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游无忧勐腊
怎么少得了茶山游
这不
勐腊县顶级普洱茶(贡茶)体验
精品线路 ,来了
这三条线路放心冲~
线路
古六大茶山穿境而过
在这里你可以身临其境
感受古茶山、古茶园、古村落
手捧着普洱,回味着甘甜,闭目沉思
感受古茶山
百年沧桑、观日出看云海
还有回荡在耳边的马铃声
特色名片之
姓名:倚邦古茶山
地址:勐腊县象明乡
倚邦古茶山占地面积360平方公里
茶叶种植面积约3.5万亩
采摘面积约1.9万亩,产量约642.8吨
倚邦古茶山
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
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清宫贡茶均以倚邦茶菁为原料
明朝末年,大批四川茶农怀揣小叶茶籽来到倚邦种植,于是小叶种茶在倚邦安家落户,成了清宫贡茶的当然原料。鼎盛时期,在清朝乾隆年间,倚邦茶山人口达九万人之众。人皆种茶,人皆制茶,人皆卖茶,形成了四大茶叶集镇。即:倚邦街、曼拱街、蛮砖街、牛滚塘街。镇与镇之间,运茶马邦往来,盛况空前。
【周边景点推荐】
特色名片之
姓名:莽枝茶山
地址:勐腊县象明乡
莽枝茶山占地面积89平方公里,茶叶种植面积约1.4万亩,采摘面积约1.2万亩,产量约418吨;莽枝茶山紧连着革登茶山和孔明山,面积比倚邦茶山小,莽枝茶山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园,莽枝山脚的曼赛、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种茶,明朝末年已有内地商人进入莽枝山贩茶。
清康熙末年
莽枝茶山的牛滚塘
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特色名片之
姓名:革登古茶山
地址:勐腊县象明乡
革登茶山占地面积101平方公里,茶叶种植面积约1.2万亩,采摘约0.9万亩,产量约357吨;革登茶山在倚邦茶山和莽枝茶山之间,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年产茶量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类型。
清嘉庆年间(1796—1820)
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
特色名片之
姓名:蛮砖古茶山
地址:勐腊县象明乡
蛮砖茶山占地面积101平方公里,茶叶种植面积约3.2万亩,采摘面积约1.6万亩,产量约720吨。蛮砖茶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经蛮林才到蛮砖。蛮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文记载,蛮砖系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春。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
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
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
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
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
蛮砖村公所生产的”曼庄优质茶”产品
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
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
特色名片之
姓名:易武古茶山
地址:勐腊县易武镇
深入普洱茶的江湖
必须有易武茶山
每一座茶山的茶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易武所属勐腊县,“勐腊”系傣语音译,“勐”意为“地方、国家”,“腊”意为“茶”,“勐腊”即“茶之地”或“茶之国”。
易武,也因茶而扬名四海。
一座易武山·半部普洱史。
易武,云南古六大茶山之一,清道光年间,易武茶山迅速崛起,并成为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生产地和茶马古道、老茶“号级茶”的发源地,也是清朝皇家贡茶的发源地,从而开创了普洱茶史的一个转折点,成就了普洱茶最辉煌的时期。
瑞贡天朝,一叶道尽数百年风光
·游玩攻略·
走进易武看茶山
这个春节
浪漫的云海和暖暖的茶香最配哟~
【景点推荐】
易武茶文化博物馆
📍勐腊县易武镇
——
要纵览易武的历史
探寻普洱茶文化历史
易武茶文化博物馆不可错过
目前,馆内藏有曼乃旧庙的《永远遵守》碑、永安桥碑文、断案碑《永远遵奉》《漫撒新建石屏会馆记》、曼秀庙六方石桌、石刻《小鹿吃草》图、《茶山执照》,茶马古道《指路碑》,古六大茶山地图等珍贵文物,收藏包括历史遗迹、辉煌见证、茶山写照、茶山生产生活4部分。
传统古村落· 十字街
📍勐腊县易武镇
十字街至今还保留着
清朝邮政局、海关、县衙、公家大园、
大天井和关帝庙、
爱国进步人士王少和故居、
团包茶园革命遗址、明末清初古井、
古木等遗产遗址
同时
享誉中外的同庆号、福元昌号、车顺号等
茶庄也曾落户于此
十字街具有科研考察、历史文化研究、教育宣传、旅游开发等功能价值,保护村内历史文化有益于普洱茶产业健康长远地发展,从而促进茶农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
今天暂时就介绍这么多
如果你还不知道春节去哪里
不妨来“中国贡茶第一镇易武”
观茶山、走古道、品贡茶~
来源:
勐腊县融媒体中心综合
监制:玉 旺
责编:刘艳华
校对:李非洲
终审:斯斯龙、焦剑州、刘 婷
编辑:刘 航
点在看,让生活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