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夫,中医内科学硕士,执业中医师。记录我的中医人生,临床看病、读书心得、所思所感,冷暖人生,不敢自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但也是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坚持半日临证半日读书。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可以治疗风寒感冒轻证的葱豉汤。
葱豉汤就两味药:葱白连须一虎口(5条),淡豆豉半升(6-10g)。
别看这个方子小,它却大有来头!
它的创方人就是晋代葛洪,就是写了《肘后备急方》的那个葛洪。
葛氏用药,力求筒便易得,如在《肘后备急方》自序中说:“周流华夏九洲之中,收拾奇异,据拾遗逸,选而集之,使种类殊分,缓急易简……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
葱豉汤就是这么一首方,无论是葱白还是豆豉你跑一趟超市都可以买来!
本方适合于风寒感冒较轻者。
具体可以见到什么症状呢?
“微恶风寒,或微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打喷嚏,舌苔薄白,脉浮。”
风寒邪气侵袭肌表,毛孔闭塞,体表的阳气(卫阳)被遏,因感邪较轻,故可见微恶风寒,或微发热,头痛无汗。
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风寒袭表,每致肺气不宣,肺系不利,故鼻塞流涕、喷嚏。
苔薄白,脉浮为风寒感冒的表现。
感冒轻证,只需药稍微发点汗,病邪就可以解除,不必用发汗重剂,以免发汗太过,损伤人体正气。
故用辛温之葱白发汗解表,“散风寒表邪” (《丹溪手镜》卷中),以“治伤寒头痛身疼”(《罗氏会约医镜》卷17),为君药。淡豆豉辛而微温,“发汗解肌”(《罗氏会约医镜》卷17),宣散表邪。
葱白+豆豉:解表散寒,为轻宣发散之剂,对感冒及时疫初起,邪浅证轻者,颇为合拍。
本方温而不燥,汗而不峻,不仅与麻黄汤有殊途同归之妙,而且可避免用麻黄汤之多所顾忌,是对《伤寒论》风寒表证治疗的补充与发展,颇受历代医家及病家的推崇。
感冒初起,服本方不出汗者,乃病重药轻,宜葱豉汤加葛根、升麻辛散透表,助其发汗;服后仍不汗者,再加麻黄开腠发汗,逐邪外出;
若患者恶寒无汗,头痛较甚,宜葱豉汤加荆芥、防风、羌活,以解表达邪;
若患者兼胸闷泛恶,舌苔白腻者,宜葱豉汤加紫苏、苍术、藿香,以芳化湿浊;
若患者咳嗽明显,咯痰不爽.声音嘶哑者,宜葱豉汤加牛蒡子、桔梗、浙贝母,以宣肺化痰,止咳利咽;
若患者发热、咽痛、口苦,舌质偏红或苔黄等里热证候明显者,宜葱豉汤加栀子、黄芩、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
郭大夫会定期分享自己对中医的看病,诊病心得,失败案例,成长感悟……点击下方公众号“艾草中一”,不迷路!
下方留言已开通,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