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鲜艳、造型别致的切玛盒被摆放在一排藏式桌子中央,上面插着五颜六色的青稞穗,切玛盒两端系着黄色哈达。青稞酒、饮料等摆满了桌子,桌子前方,一箱箱睡袋被整齐码放,睡袋旁边还有一箱箱青稞酒,上方还有一堆面包……
日喀则藏历农事新年初二上午,在萨迦县麻布加乡普村安置点的小广场,村里举行了一场慰问本村60岁以上老人的活动。村里的36名60岁以上老人盛装出席,脸上洋溢着笑容。村支书尼玛次仁为老人们一一献上洁白的哈达,送上真挚的祝福。致富带头人加参桑布自发给老人们发放慰问金。村民在近处或稍远的地方围观,一起参加活动,尊老、爱老蔚然成风,干群关系十分融洽。“平时我身体有什么不适或遇到什么困难,村‘两委’都要来问一问,能帮的都帮。村里也有亲戚帮忙照顾我,帮我种地,每年给我分些粮食。”今年73岁的普村孤寡老人达珍腿脚还挺好,地震发生以来收到了村“两委”、红十字会等发放的各种生活物资、生活用品,还收到了收音机。活动现场,村里的演员们表演堆谐,悠扬的扎念声与欢快的舞步相得益彰,引人入胜。“最近过年期间如果天气好,我们也要求大家在村里的小广场聚集起来,唱唱歌、跳跳舞,村里的文艺队会积极组织、安排一些文艺活动,其他村民也会积极参与进来。”麻布加乡援助干部、普村包村干部、岗巴县直克乡党委书记多布杰说,大家共庆佳节,也是一种震后心理疏导形式。“地震刚发生时还是有点恐惧、担忧,但发生同样的事情,大家互相安慰,现在情绪已经平稳下来了。”达珍淡定地说。其实,村民稳定的情绪、坚定的信心更多来自于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来自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来自于广大基层干部和相关部门的扎实工作、周到服务。据了解,普村安置点的水、电、网等基础设施都建设完毕,且板房经过消防、应急等部门质量检测通过后,才对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每户都发了炉子,炉子有三四款,大的、小的都有。水利部门对水管、水龙头采取了防冻措施,且对水质进行了检测。“给每个板房、帐篷都配备了灭火器,有县消防大队的两名消防队员长驻,同时其他安置点的消防队员早上和下午基本上都在这边转。前期还组织群众、村干部进行了消防演练、培训。”普村村委会主任尼玛顿珠表示。记者看到,数名消防员节日期间并未放松,坚持在安置点执勤,身边还配有灭火沙袋、灭火水、背负式脉冲气压喷雾灭火枪和装有1.5吨水的水罐车等消防装备。此外,安置点还贴心地用彩钢等搭建了两间厕所,每间厕所有5个男蹲位、5个女蹲位。“厕所、放炉灰的地方,还有停车场我们都考虑过了。由于条件有限,现在只能采用旱厕的形式,粪污会撒上炉灰、村民耕地需要用的话拉走。”多布杰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