状供给,有力保障热用户供热安全稳定。”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保障冬季供暖用煤,市能源局督促全市煤矿优化采掘接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高产能利用率和原煤产量。同时,做好特殊情况的应对工作,充分考虑节假日、检修等因素,督促煤矿按照发电供热企业需求持续稳定发运煤炭。截至目前,全市13家火力发电厂储煤148.2万吨,平均满足33天用量需求;2家燃煤区域锅炉供热企业储煤4.65万吨,平均满足28.5天用量需求;1家煤粉锅炉和1家生物质电厂燃料均可足量供应。
补充链接
我市属于北方地区集中供热城市,经过30多年发展,形成了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的供热格局。目前全市共有市政集中供热企业25家,集中供热入网面积达1.84亿平方米,入网用户163万户。其中,主城区供热企业主要有聚源热力、四和供热、运河热力、北湖科技供热、高新公用、济宁新东供热,供热入网面积6977万平方米,入网用户60万户。
来源:济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