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报道↑↑
这是石雕作品《马可·波罗》,吴德强在对石雕脸部细节进行精雕。新华网 肖和勇 摄
雕扑、平直、打巧、镂剔。吴德强的雕艺“日常”,在外人看来,艰辛、繁复又枯燥。但他却在打磨抛光、精雕细刻中找到乐趣,在力与美的一次次邂逅中甘之若饴,刀耕不辍。
在“世界石雕之都”泉州市惠安县,吴德强16岁起就开始“与石对话”,至今已跟石头打了38年的交道。他以石为纸雕刻时光,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安石雕”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吴德强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耕石”馆,联合高校开办雕塑教学产学研实践基地,持续举办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带动更多年轻人传承惠安石雕技艺,推动当地石雕产业发展,为“世界石雕之都”这张“世界级名片”不断增添光彩。
吴德强在对石雕作品进行精雕细刻。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吴德强在对石雕作品进行精雕细刻。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吴德强在石料堆场测量石头尺寸。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吴德强在石料堆场挑选石头。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吴德强在工作室做图纸设计。新华网 肖和勇 摄
施工之前,吴德强对图纸进行细节修改。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吴德强对一件红色主题泥塑进行喷水保湿,便于后续创作。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吴德强在创作泥塑作品。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吴德强与徒弟交流,分享石雕创作经验。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吴德强在进行现场示范教学,帮助徒弟提升雕刻技艺。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吴德强用手机拍摄石雕作品。新华网 肖和勇 摄
这是吴德强创作的一件石雕作品。新华网 肖和勇 摄
这是吴德强汉白玉雕作品《海丝之韵·飞天》。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吴德强向参观者讲述作品创作心得。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汉白玉雕作品《同心协力》,刻画惠安女勤劳朴实的美好形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新华网 肖和勇 摄
这是吴德强石雕作品代表作之一《石中琴韵》。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崇武古城:全面活化海防、海丝、海洋历史文化
11月14日,媒体人士和网络大V在崇武古城的古城墙上徜徉(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城墙内外,一边是城,一边是海。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11月14日,“万千气象看福建·唱响海上牧歌”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崇武古城,领略这座古城六百年武卫海疆的壮志豪情与文化底蕴。
崇武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系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六百年来,崇武古城屡经修葺,以其保存完好的城墙和独特的山海防御体系,成为中国海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福建省惠安县全面活化崇武古城,深入挖掘该地区富有闽南特色的海上丝绸之路、海防和海洋文化,让古城在新时代焕发生机,风采更胜往昔。
11月14日,网络大V与渔民角力,感受当地特色民俗活动。新华网 肖和勇 摄
11月14日,媒体人士在崇武古城染丝井打水,感受别样清凉。新华网 肖和勇 摄
11月14日,媒体人士和网络大V在崇武古城参观。新华网 肖和勇 摄
这是古城特色民居一隅。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小巷深深深几许。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城内,城外(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这是崇武古城(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古城墙与灯塔,是崇武古城的网红打卡点之一(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这是古城墙上的灯塔(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面朝大海的崇武古城(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崇武鱼卷是泉州惠安特色美食,一根根小小的鱼卷,融汇着当地百姓的智慧与情感,演绎着山海相逢的味道。
11月15日,“万千气象看福建·唱响海上牧歌”网络主题活动调研采访团走进泉州惠安,与美食不期而遇。惠安有着“无卷不成宴”的说法。一道道煎炒蒸煮而成的鱼卷美食,让人垂涎欲滴,生动地演绎着什么叫舌尖上的“乡愁”。
来源 | 新华网
编辑 | 连云倩
责编 | 蔡小青
审核 | 林书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在一个月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惠安速报(ID:huiansu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