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本是彝族世居之地。据元志说,元时所建易门县城在洛市坪村,而《易门县志》说是在南庄。据《明一统志》易门故城条说:“在今县南十里,昔乌蛮酋仲磨由男所居之地,大理时髙福世守其城”。但有南庄和洛市坪村之名。洛市坪村在哪里?元时旧县到底在何处呢?
对古地名的产生、由来和更替,由于时间的推移、图文记载资料的欠缺和遗失,至今也很难考证定论。对于洛市坪村的确切位置,易门县地方志办原负责人李贵皆在《易门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的《易门古地名考释二则》中据清·道光《续修易门县志》卷三的市图推测,洛市坪村应在龟山(今城山)上,后才迁到南庄。洛市坪村的位置至今无考,但对于“旧县”的位置,确证无疑。查《通志》“智勇山”:“俗名娘当山,在易门北三十里,山甚耸峭,下临县城,明初立县于山上,万历二年县迁今地。”这段记载说明,明初易门县治在智勇山之南。同书还记载:“智勇山南至旧县、易江两源会处而止,”在距易门县城之北三十华里处,有小河与易江(当地俗称扒河)相会。从这些记载可以得知,在元末明初,当时县城即在智勇山南麓,原名“智勇村”(今旧县大村)。
易门于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县,名为“双柏”,兼及今易门、双柏以及峨山、新平部分区域。当时既有中央王朝任命的县级长官,又任命土酋长为地方行政长官。据《易门县志》记载,“至元四年(1267),立洟门千户所,隶巨桥万户府。十二年(1275),改为易门县(旧《县志》)。旧治在今城南三里南庄之巅,遗址尚存。后因内乱,酋妇怀印奔娘当山居之,即今旧县也。”
这就说明,元朝末年,易门县建治于南庄,以酋长世守之。酋长年老死后,部落之间相互争权夺利,酋长之妻势单力薄,便携儿女怀揣大印跑到了娘当山(智勇山),以印为凭,据山为王,重新掌握权力,在这里建立了新的政治中心。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把易门划归为云南府昆阳州,县治仍然设在娘当山,由土官进行统治。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在龟山设守御千户所(兵营),建城池。明万历二年(1574),因土县丞王一心反叛,被剿平后,土县丞职改土归流。巡抚邹应龙因镇压民族起义,带兵驻扎易门,感到县城与千户所相隔甚远,办事不便,故奏请准予将县城与千户所合并,将县城由旧址迁移二十公里外的龟山。明万历三年(1575)迁县完毕,结束了易门县政治行政中心与军事、经济中心长期分离的局面。旧县自此不再作为县治驻地,故名“旧县”。易门县治从旧县迁出后,留下包括县署、文昌庙、城隍庙、寺阁祖祠和市井等遗迹。
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人杰地灵,旖旎的自然风光引人入胜。古时,旧县四周群山环绕,山青水碧,田畴纵横,古木参天,宜居宜业。有《王氏宗族谱》记载,旧县古有“狮象把门”“方板正挂”“双凤朝阳”“二龙抢宝”“溪分燕尾”“七星落地”“夕阳晚照”等景象。旧县村流传的俗语说:“哪里好坐?旧县好坐,三盘碾子四盘水磨;大沟水淌走门前过,公公挑水,媳妇高坐。”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县姜其垓以过旧县为题写下“青草江芦隐白沙,清流一曲绕人家,群峰直北青如黛,我欲山前尽种花”的诗赞。
旧县大村沿娘当山南麓建村,村落三面环山,块状聚落,密集。村北缘有六小线(六街至小街公路)和小河水库管沟经过,扒河自西向东从村南流过。村落周边有开阔的农田,村内及四周有大量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翠柏分布。一横四纵,山、河、林、田园、村落共同构成了村落的特色风貌。2019年6月,旧县大村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公布的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关于旧县,还有许多民间传说。
其一,“刮白的猪也会跑”的传说——
传说明万历二年(1574),在知县唐之夔任职期间,准备在旧县之地重新构筑城墙,开挖护城河,于是就选定良日动工。动工那天、全县军民齐聚,热闹非凡。为图吉利,专挑了一头肥硕无比的猪以作祭奠用,硕猪被宰杀已气息全无后,放在滚烫的大水锅中浸泡,被一帮壮汉刮光猪毛时,这硕猪“呼噜”一声,爬地而起,飞一般向南奔跑而去,只惊得众人目瞪口呆,谁也不敢阻拦。最后,县令只好派出一帮人,顺着硕猪留下的斑斑血迹前去寻找,走了三十余里路,在今旧县南面的龟山(今城山)上,发现这头刮白的硕猪已倒地死去。县令认为这必有原因,请风水先生前来探究竟,风水先生认为此龟山乃风水宝地,如果选址作为县城,政权将长远巩固、发达,县令便决定将县城从旧县搬至龟山上。当时靠人手相传把旧县的城砖移送到龟山上建设新的城池。龟山上树林茂盛,就地取材建盖城府,后又盖了文庙、城隍庙、精忠庙等一大批寺、院。民间传说反映了易门元至元四年(1267)至万历二年(1574)300余年的历史,被列为易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其二,娘当山的传说——
旧县有座巨大的石头山,那里所产的青石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原名“智勇山”。相传,当时逃亡到智勇山的酋长遗孀见怀中幼儿因害怕而啼哭不止,就安抚儿子说“别怕,天大的事,有娘挡着呢”,此后智勇山就叫娘当山。
又传,原县治城府在旧县四面环山,因城池坝子太小,有个大仙乘夜深人静时,试图把娘当山和对面的云板山挑走,用皮条(用牛皮割制的一种绳索)把两座山捆绑好后挑上肩,却因娘当山比云板山大很多,重量不对称,结果娘当山这头的皮条扯断了,等他把皮条接好后,正待再次挑担时,隐隐传来了公鸡的打鸣声,预示着天快亮了,为避免凡人知晓,仙人只好放弃挑走两座山的计划。其实公鸡并没有鸣叫,而是仙人的妻子见丈夫久去不归,心下挂念,便拿来一扇大簸箕“啪!啪!啪!”敲了三下,模拟出公鸡扇三下翅膀的声音,然后再学着公鸡鸣叫了三声,意在催促丈夫回家。大仙归家后得知实情,一怒之下扇了娘当山一巴掌,这一打,便把娘当山的山顶打掉在山后,山头也偏向了东北,山体形成一个凹落。据说当年大仙用皮条捆山的印迹至今仍清晰可见。
其三,“棕包老祖”的传说——
在旧县、小街一带,老王家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话:“你姓王,我姓王,他也姓王,大家都是棕包老祖的子孙,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关于这句话的来源,还得从头说起。
在明洪武十四年九月,王姓的始祖王节携儿子王嵩(陕西三原县人),随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兵来征讨云南。平定云南后,论功授爵,王嵩封在旧县(易门的县城旧址),当世袭罔替的土县丞,管理易门政务。到了明嘉靖四十二年,世袭土县丞王一心(外号三只眼),联合彝族首领庄户的李向阳,马头一带的军师普文,土巡检王行道等人,聚众数万反叛朝廷。在马头山井龙一带,与明朝巡抚吕光洵率领的官兵开仗,因寡不敌众失败,王一心被杀死在昆阳县城,枭首示众,王姓子孙受到株连。官兵重重包围旧县,不分男女老幼,只要姓王,一律砍杀。一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却说旧县大村有个赵乡坤,祖上做过京官,是个贡生,生性善良,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深得乡人爱戴。但他不愿出门做官,只安心在家侍奉父母,教育儿女,平时在后园内办个私塾,把家乡子弟收来亲自教授,大家尊称他老贡爷。他和王县丞私交甚密,他的老伴和王一心的太太更是情同姊妹。当赵贡爷得知王县丞兵败被杀后,劝王夫人赶快逃生,无奈王夫人坚决不走。没多久,官军重重包围了旧县,大肆捕杀王姓族人。情急之下王夫人,抱着出生仅几个月的孩子到赵家求救,请求赵家夫妻设法为王家留下一根后苗。王夫人放下襁褓中的婴儿和县丞的铜印,拿着用小孩衣物包着的空印盒,只身向村后的水井奔去,投井而死。
紧要关头,赵太太急中生智,用棕皮把婴儿包裹起来,放到后园靠墙的一根棕树顶上,用棕叶遮盖严实,然后回家应付事变。
官军进村搜杀王家血脉,从井里捞出王夫人的尸体、空印盒和小孩的衣物鞋帽,就认为小孩已死。官军走后赵太太赶忙架上梯子,放下孤儿哺食。官军来了,赵贡爷发暗号,她又爬上棕树顶把孤儿放上去,收好梯子,这样保住了王家孤儿的一条命。
赵贡爷夫妇把孤儿收为义子,取名赵保。光阴似箭,赵保已长成了十多岁的伙子,赵贡爷夫妇年纪也大了,他俩取出王家的官印,喊来赵保,把王家悲惨往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并嘱咐他千万保密。将来成家立业,应该把这件事和县丞铜印的秘密,永久的传给子孙后代。后来,赵保的家族不断繁衍,几经王朝更替,赵保的子孙也公开恢复姓王,成为易门四区(含旧县、小街)的大姓,也就是说,占全区大半数的人口,都是棕包老祖的子孙。
来源:易门县委党史研究室 王艳红
编辑:杨卫芬
审核:张国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