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聊一聊做Pretrain的经验

科技   2024-09-26 09:02   上海  
Author:ybq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718354385

这篇文章介绍下如何从零到一进行 pretrain 工作。

类似的文章应该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可能在于,我并不会去分析 pretrain 阶段的核心技术,而是用比较朴素的语言来描述这个大工程的每一块砖瓦。我的介绍偏方法论一些,主要目的是普及每个环节有哪些必须要做的琐碎工作、有哪些坑、以及有哪些避坑技巧。为了避免老板开了我,文中有一些内容的具体做法不会展开细说,请大家见谅。作为替代,我会推荐一些比较好的开源做法。


背景篇

时至今日,dense 模型有 qwen,MOE 模型有 deepseek,小尺寸模型有 minicpm。无论是个人还是大厂,都很难训出同 size 下更优秀的模型,大模型 pretrain 阶段全面拥抱开源的日子感觉不太远了。那么,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自研 pretrain 模型的意义又有哪些呢?

正经答案:

  • 各公司仅仅是开源了模型参数,但并没有开源训练框架、训练数据等更核心的内容,其实本质上还是闭源。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 qwen 模型的使用者都无法为下一版 qwen 模型的迭代做出贡献,qwen 团队也仅仅是收获了口碑,甚至因为自己的模型已经开源可以自行部署,买他们服务的客户可能都会变少。因此,在 llm 真正走向全面开源之前(大厂公开训练代码、配比数据,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提 CR 来帮助大厂优化训练效率、炼丹技巧),掌握 pretrain 的技术能力依然是有意义的;
  • 通用模型的变现能力远不如 domain 模型,continue-pretrain 的需求在日益增长,而 continue-pretrain 的技术栈和 pretrain 的技术栈并没有本质区别;
  • 不是自己做的 pretrain,必然无法得知这个模型在 pretrain 阶段到底喂了什么数据。各种数据的精确配比、各种 knowledge 的掌握程度,并不是靠评估能准确衡量的。而如果不知道这些数据细节,那么 alignment 阶段就无法对症下药,就无法最大限度的开发模型潜力。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 sft 阶段,让一个没训过唐诗宋词的通用模型学习作诗,它不出幻觉谁出幻觉?
  • 使用开源模型的话,tokenizer 不可控,进而导致解码速度不可控。这里也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用 llama 模型来做意图识别任务,有个意图叫 ai.listen.music,会被映射成 5 个 token,但如果使用自己训练的大模型,便会在一开始就设置成 1 个 token,极大节省了生成速度。虽然扩词表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了,但不仅需要花费算力来恢复效果,而且不管训多少新语料,也很难做到模型效果完全不掉点。

不正经答案:

  • 有一个自己的模型很 cool,公司可以拿来做宣传,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个人也会很有成就感;
  • 可以埋彩蛋,在 pretrain 阶段给模型悄悄塞一点自己喜欢的知识或价值观。比如,每隔 100B token 就让模型学一次“在 XXX 眼里,YYY 是最好看的女孩子”, 等模型上线了,拿去向 YYY 表白(被老板开了别说是我这篇文章怂恿的)。

数据篇

数据爬取

pretrain 大模型的第一件事:先找个 10T 左右的训练数据吧。也可以少找一些,等模型开始训了,在训练的同时,不断去收集更多的新数据。

至于怎么获取数据,爬网页、逛淘宝、联系数据贩子,等等等等。算法同学往往搞不定这个事情,你敢爬他就敢封你 IP,你爬得起劲他甚至还可以起诉你,所以这个工作最好还是让专业的数据团队同学来做。

有些高质量的数据,比如论文书籍,往往还都是 pdf 格式,这时候还需要去调用效果较好的 pdf 服务。不要指望着靠 python 库来解析,稍微涉及一点公式、表格的 pdf,解析效果都一塌糊涂。用 GPT4 等大模型进行解析,大概率价格会远高于 pdf 解析服务。当然,自己训一个 OCR 模型也是可用的候选方案,前提是你有足够高质量的 pdf - text 对齐数据。

好在,世上还是好人多!今年再做 pretrain 工作,网上的开源数据集已经很多了。FineWeb、pile、Skypile、RedPajama,凑合着差不多能当启动资金来用。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开源出来的中文大模型数据集,我不认为是他们最干净的数据,质量多少都有点问题。

(即使是下载 huggingface 数据,也不是动动嘴皮子这么简单的。如果你实操了,就会发现:服务器没连外网,只能换成 hf_mirror 的链接;下载速度太慢,下完 1T 开源数据得好几天,得手动 split 要下载的数据集合,起多个进程在多台服务器上下载;下载完之后,文件量多的你执行 ls 都会卡死,你得用大数据集群技术来处理)

准备数据还要懂得一个基础概念:数据的知识密度是有差异的。“唐诗三百首”的知识量要远远大于“中国新闻网的三百篇新闻”。而这种高知识密度的训练数据,往往都是需要花钱的。最近,一种新的数据趋势是“合成高知识密度数据”,把几千字的新闻概括成几百字喂给模型,四舍五入也等于训练速度提高了十倍。

总之,如果要认真做 pretrain 工作,我建议要组建数据团队,爬虫或购买是必须的,否则网上那几个翻来覆去的数据集在清洗之后根本不够用。

数据清洗

“清洗”是数据环节最最核心的工作,没有之一!

目前,利用模型对 pretrain 数据的质量进行打分,已经成了数据清洗工作的标配,llama3、qwen2 的技术报告都有提及。需要注意的是,基本上大家都认同:同等 size 下,BERT 结构的模型的表征能力是强于 transformer-decoder 模型的,因此打分模型最好还是从 BERT 家族中选一个来训,效果好、速度还快。至于训练数据怎么搞,还是老一套,让 GPT4 标注一下,或者是利用“某个源的数据是高质量数据,某个源的数据是低质量数据”这种规则生产一些。特别强调,任何打分器,都会给 code、markdown、latex 等格式数据打很低的分数,我们必须把这些数据摘出来,免得被直接洗没了。(fineWeb 这个数据集,就洗的基本没有 code 数据了)

训打分器这个工作的难点是要学会放低心态,别那么执拗,不要执着于打分器 100% 的准确率,凑合能用就行了,有打分器总比没打分器强,但你要花一个月来训打分器,那就还不如没打分器。此外要学会变通,你有 32K 的语料不代表你要训 32K 的打分器,训个 4K 就差不多了,你非要纠结存在“前 4K 低质量,后 28K 高质量”这种特殊情况,我只能说算你牛逼。

打分器结果只是众多数据特征中的一个特征,并不一定要完全依赖它来洗数据,可以和其他特征结合使用。这也引出了数据清洗的另一个大杀器:规则。

不要瞧不起规则!不要瞧不起规则!不要瞧不起规则!

数据长度是否少于某个值,数据中某个 token 的比例超过某个阈值,数据的 zh 占比、en 占比、数字占比,数据是否有“http”字段,数据是否包含了“新冠”、“疫情”等低质量关键词,数据是否包含某些反动词汇,数据是否包含某些黄色字眼,等等等等。用启发式的规则过滤数据并不丢人,洗不干净数据才丢人。

但同时,必须注意到,用规则清洗或者过滤数据的时候,一定不要把数据搞成分布有偏的数据。比如、你觉着:“包含网址的数据质量低,而网址的英文占比高”,所以你把英文占比高的数据都去掉了。整挺好,模型成了单语模型。因此,用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多 check 下被滤出去的数据长什么样子,勤 vim 一下!

另外,数据脱敏也是数据清洗环节必须要做的一个工作。我们要尽可能的把训练数据中涉及到的人名、电话号码、邮箱等剔除出去,一旦被模型说出来,就构成了隐私侵犯,公司被罚的钱足够雇人把数据脱敏 N 遍了。更广义的,把数据的“转载自……”删掉,黄色信息、反动信息,references 等剔除出去,都可以视作数据脱敏工作的一部分。这个工作好像没任何奇淫巧技,老老实实的写正则匹配吧。

数据去重

数据环节最考研工程能力的环节到了:对 T 级别的数据进行去重。

不要心存任何幻想:能不能不做数据去重。答案肯定是不行的!网上基本所有的开源数据,都是来自 common crawl,你不去重如何混合使用呢。就算你只使用单一数据源或者自己爬取数据,也应该注意到:网页 A 引用了 网页 B,网页 B 引用了 网页 C……,网页 Z 又引用了网页 A。这种 url 循环调用的现象,在互联网屡见不鲜,你的训练数据集大概率会把一个网页翻来覆去的使用。即使能确保是不同的网页,一篇文章也会被知乎、CSDN、博客、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不同软件反复转载。

去重工作唯一可以让步的地方是:是做 sentence 去重还是做 document 去重,这个我也不好断定,我的建议是量力而为。能做 sentence 去重,谁不愿意呢?可是数据量和工作难度也会陡增。

那么如何去重呢?首先,你一定要有一个大数据处理集群,hadoop 也好、spark 也罢,只要是一个 map / reduce 的框架就都可以。这个属于汽车的轮子,想要靠 python 写 for 循环完成这个工作,确实是勇气可嘉。

然后,就去实现一个简单的 minhash 代码,没啥难度,ChatGPT 一定会写。

数据去重工作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意识:要先确定需要多少训练数据,再确定去重的粒度。去重工作是没有尽头的,任何时候你都能把数据继续洗下去,所以必须明确自己需要多少训练数据。需要 10T 训练数据,就卡相似度在 80% 的阈值进行去重;需要 5T 的训练数据,就卡相似度在 90% 的阈值进行去重;以此类推。

目前没有任工作能证明,一条数据在 pretrain 阶段训多少遍对模型是最友好的。因此,大胆的按需去重,即使去重粒度小,导致一篇文档出现多次,也可以通过让两篇相似文档之间隔尽量多的 token 来降低影响。

数据配比

前面提到,我们要在数据清洗的时候把 code 等格式化数据摘出来,怎么实现呢?训练一个数据分类器!对每一个 document 进行类别判断,不用特别精准,把数据划分成新闻、百科、代码、markdown、等类目即可,分类器模型依然可以选择使用 BERT 家族。

不同的数据源,在上文中介绍清洗和去重的时候也要有不同的阈值:

  • 清洗的时候,“代码”和“知识类文本”当然要使用不同的阈值来决定是否是高质量;
  • 去重的时候,“新闻”类可能 70% 的重复度就不要,“知识”类则可以 85% 的相似度才丢弃,在丢去重复文档的时候,优先保留数据打分器比较高的数据。

好了,引子环节说完了,默认大家已经都给自己的数据打好了类别,我们继续往下讲配比工作。

大部分的技术报告里,应该都提及了自己的数据是如何配比的,基本上都是“知识 + 代码 + 逻辑”三个大类目,其中知识数据分文中文知识和英文知识,逻辑数据则可以认为是 math 数据和 cot 数据的混合体。整体上,大部分中文模型的配比都在这个区间左右:中:英:code = 4:4:2(逻辑数据的比例我没有写进去,加入多少取决于你能收集多少,其他三类数据应该是要多少有多少的存在)。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配比,但英文的比例一定不能太低。目前中文数据的质量不如英文数据质量基本已经成功共识,导致这个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

  1. 中文确实比英文难学,语言空间的复杂度更高;
  2. 中文语料无论是干净程度还是数量级,都无法与英文语料相比较。

数据顺序

pretrain 的本质是一个教模型学知识的过程,既然是学习,那么知识的顺序就显得很重要,总不能先学微积分,再学数字加减法吧。这也就是“课程学习”的核心思想。

课程学习的内容很宽泛,无论是先学难知识、再学脏知识,还是先学好数据、再学脏数据,都可以视为是课程学习。其本质就是在阐述一件事情:“同样 1个T的训练数据,通过调整训练顺序得到的不同模型,能力是不同的。”这个观点基本已经被很多团队论证多次了,因此课程学习目前也可以认为是 pretrain 的标配。

虽然 next_token 的训练方法,基本不存在模型学不会某条数据的情况。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灾难性遗忘可能始终在发生,A + B 的学习顺序可能导致 A 知识遗忘了 30%,B + A 的学习顺序可能导致 B 知识遗忘了 20%,那后者忘得少自然能力更强啊。而且,如果 B 是一个简单的知识,那就代表 B 在训练语料中会出现非常多的次数,即使遗忘了后续也会被重新捡起来,困难知识在全部训练数据中出现的次数自然也会小很多。(全局训练语料中,蜀道难全文出现的次数一定比静夜思全文出现的次数少)。

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强调一件事:数据顺序真的很重要,那么如何敲定呢?

这里我推荐的 llama 的 In context pretrain 工作:利用语义相似度,优先将最相似的 document 进行拼接,从而构成语义更加连贯流畅的上下文,详见论文 https://arxiv.org/pdf/2310.10638。

需要强调的一个地方是,llama 坚定的认为:在同一条 pretrain 语料中,无关文档之间不能相互看见。具体来说,sentenceA + '' + sentenceB 这样一条训练语料,llama 认为 sentenceB 看不见 sentenceA 非常重要且效果很好,它在这篇论文和 llama3.1 技术报告中均有提及。

但在实操中,除了 llama,我没听说过还有哪个团队在 pretrain 阶段做 attention_mask,大家的实验结论基本都是做不做 mask 没什么区别。而且,我个人认为,pretrain 阶段应该要培养模型切换 topic 的能力,在 llm 的实际应用场景中,我们也不会每切换一个新话题,就起一个新的聊天窗口,模型需要有判断上文信息和当前信息是否相关的能力。因此,如果使用了 In context pretrain 这篇工作的论文,要不要做 attention_mask 还是要做实验去斟酌的。

数据流水线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pretrain 模型一定是动态加载数据的,读 1B 、训 1B、再读 1B 、再训 1B…… 原因很简单,你不知道你要训多少数据,即使知道你也没那么大的内存空间一下子读取好几 T 的数据。

再明确一个概念,pretrain 阶段模型获取的是 token_id,而不是 token 本身,我们的 tokenization、concatenation 操作肯定是要提前做好的。当机器读取了一个新数据块之后,如果不能直接去训练,而是还要花时间去转 token,去 concat、去 pad,这简直是对 GPU 的一种侮辱。

明确这两个概念之后,我们就应该知道,pretrain 的两个进程是独立的:“数据处理进程”和“模型训练进程”。前者要保证后者始终有最新的数据可用,除了 save_checkpoint 的时候,GPU 的空闲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pretrain 阶段的数据是可以复用的,高质量数据训多遍对模型并没有坏处。因此,数据处理进程在生产 part-00000.jsonl 的同时,它也应该标记清楚每一条原始的 document 数据被使用了多少次,被标记次数多的数据,后续要降低它再被选中的概率。

每个数据块不要太大,因为我们训练的时候,经常有烧卡、loss 炸、数据配错了,等不可控的天灾人祸,所以回退到上个数据块进行续训是一个很频繁的操作。较大的数据块自然会导致模型版本回退时损失的算力也较多。这里,我推荐每个数据块都以 B 为单位,正好是 1B、2B、4B 等。

每个数据块在训练代码中,自然会对应着一个 save_checkpoint 的操作,原因也是为了便于训练回退。这里可以分享一个以前的小技巧,曾经因为 warmup 阶段,数据块大小是动态增长的,阴差阳错地导致模型的保存逻辑始终为 False。我们眼睁睁看着 tensorboard 美丽的符合预期的 loss 曲线,但就是没办法让它 save,浪费了好一通算力。汲取教训之后,组里大佬就发明了一个机制,在训练代码加了个逻辑:如果检测到某个文件夹下存在一个叫“save”的文件,则立刻 save_checkpoint,我们将其称为模型动态保存机制(一脸骄傲)。

数据实验

当把以上的所有环节都串起来后,不要盲目的去开始训练,一定要先在小模型上做好实验,把 sacaling_law 的这个理念先搞懂。具体的实验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人力来三个阶段走:

  • 粗糙一点的工作:在小模型上起多个数据配比、数据顺序,训练 500B 左右的数据量,然后选择 loss 曲线最完美,或者 loss 下降最低的那个模型(这个阶段刷 benchmark 意义不大,模型小,训得少,大概率都是瞎蒙);
  • 专业一点的工作:额外起多个 size 的小模型,跑出 loss 结果,结合 scaling_law 公式,去推算大模型最适合的数据配比、学习率、训练 token 量等参数;
  • 创新一点的工作:像 llama 和 deepseek 技术报告里提到的一样,去绘制出 loss 到 benchmark 的 scaling_law,提前预知模型训多少 token 量能在某个 benchmark 达到什么样的能力。

这个地方展开说的话,能说巨多的东西,但不方便细说,感兴趣的同学还是多读读各公司的技术报告吧。scaling_law 只是放缓了,不是死了,在没有新的技术指引的情况下,scaling_law 你不信也得信,它毕竟是用某种规则在做训练,按照自己的直觉来做训练基本等于“random”。

开弓没有回头箭,pretrain 的实验阶段一定要做的鲁棒一些。

训练篇

Tokenizer

我的同事提醒过我:扩词表容易把词表扩错,这和字典树的逻辑有关。简单来说,就是你加入“中华人民”这个新 token,并且引入相对应的 merge token 的逻辑,就可能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旧 token 永远不会被 encode 出来,那“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 token 对应的知识也就丢失了。

因此,提前准备好自己的 tokenizer 真的非常重要,这就是一个打地基的工作。你如果想着后期可以扩词表解决,那和房子歪了你再加一根柱子撑着有啥区别呢?llama + 扩中文词表 + conitnue pretrain 训出来过效果惊艳的中文模型吗?

至于怎么训 tokenizer:找一个内存空间很大的 cpu 机器,再找一份很大的 common 数据集,然后利用 BPE / BBPE 算法去跑(ChatGPT会写),这里只提醒一些细节。

  1. 数字切分(虽然不知道 OpenAI 为什么不做了,但我们还是做吧,避免 9.9 > 9.11 的问题回答不正确);
  2. 控制压缩率,1 个 token 对应多少个汉字:压缩率太低,那就是字太多、词太少,很影响解码效率;压缩率太大,也就是词太多,又会影响模型的知识能力。通常,压缩率越低的模型,loss 也会低,大部份中文大模型的1 个 token 会映射成 1.5 个汉字左右;
  3. 手动移除脏 token,之前 GPT4o 的 token 词表泄漏, 就被发现有很多中文的色情、赌博 token;
  4. 如果提前知道自己的业务场景,那就应该补充业务场景对应的 token,增加业务场景文本的压缩率,比如医疗场景,就提前把阿莫西林、青霉素等作为一个 token;
  5. 词表的中、英覆盖率要足够大,至于其他小语种是否要加,则看业务需求;
  6. tokenizer 的 vocab_len 和模型的 embdding_size 之间,要有一千个左右的 buffer,后续的 alignment 环节,需要大量在 pretrain 阶段没见过的全新 token 来做训练。

(说句题外话,我不太理解 strawberry 有几个“r” 这种问题有啥好讨论的。这不是典型的训过就会,没训过就不会的问题嘛。你让模型背一下 “strawberry 的字母组成是 s, t, r, a, w, b, e, r, ,r , y' 不就解决了,这种 tokenizer 天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模型答出来了只能说明它训过,模型答不出来才是常态。希望这种噱头问题以后少点吧,不要天天拿着这种 case 吸引外行人,让路人都觉着 llm 实际上蠢的要命。)

模型结构

一个原则:能抄 llama 的结构就不要随便创新,就 rope + gqa + rms_norm + swiglu,少创新 = 少踩坑,创新的前提是大量鲁棒的实验。如果是 1B 左右很小的模型,那么 embedding 和 lm_head 还需要共享参数,目的是让 layer 的参数占全局参数的比例大一些,大一点的模型则没有这个必要。

pretrain 是个成本极高的工作,一切都要以稳健为主。假设你是 pretrain 负责人,你为了写论文,为了强行宣传自己的模型比 llama 更先进,做了一两周实验,在 0.5B 这种 size 发现新结构的 loss 下降更快。你大喜,也没去找两个数学系博士做做理论证明或推导,就去草草的去更改 llama 结构。等训练一个多月之后发现这个新结构有某个致命缺陷,几千万的算力资金已经投进去了。老板问你什么情况,你说当初在小模型上改结构没出问题啊!老板给你打了低绩效,自己心里又一百个不服气。

我觉着,国内 99% 的大模型技术岗,并不鼓励创新和试错,老板们只鼓励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钱去追赶 OpenAI。除非你的老板真的支持你积极创新,否则不考虑试错成本盲目追求创新的人真的有点大病。

模型参数

OpenAI / Google / Meta 的早期论文,包含为什么模型要选定这 7、13、33、72 这几个 size 的模型,里面的各种观点看看懂个大概就好,也不能全信,我只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来推荐参数敲定。

模型的 size

我建议不要根据自己的场景需求来敲定模型 size(除非是 Math 等复杂任务必须是接近千亿参数的模型),小模型的极限在哪里目前仍然是个未知数,qwen2.5 也贴了一张图,在 benchmark 上能达到某个分数的模型 size,在持续变小。因为模型的 size 选小了,导致后续应用的时候业务场景扛不住,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常见,alignment 基本都能救回来,无非就是 sft 的时候在业务能力上过拟合一些罢了。

因此,选模型 size 主要看两个因素,训练算力和推理算力:

  • 训练算力:手头有多少机器,能做多久 pretrain,有多少训练数据,使用的训练框架一天能吃多少 token,这些事情都是提前能确定的。假设要在 2 个月后训完模型,目标训 2T 数据,那么便可以计算出自己该训什么 size 的模型。尽量和大厂的模型 size 保持一致,不瞎创新就不会踩奇奇怪怪的坑,而且模型效果对比的时候也有说服力;
  • 推理算力:实操过模型的同学都知道,用 AutoModelForCausalLM 加载 33B 模型基本是卡着一张 80G 显存的极限在推理,加载 72B 模型基本上是卡着两张 80G 显存的极限在推理,稍微多一点 seq_len,立刻 OOM(暂不讨论量化等因素)。换句话也就是说,假设你有个 40B 的模型,他和 72B 模型效果一样,那又怎样呢?他还是得用两张卡推理,在部署成本上和 72B 模型还是一个量级的。所以,敲定模型 size 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推理机器是什么,不要出现 1 张推理卡刚好装不下模型的尴尬现象。适当给模型增大 1B、减小 1B 参数是可以的,这也能解释了为什么不是所有公司都用 70B,而是 65B、70B、72B、75B 等 size 都有的现象。

模型的超参数 size

目前学界都有一个共识:一个好模型是“身材匀称”的。也就是说标准的 llama 结构应该是横向和纵向呈某种比例的,所以在增大模型 size 的时候,layer_num 和 hidden_size 要一起递增。具体如何递增,llama 论文和李牧老师视频里都有介绍,这里不在赘述了。我的观点依然是普通人没必要研究这个,超参数 size 的量级就和 llama 保持一致即可,少创新就等于少犯错。

但具体到该使用什么值的参数,还是有说法的:尽量能被 2 / 4 / 8 / 64 / 128 等数整除。不是有什么理论证明,而是训练框架要求你这样。

  • layer_num:有尽量多的质因数,它与 pipeline_parallel 有关。pipeline_parallel 的要求是:assert layer_num % pipeline_size == 0。如果你的 layer_num = 30,那它就不能支持 pipeline_size = 4。当然,你可以修改训练代码,让 pipeline_parallel 的时候,不同的卡放置不同数量的 layer,但这不就又增加开发成本了;
  • num_head:8 的整数倍,它与 tensor_parallel 有关。tensor_parallel 的极限一般是 8,因为大于 8 就引入了机间通讯,训练效率就低了。tensor_parallel 的效率很高,能开大就尽量开大一点;
  • hidden_states:128 的整数倍,目前没有理由,保不齐以后有;
  • vocab_size:128 的整数倍,目前没有理由,保不齐以后有。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超参数是 seq_len 的选取:无论你的业务场景需不需要长文本,都不要一开始就使用 32K / 200K 这种夸张的数据 seq_len,算力根本承受不起,attention 的 seq_len^2 的计算量实在可怕。

rope 的 NTK 外推方法已经是各大厂标配的方案:4K/8K + rope 小 base + 90% 数据量 --> 32K/64K + rope 大 base + 10% 数据量。

训练框架

megatron 和 deepspeed 该怎么选?直接说结论:从零开始的 pretrain 必须选 megatron,continue-pretrain 可以考虑使用 deepspeed, 换句话说,T 级别的 token 训练量必须是 megatron,B 的级别 token 训练量无所谓。

megatron 的优点

  1. 训练速度快:tensor_parallel 和 pipeline_parallel 被优化的炉火纯青,rope 已经被开发成了 apex 算子,速度远高于 llama 里的实现方案,据说 mlp 层的 apex 算子也正在开发。
  2. 参数清晰而明确:argument.py 里,你能看见上百个参数配置,哪些层使用 dropout 等细节,训练框架早就帮你考虑好了,可微操的空间很大。
  3. 启动训练的时候模型加载速度快,千亿级别的模型一分钟就加载完毕了,debug 十分方便。

megatron 的缺点

  1. 上手成本很高,新手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对 torch 的多机通讯需要从头开始学。而且基建工作比较多,trans_megatron_to_hf.py,trans_hf_to_megatron.py 对新人也挺折磨的。
  2. Nvidia 的官方代码库,全是 bug,不预留个一周时间进行 debug,很难直接跑起来。我有一个同事,非常迷信官方,隔两天就要 git pull megatron 的官方代码库,只能说工作量一言难尽。

deepspeed 的优点

  1. 代码简单,超出想象的简单,而且有 model.trainer 这种大杀器框架。
  2. 用户群体多,alignment 阶段的开源代码 90% 都是 deepspeed 实现。

deepspeed 的缺点

  1. 训练速度慢,相比于 megatron 可能有 10% ~30% 左右的算力损失。当然,现在有很多工作已经实现了 deepspeed 的 pipeline_parallel 和 tensor_parallel,但相对的,用起来也就没那么简单了。
  2. 加载速度无敌超级十分很非常慢!!!!!从 bash train.sh 到 看见 loss 出现,小模型得十几分钟,大模型得半个小时,如果你需要 debug,一个下午只够 debug 个三五次。
  3. 代码简单的代价是“微操很难”,尤其是使用 model.trainer 训练,对源码几乎无修改空间。
  4. 微软的开源代码库在让人失望这件事上从不让人失望。megatron 有 bug 只是让你跑不起来,你修了就好了。deepspeed 的 bug 或者不合理的设置,并不影响你把代码跑起来,只有在你遇见解释不了的现象的时候才可能暴露。我的同事送给过我一句箴言:“遇见不合理的地方,不要质疑自己,无脑质疑 deepspeed 官方!”

哦对,无论是用哪个训练框架,都要记得把 attention 的默认方式换成 flash_attention。

训练技巧

训练效率优化

在模型训练中,要始终谨记一条大原则,一条训练数据的训练速度:卡内通迅 > 卡间通讯 > 机间通讯。

能减小模型的通讯量就去减小,能避免机间通讯就去避免。在显存够用的情况下,能不引入 tensor_parallel,pipeline_parallel,sequence_prallel 就不要去引入,同样地、能不开 offload 就不要开 offload,能不开重算就不开重算。总结下来就是:

  • data_parallel 几乎是唯一不牺牲算力的并行方式;
  • 让数据在显存和内存之间切换,也是很耗时的,这种操作能避免就避免;
  • 同样的结果多次计算,傻子都知道速度会变慢,因此能存储就别重算。

训练 loss 分析

pretrain 训练环节中,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中间产出,就是 tensorboard 的那条 loss 曲线。记住几条:

  1. 一定要有 channel_loss,至少,中文知识,英文知识,代码这三类数据的 loss 得分开观察;
  2. loss_spike 不可忽视,虽然目前还没有工作去证明说 loss_spike 会对模型造成不可逆的效果伤害,但不出现 losst_spike 总是好的啊。无论是 loss 突然激增还是激减,都要重点留意,大概率是数据问题(脏数据不仅 loss 高,也会 loss 低,全是乱码的数据 loss 很高,全是换行符的数据 loss 很低)。如果数据过脏,就回退到上个 checkpoint 进行训练;
  3. 即使数据没有问题,也是有可能出现 loss_spike 的,这时候要留意下数据的 grad 有没有异常,大概率和优化器有关,参考 llama 等的技术报告,好好调整 adamw 优化器的 这两个参数,基本上能解决大部分训练初期的 loss_spkie 问题。一旦熬过了训练初期,loss 平稳下降到了 2 ~3 左右,后续的训练也基本不会再有幺蛾子了。

训练流程

pretrain 训练流程目前基本是固定的,当训练数据和训练代码都准备就绪后,按照以下四个流程来设置学习率和超参数就可以啦:

  • 开局 warmup,学习率缓慢上升到最大;
  • 中间 cos / cos_decay / constant / constant_decay ,学习率比较大,是否 decay 自己决定,多翻翻别人的技术报告,或者在小模型上做实验决定;
  • 后期改变 rope base + seq_len,开始让模型适应长文本;
  • 收尾 anneal,用高精数据、IFT数据等来给强化模型的考试能力,做完退火就该上考场刷 benchmark 了。

一般 pretrain 只要启动了,大家就可以去做别的工作了,只要模型训练没停,一般都不需要再有人为干预。烧卡了, loss 爆炸了,loss陡然下降了(数据大概率重复了),就回退到上一个 checkpoint 重启。

评估篇

pretrain 的评估相对来说是 llm 全链路评估工作中最简单的环节,因为它并不需要考察模型的指令 follow 能力、安全能力、幻觉现象等,只需要看模型整体的知识掌握程度即可。

PPL

机器学习的基本课:看测试集的 loss 来衡量模型效果。

准备一些百科、逻辑、code 等数据,每天观察模型在这些测试集合上的 loss 表现,偶尔浮动是正常的,但整体趋势肯定是持续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只要训练集中没这些语料,和训练曲线应该是基本一致的。

特别地、ppl 只能是自己的模型和自己比,前面说过,由于 tokenizer 的压缩率不同,不同模型的 loss 没有明确可比性,全是字没有词的 tokenizer,loss 一定是最低的。不过另一方面,不管你的 tokenizer 压缩率多少,在通用知识测试集上的 loss 也是应该能降低到 2 以下的,否则就说明有点训练不充分。

Benchmark

如果 pretrain 阶段全程是自己在负责,那么 benchmark 还是有一定可信程度的。但无论是继承同事的 checkpoint,还是下载开源模型的 checkpoint,一律视为它们刷过榜。除了模型完全给自己用的公司,只要是有宣发需求的 pretrain 团队就一定会刷榜,否则根本和别的模型比不了。这种情况下,benchmark 考察的就是谁遗忘的少,而不是谁具有的知识多,训的越多模型得分就越低

即使排除了刷榜问题,现在最主流的 benchmark,形式也都实在是有点单一了。全是选择题,而且是没有 cot 环节的选择题,衡量模型的能力肯定是有偏颇的。cot 就是模型的草稿纸,就算是我们人,拿到一个选择题,不去演算一下就直接说出 A、B、C、D 该选哪一个,也是很匪夷所思的。

可是话说回来,benchmark 毕竟是现成的具有高密度知识的 question-answer 的高质量语料,不使用着实可惜。这里我的建议是改造 benchmark,无论是评估自己的模型还是评估别人的刷过榜的模型,尽量用生成式的方法去使用 benchmark,而不是看 A、B、C、D 哪个概率高。

改造可以是任意形式的,我举几个例子

  • Question + Answer_A,Question + Answer_B,Question + Answer_C,Question + Answer_D。请结合上述文本,回答 Question;
  • 把 Question 的正确答案丢弃,假设 B 选项是正确的答案,那就把它改成“B. 其他答案全错”,看模型还能不能把 B 选出来;
  • 把原始 benchmark 的 A / B / C / D 改成 一 / 二 / 三 / 四;
  • 把多选题改造成单选题;
  • Question + A / B / C / D,先把这个知识让模型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训一遍,然后让模型直接说出 Question 的正确答案;
  • ……

如果担心模型不 follow 格式,那就用 few_shot 的方式让模型去抄袭格式,通常都能 follow 住;如果担心模型停止不了,就限制 max_new_token,或者是使用 StoppingCriteria,让模型见到换行符就停止。

总之,我们要灵活善变的来利用 benchmark,既然你训过了,那我就各种花式改造 benchmark 的使用方法,来跳过你训过的数据,最起码让模型背过的背答案失效——考纲不变,考卷换了

改造方式大家可以自己多多揣测,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款,反正是用来证明模型能力的,不是打榜的,得分高低没有意义,得分是否持续升高才有意义。还有,不管改造成什么形式,一定要用 ACC 来衡量评估结果。BLEU 和 Rouge 的得分还是太抽象了,连做 case 分析都不行。

概率探针

从概率的角度来监控模型的知识能力有没有遗忘或者提升,适用于我们要观察模型的某一项具体能力。思路也非常简单,我们就观察某个 token 的概率是否增加,某个句子的概率是否增加,唯一麻烦的地方是探针测试集往往需要训练者一条一条亲自去构造,而不能批量生成。

比较抽象,我举几个例子:

  1. Prob('北京'|'中国的首都是'),就看一下这个概率值随着 pretrain 推进是否持续在增大;
  2. PPL('台湾属于中国'),这个句子的 ppl 是否持续在增大;PPL('台湾不属于中国'),这个句子的 ppl 是否持续在减小;
  3. 对比探针,PPL('尊重同性恋') > PPL('反对同性恋') 是否成立;
  4. 指令 follow 能力,Prob( '{ '| '以 json输出');
  5. ……

和 benchmark 改造类似,概率探针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构造的。我们重点观察的也是指标的变化趋势,而不是指标的绝对大小。


总结篇

结语

pretrain 的全环节大抵如此,我列出来的每个环节我认为都是同等重要的。之前看见有种说法说洗数据是脏简历的工作,恕我不能认同。如果 infra 团队已经帮忙调通了 megatron 的训练代码,那么训练才是真的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作,改几个参数,然后 bash train.sh,训练挂了就重启,这些工作谁做不来呢?反倒是洗数据时的灵光一现,往往能大大提升模型的效果。因此,“数据篇”也是我笔墨最多的篇章。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对 pretrain 感兴趣的同学,至于细节就不要再追问了,更多东西是真不能说了。另外,本文章由我的饭搭子赞助完成,文章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和他一起讨论、实践所得。

后台回复关键词【进群

加入大模型/CV/NLP/推荐/算法求职交流群

后台回复关键词【大模

获取118篇『2024最新大模型』

代码+论文最全整理!

往期推荐

山寨版 OpenAI o1 实验记录

OpenAI o1 self-play RL 技术路线推演

Qwen2.5感觉成了,热泪眼眶

大模型千卡训练-经验指北

聊一聊大模型六小虎生存现状

你好,我是对白,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厂算法工程师,拿过8家大厂算法岗SSP offer

创业做过无人机、机器人和互联网+教育,保研清华后开始系统接触AI。

我每周至少更新一篇原创,分享AI算法、技术干货和职场感悟。方关注可加我私信交流点击蓝字查看我的算法学习之路

期待你关注我的公众号,我们一起前行。

您的“点赞/在看/分享”是我坚持的最大动力!

坚持不易,卖萌打滚求鼓励 (ฅ>ω<*ฅ)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对白的算法屋
清华大学硕士,大厂算法工程师。写过书,创过业,做过产品,分享技术、快乐、财富与职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