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古城
会泽古城亦称会泽石城,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曲靖市西北部,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由时任东川知府崔乃镛主持建造,核心保护区占地0.92平方公里。
会泽古城有馆藏文物8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67件。会泽古城会馆林立、寺庙众多,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明清时期曾建有会馆、寺庙108座,有会馆、寺庙38座,特色民居65处。以八大会馆为代表的会泽会馆群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泽古城
会泽古城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由时任东川知府崔乃镛主持建造。
雍正十年(1732年)10月,东川府石城竣工,共用工37万个,支银31425两。石城周长214丈,南北141.6丈,城墙高厚各1.4丈,设炮台八座,垛口1213个,四门城楼各两层,高2.7丈。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东川7.5级大地震,部分损坏,后修复。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城墙出现部分坍塌,知府李德生、知县黄梦菊发动官绅士民捐银16366两重修,城墙加高三尺,达2.1丈,垛口达到1372个。
光绪六年(1880年),代理知县秦述先禀请重修了年久朽坏的四门城楼。
同治元年(1862年)10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西征军进入东川(今会泽)境内,曾派小股部队攻打东川府城。由于城防坚固,太平军两次攻打未克,遂主动放弃府城,向西北的娜姑进发。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2日,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和政委何长工率领下进驻会泽,九军团部和参谋人员立即从东门入城,登上东北角钟楼指挥队伍,红军战士搭起云梯从西门攻入城内。
1949年4月9日,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永焜支队兵临会泽城下,在炮火的掩护下,利用缴获的TNT炸药爆破北城门,攻入县城。历史沿革
会泽古城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由时任东川知府崔乃镛主持建造。
雍正十年(1732年)10月,东川府石城竣工,共用工37万个,支银31425两。石城周长214丈,南北141.6丈,城墙高厚各1.4丈,设炮台八座,垛口1213个,四门城楼各两层,高2.7丈。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东川7.5级大地震,部分损坏,后修复。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城墙出现部分坍塌,知府李德生、知县黄梦菊发动官绅士民捐银16366两重修,城墙加高三尺,达2.1丈,垛口达到1372个。
光绪六年(1880年),代理知县秦述先禀请重修了年久朽坏的四门城楼。
同治元年(1862年)10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西征军进入东川(今会泽)境内,曾派小股部队攻打东川府城。由于城防坚固,太平军两次攻打未克,遂主动放弃府城,向西北的娜姑进发。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2日,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和政委何长工率领下进驻会泽,九军团部和参谋人员立即从东门入城,登上东北角钟楼指挥队伍,红军战士搭起云梯从西门攻入城内。
1949年4月9日,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永焜支队兵临会泽城下,在炮火的掩护下,利用缴获的TNT炸药爆破北城门,攻入县城。
会泽古城
会泽古城最初是土城,为首任知府王永玺所建,后于雍正年间知府崔乃镛历时一年半建为石城,城周长2374.3米,宽4.6米,高5米。老城十字街是古城的中心,一横一纵两条街道交会构成个“十”字,加上方形的城墙,整个古城其实就是个“田”字形。
会泽古城
会泽古城内外的建筑类型丰富,风格多样,显示出会泽古城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古城内宗教建筑体现出文化交融和地方文化交融特点。
会泽古城的繁荣依赖于会泽铜矿业开发对各行各业的带动,经济的发展为会泽多元文化交融提供了沃土,多元文化交融又使会泽古城内部空间建设趋于丰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铜文化和会馆文化,会馆、庙宇规模宏大,建筑独特,集规划、建筑、风水、雕刻、绘画、园林为一体;融儒学、道教、佛学于一体,堪称明清时期“古建筑博物馆”,“儒、道、佛大成地”
合作请联系!
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