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笔下的秋天,写尽人生百味!
文化
2024-11-17 20:08
江西
秋天,在刘禹锡眼里,是胜过春朝的;在王维眼里,是清凉可爱的……在苏轼眼里,秋有许多情态,有思念、有达观、有苦闷。苏东坡留下众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其中写秋的众多,下面九首苏轼的秋日诗词,你更喜欢哪一首呢?东坡就是东坡,即使在萧瑟的秋日,他依然高昂,你看他怎么说:不用悲愁,我身强体健,能吃能喝。发那悲秋的哀叹作甚。这首词一反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高昂的调子,实在可贵。东坡在遭受挫折时,不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也不沾沾自喜,从而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千百年来,鼓舞了许多人,令人可敬。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上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对于时光易逝、老年无奈的感慨。全词基调哀伤悲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词融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和悲心境之秋为一体,风格悲凉凄婉,情感沉郁缠绵,富有感染力。 上片写天意留人,然后推进一层刻画作者内心活动,即使今日留得友人,明日行者终当行,那情景仍然令人肠断,所以今日留君终是徒然。下片借佳人泣别再写离情,最后写送行者比行者更加伤心。该词用第三人称写法几经转折,将离别情思表达得委婉曲折。全词无一处直接抒写苏轼自己当前的离愁,苏轼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已。但又无处不渗透了苏轼浓重的离情别绪。苏轼在对实际生活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选取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出奇制胜,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这是一首专写词人人生与思想发生变化时的心态词,上片写秋夜秋风的冷势与词人不眠的心态,下片从相思的角度来烘托词人不热衷于回朝效命的心态。全词通过描写秋夜秋风秋月秋冷秋思来渲染词人的秋“愁”,这是继柳永之后,作心态婉约词的成功尝试。全词运用象征、双关的手法,在苏轼笔下,爱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内蕴,少女羞涩而多愁的心态,被反复描绘。从极为普通且能反映秋色衰临的景物“桐”、“井”、“花”、“楼”,寄寓了少妇“永夜”孤影的梦幻感、寂寞感和愁苦感。该词上片写登临远望之所观所感,通过对所观景象的描写,表达自己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无可奈何。下片借登高宴饮来抒发自己达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这与苏轼别的词中所发出的“人间如梦”、“世事一场大梦”、“未转头时皆梦”、“古今如梦,何曾梦觉”,“君臣一梦,古今虚名”等慨叹异曲同工,表现了苏轼后半生的生活态度。他看来,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这种进取与退隐、积极与消极的矛盾双重心理,在词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苏轼与胞弟子由感情深笃,离别后经常思念。这一夜,作者又在梦中与亲人重逢,并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惬意。可是好梦不长,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惊醒了作者的好梦。现实中的他,依然与亲人天各一方。他怀着无限惆怅想再找梦境,已经“无觅处”了。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苏轼自故乡四川眉山沿长江返回朝堂,行舟至荆州之前,见长江两岸深秋季节的景色写下该词。山色浸染着傍晚的霞光,湘江水风平浪静秋花正开放。远处的树林边散落着几户人家,乌鸦还在啼叫寻觅着栖息的地方。睡梦中曾走遍故乡的条条小路,酒醒后向南望才知有天涯隔阻。明月照耀着千里广衰的沙原。全词即景抒情,如行云流水,“望”字是整首词的“词眼”。先是远望山色,既而仰望空中晚霞,再是近望地上寒花,进而平望远林村舍,最后着眼于南望故园,思乡之念,悠悠绵长。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