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晒”咱村 | 万亩良田万亩滩

文摘   2024-11-18 21:15   内蒙古  
·









村庄名片

万亩滩村位于海南区巴音陶亥镇,紧邻黄河,全村总占地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00亩。下辖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38户、793人。产业主要以玉米、小麦种植和家畜养殖为主。



人物名片


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第一书记
海南区农牧水务局工作人员 董莉










“黄河入蒙第一村”“万亩良田万亩滩”。2021年刚到万亩滩村开展驻村工作时,“名头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为这个“明星村”锦上添花,提高农区居民收入,成为驻村工作队的主要工作目标。


我们村有耕地14600亩,大部分耕地沿黄河东岸狭长地带分布,河滩地面积较大,“万亩滩”因此得名。近年来,随着盐碱地改良项目的深入推进,我们村种植出来的小麦、大米呈弱碱性,口感好、品质高。

在好口碑的基础上打造“村字号”IP,创建自主品牌,是我们村迈好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大家看,这里是万亩滩村经济合作社,“巴镇万亩滩”品牌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就建在这里。


这是我们村今年新加工的面粉,具有面筋含量高、弹性好、制作出来的面食口感好等特点,面粉售价虽然高一些,但仍然受到市场青睐。

展台上摆放的是礼盒包装的精品生态小麦粉,产品附加值更高,是馈赠亲友的特色伴手礼,市场反响也不错,“巴镇万亩滩”这个品牌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

万亩滩村经济合作社成立以来,以“订单收购—产品代加工—成品销售”的模式,帮助种植户足不出村销售农产品,每公斤小麦收购价高于市场价0.1元至0.14元,脱贫户、低保户的小麦收购价格还要更高一些,最大限度保护种植户利益,让种植户增收。


2020年至今,万亩滩村经济合作社累计创收175万元,“巴镇万亩滩”特色农产品定点订购单位20余家。

黄河,是大自然对万亩滩村的馈赠,也孕育出得天独厚的农耕文化。2021年,享有“黄河入蒙第一村”美誉的万亩滩村将原“农场记忆”陈列馆重新改造升级为“农耕文化”陈列馆该馆由始建于1970年的原万亩滩村粮食储备窑洞改造而成,陈列着900余件展品,讲述着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巴音陶亥农场的生产生活故事,体现着农场建设的悠久历史和农耕文化。

如今,该馆年参观接待量达1000人次,成为研学团队、游客到巴音陶亥镇参观、游玩儿的打卡地,已被列入巴音陶亥镇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项目整体规划。


深厚的农耕文化塑造文明乡风。我们村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中增加民族团结进步节目,以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方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村强化德治树新风,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在村内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百姓雷锋等先进典型人物评选活动,充分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榜样作用,学典型当先进,让崇德向善蔚然成风。我们村注重挖掘农村文艺人才,精心组建了一支娱乐健身志愿服务队,在多场文艺活动上大放光彩,取得不错的成绩,极大地调动了农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我们村持续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党风、村风”与“家风、民风”同步改善,形成了“党群一心,村庄一新”的生动局面,有效激发了农区居民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积极性,赋予乡村文化更多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以文化之力助推乡村振兴。

“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文明村”“自治区第九批民族团结示范区示范单位”“自治区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近年来,我们村屡获殊荣,载誉满满。

7290亩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畴,高效节水农业开启产业发展新篇章;“巴镇万亩滩”品牌美名远播,村集体经济收入节节高;“农耕文化”陈列馆承载历史记忆,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和美乡村美在颜值,更美在内涵,内外兼修、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跃然眼前。

这就是万亩滩村,欢迎大家来村里转转,感受她的美。



记者:路静

编辑:杨爽

初审:李新华

二审:杨勇

终审:王丽宏

出品: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3022210396@qq.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乌海融媒
乌海市融媒体中心是乌海市委、政府所属唯一的官方媒体。由原乌海日报社、原乌海广播电视台组建而成,拥有一张报纸,两个电视频道,三个广播频率,乌海融媒移动新闻客户端、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微博、网站等多个宣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