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PMS活化的生物炭新路径:藻类污泥转化为Mn/Fe修饰催化材料的实践与展望

文摘   2025-01-10 08:08   中国台湾  

📖 背景介绍


研究背景

  • 藻类富含的絮凝污泥(Algae-rich floc sludge)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全球性问题。
  • 传统方法(如农业应用或海洋倾倒)存在利用率低、成本高及二次污染等问题。
  • 本研究通过使用污泥为原料,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内源性 Mn/Fe 修饰的生物炭(FeMn-NBCK),以提高 PMS 的活化性能,针对水中顽固污染物双酚 A (BPA) 的降解进行研究。

🎯 核心科学问题

  1. 如何利用藻类富含絮凝污泥制备具有多活性位点的高效 Mn/Fe 生物炭?
  2. FeMn-NBCK 如何通过活化 PMS 生成反应性氧物种 (ROS) ?
  3. 该系统在实际水处理中的稳定性与适用性如何?

🌟 研究意义

理论贡献

  • 揭示 Fe 和 Mn 协同作用对 PMS 活化路径的影响。
  • 提供基于多活性位点和增强电子转移路径的生物炭活化机制。

实际价值

  • 提供絮凝污泥资源化利用的解决方案,减少固废排放。
  • 为水体中内分泌干扰物(如 BPA)的高效去除提供新技术。

🧪 研究设计与方法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制备

  • 使用 KMnO4 预氧化及 FS-CPAM 絮凝剂收集富含 Fe 和 Mn 的污泥。
  • 经 K2CO3 改性和一步热解制备 FeMn-NBCK。
  • 实验流程

    • 降解性能评估
      :通过对 BPA 的去除率与动力学常数分析评估 FeMn-NBCK 的活化性能。
    • 反应条件优化
      :考察不同 pH、离子浓度及水体类型对体系的影响。
    • 活性物种鉴定
      :通过猝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分析确认 ROS 类型。
  • 机制解析

    •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HOMO-LUMO 能级差,评估电子传递效率。
    • 结合 FT-IR、XPS 和拉曼光谱探究活性位点及活化路径。

    🌟 预期成果

    1. 材料性能

    • FeMn-NBCK 显著提高 PMS 活化效率,比单独使用 PMS 或其他改性生物炭更高效。
    • 材料具有高电子传递效率,多活性位点显著增加。
  • 降解路径

    • 通过自由基(SO4•− 和 OH•)和非自由基(^1O2)共同作用,实现 BPA 的高效降解。
    • DFT 结果显示 Mn 提高了 PMS 吸附能力,增强了表面碰撞氧化路径。
  • 应用潜力

    • FeMn-NBCK/PMS 系统在真实水体中表现出优异的去除效果和再生能力。

    💡 应用前景与未来方向

    实际应用

    • 污泥资源化利用
      :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提高利用率。
    • 水体污染治理
      :实现对复杂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未来研究

    1. 拓展 FeMn-NBCK 在其他污染物(如重金属和抗生素)中的应用研究。
    2. 优化材料制备工艺以提高其经济性和规模化应用能力。

    结语

    通过基于藻类富含絮凝污泥制备 FeMn-NBCK,研究展示了其在 PMS 活化及污染物降解中的优越性能。该研究不仅为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水污染控制领域提供了潜在的创新技术路径。


    环境人 藻菌微生物生信iMcro
    水华、藻菌微生物ARGs;立足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科技需求、面向瞄准世界学科前沿、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际中来、实践中去;自主研发体系打破国外长期垄断、获得较好社会影响并受到领域内众多学者持续关注和广泛好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治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