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阴霾笼罩萨迦县后,全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迅速响应,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遵循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以及县委的具体安排,秉持“群众在哪儿,我们的志愿服务就开展到哪儿”的服务宗旨,将“一老一小”群体的关怀放在首位,紧密结合各集中安置点的实际情况,联合基层党员、公安民警、消防队员、临时医疗点等多方力量,以“青青稞稞暖馨小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为阵地,陆续开展一系列充满温度的活动,为受灾群众送去了希望与力量。
凝聚人心,共筑抗灾信念。萨迦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急动员226名基层宣讲员与理论宣讲志愿者,采用“社会面宣传+理论宣讲+政策解读+心理辅导”的创新模式,开展了1200余场次的理论政策宣讲活动。内容涵盖防震救灾知识普及、惠民政策解读、健康饮食与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个人卫生与生活垃圾处理引导等,18000余名群众从中受益。这些宣讲不仅增强了受灾群众的自信,更凝聚起共同应对灾害的强大合力,让群众心中燃起战胜困难的希望之火,确保了我县灾后重建工作高效、有序、稳步地开展。
应急保障,守护安置生活。萨迦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迅速集结2810名党员先锋、应急志愿者、生态环保志愿者、医疗健身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等,他们忙碌在物资搬运分发一线,在安置点搭建帐篷与板房,开展卫生防疫和环境卫生大整治,细致排查用火用电用气和食品安全隐患。还组织群众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地震逃生疏散演练、防震减灾观影等活动,全方位为安置点群众筑牢安全防线,提供坚实的应急服务保障,截至2月5日已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780余场次,受众人数达5800余人次。
信息传播,引领科学应对。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抖音、新媒体应急广播等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服务群众微信群等渠道,及时转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县委关于抗震救灾的工作部署,同时广泛传播汉藏双语防震减灾知识、心理疏导方法、地震灾害后卫生防护知识等应急安全常识,引导群众科学理性地应对地震灾害,避免恐慌情绪蔓延。
文化暖心,抚慰心灵创伤。为丰富受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缓解地震带来的心理压力,萨迦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各村“青青稞稞暖馨小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送电影”“送图书”“送电视”“送广电服务”“送福字”“送春联”“展年画”等活动接连不断,用文化的力量温暖人心,为受灾群众的心灵带来慰藉,截至2月5日已在“青青稞稞暖馨小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20余场次,受众人数达9200余人次。
截至目前,萨迦县已有16个运行成熟的“青青稞稞暖馨小屋”。这些小屋见证了12884人次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开展了1578场次志愿服务活动,推送354条宣传信息。170余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红马甲”活跃在各个角落,1200余份毛巾、牙缸等宣传物品送到安置点群众和学生手中,切实增强了灾区群众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展望未来,萨迦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紧紧围绕灾后重建中群众的实际需求,持续优化“青青稞稞 暖馨小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的服务功能:一是深化心理疏导服务,组织教师、医护人员等专业志愿者,为安置点群众提供心理咨询与健康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地震阴影,激发重建家园的内生动力;二是持续开展“一老一小”暖心行动,发动志愿者为老人和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帮扶等贴心服务;三是精准实施“制单点单派单”解民忧服务,积极与各志愿服务点沟通协作,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青青稞稞 暖馨小屋”的温暖持续传递。
来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终审:次旺欧珠
复审:德吉卓拉 段啟权
初审:旦增曲珍 孙春丽
编辑:次央
往期回顾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