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太阳能组件(PSMs)表现出出色的功率转换效率(PCEs),但长期运行稳定性仍然存在问题。
2024年10月31日,华北电力大学丁勇等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ation reactivity inhibits perovskite degradation in efficient and stable solar modu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亚胺氯形成二甲铵阳离子,而以前未观察到的甲基四氢三嗪([MTTZ]+)阳离子有效地改善了钙钛矿薄膜。[MTTZ]+阳离子的原位形成提高了碘空位的形成能,增强了碘离子和铯离子的迁移能垒,抑制了非辐射复合、热分解和相偏析过程。优化后的PSMs孔径面积为27.2 cm2, PCE达到创纪录的23.2%,稳定PCE为23.0%。在85°C, 85%相对湿度,1.0太阳光照下,在最大功率点跟踪约1900小时后,封装的PSM保留了其初始PCE的87.0%。
高效率和长期稳定性是商用钙钛矿太阳能组件(PSMs)的基本要求。尽管PSMs的功率转换效率(PCEs)最近有所提高,但由湿气、热和光照等外部因素引起的退化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三维(3D)钙钛矿ABX3(其中A和B是各自位置的阳离子,X通常是卤化物阴离子)的热和光诱导相降解限制了PSMs的稳定性。通过添加离子液体添加剂和Lewis酸碱掺杂剂以及使用表面钝化策略,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然而,这些进步还没有达到商业应用的最低稳定性标准。一种lewis碱离子液体添加剂,1,3-双(氰乙基)咪唑氯([Bcmim]Cl),先前被用于抑制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的降解,并促进钙钛矿薄膜的均相,但[Bcmim]+阳离子不能掺杂到钙钛矿晶格中,因此在热应力下不能抑制钙钛矿的降解。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安保管理基金的稳定性,需要一项综合战略,并结合基本的增强稳定机制。[MTTZ]+和[DMA]+阳离子原位形成的机制(图源自Science)在这里,研究人员表明,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Dmei]+阳离子与MA+和FA+阳离子反应生成[DMA]+和[MTTZ]+阳离子。[MTTZ]+阳离子稳定了钙钛矿结构,增加了I-和Cs+离子的迁移势垒能,从而抑制了钙钛矿的降解和相偏析。此外,[MTTZ]+阳离子增加了碘空位的形成能,改善了薄膜的结晶度,从而降低了非辐射复合损失,增强了电荷输运,从而使PCE达到了创纪录的23.2%,并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o6619—END—
内容为【iNature】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注明是PI/教授,否则就直接默认为在读博士,谢谢)。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love_iNature),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13701829856 或邮箱:iNature2020@163.com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