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新中国最低调的“第一夫人”,很少有人记得她的名字,如今92岁仍健在

汽车   2024-10-22 21:03   广东  
假如不提到华国锋,鲜少有人知道韩芝俊这位曾经的“第一夫人”,因为她实在是太低调了。
与“第一夫人”王光美不同,韩芝俊从来没有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参与过公开活动。
不仅如此,她的生活与普通家庭妇女的生活没有什么区别,清晨去菜市场买菜,一分一厘地跟小贩讲价,再然后骑着自行车接孩子上下学,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做饭,照顾几个孩子,还有丈夫华国锋。
当初与华国锋回他家,华国锋坚定的说:“我们志同道合,同甘共苦,肯定能白头偕老。”
这话不错,他们相濡以沫度过了近60个春秋,真正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抗日救国”的模范家庭
1931年,日本正对中国虎视眈眈。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歌声响彻东山村上空,像阵阵春雷滚滚而来。
这一年韩芝俊刚刚出生,父亲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种了半辈子的田。
然而日本的铁蹄踏进中国大地,欺压着中国百姓,各地群众纷纷揭竿而起,东山村第1个共产党员就是韩芝俊的父亲——韩七海。
他毅然加入了抗日游击队,拿起枪杆子对付日本鬼子。
与此同时他还动员家里的兄弟姐妹,包括三弟四弟五弟全部加入了八路军。
在那个动荡的战争年代,韩家一共有7个人参加了共产党,是地地道道的抗日之家。


地方党组织和抗日政府称赞韩家为“抗日救国的模范家庭”。
而小日本鬼子却恨得咬牙切齿,他们甚至扬言:“东山村的韩家就是八路军的老巢,一定要活捉他们家的所有人,连一只鸡都不要放过!”
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这样一个红色家庭,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大力欢迎和组织的大力赞赏。
童年是一个人人生最初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懵懂的感知世界的美好,感受母爱的关怀,然而韩芝俊似乎没有,她的童年是动荡不安,是枪林弹雨,是血雨腥风。
不知道多少次,日本鬼子拿着枪,脸上一副要吃人的表情,一次一次的冲进东山村,杀人、放火、烧粮食,无恶不作。
幼小的韩芝俊只能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们一起跟着父母,深夜爬沟壑,钻山洞。
对日本鬼子恨的咬牙切齿的韩芝俊从小就干起了革命工作。


站岗、放哨、送信,小小的她心中却有着大大的能量,十一二岁就担任了当地儿童团的指导员。
距离韩芝俊家大概三百六十里地之外,就是华国锋的家。
说起来两人还是山西老乡呢。
只不过一个在山西东北,一个在山西西南,横跨了整个山西。


向毛主席像三鞠躬,就是整个结婚仪式
1945年日本投降,韩芝俊到晋中一中学习,由于小的时候常年战乱没有时间好好学习,如今终于有了条件,她很珍惜这次学习知识的机会,勤奋苦读。
由于表现突出,还不满15岁的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她的革命生涯。
韩芝俊喜欢文艺,将脍炙人口的故事或者值得大力赞扬的故事,经过艺术加工,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这是她上学时候一直想做的事情。
而且由于从小在战争环境中长大,她虽是个女孩子却一点都不矫情,反而还颇有些男孩子气,所以在文工团表演时,她常常扮演男角。
当时的娱乐活动较少,所以文工团表演的这种形式颇受老百姓的欢迎,韩芝俊他们每表演一场下来,都收获满堂喝彩。
1948年,华国锋跟随晋中一地委机关迁至盂县,这个时候韩芝俊已是一个成熟的演员了。
华国锋观看了韩芝俊演出的《王贵和李香香》、《兄妹开荒》等文艺节目。


舞台上的韩芝俊,虽是女子却英气十足,表演灵动而活泼,华国锋颇为赞赏。
当时盂县的县委书记田泽仁是韩芝俊的三舅,他对同样是山西老乡的华国锋印象很好。
所以他就当起了红娘,给韩芝俊介绍了华国锋,同是山西老乡,韩芝俊本身就对华国锋有一种亲切感。
这个实打实的山西汉子,双目炯炯有神,讲话慷慨激昂,为人亲和也会照顾人,再想想才20多岁的他已经有了十几年的革命生涯,在韩芝俊的心中,华国锋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英雄。
当时正是农闲时节,所以百姓们都有时间,华国锋看到文工团的活动进行的热火朝天,于是他想趁热打铁,向乡亲们宣传革命思想和党的政策,这就要与文工团经常打交道。
所以韩芝俊和华国锋有了更多的接触,华国锋性格沉稳内敛,他倒是挺喜欢韩芝俊这个开朗利落的性子。


而且可能由于是老乡,两人在工作中总是有很多的话聊,工作配合的也很默契,工作完成时两人都会默契的相视一笑。
所以两个人走到一起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1949年,28岁的华国锋与18岁的韩芝俊结为了夫妻。
他们的婚礼仪式和那个年代很多革命英雄的一样,很简单,找了一户农家小院,门框上挂了一幅毛主席的像,两旁插了两面红旗,门前有一张大桌子,上面放着一些水果。
没有拜天拜地拜父母,他们的整个婚礼仪式就是向毛主席像三鞠躬。
婚后,华国锋第一次带着韩芝俊回家时,华国锋的母亲说:“怎么找个部队上的姑娘,部队上的人回家难,她还是五台县人,你为什么不娶个我们交城本地的姑娘?”
华国锋则牵着妻子的手,对母亲笑着说道:“我们志同道合,同甘共苦,肯定能白头偕老的。”
韩芝俊听到这话低下头笑了,她觉得很甜,心里很甜。
其实从准备嫁给华国锋开始,韩芝俊心中就十分清楚,嫁给华国锋就是嫁给了革命,华国锋用自己的才能守护着这个国家和社会,而她就自己守护住这个家。


夫唱妇随
阳春三月,杨柳泛青,桃杏花红,滔滔春水向东流去,华国锋同志就要离开地委南下了。
华国锋为人亲和,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又熟悉党的土地政策,所以新解放的地区特别需要像华国锋同志这样的基层干部。
知道丈夫要南下,韩芝俊二话没说就决定和丈夫一起,从华北华中到华南他们横跨了大半个祖国。
在南下的过程中,华国锋不断给南下的同志做思想工作,鼓励大家要树立起终身献身革命的崇高理想,紧跟毛主席和党中央,把革命进行到底!
到了湖南,华国锋就任湖南省湘阴县县委书记,地委委员,从此,这个北方汉子在湖南一干就是22年。
南方的天气潮湿,北方人初来乍到,水土不服,再加上语言不通,南下干部们的工作进展的比较缓慢。
所以华国锋肩上的担子就很重,一面要给南下的干部们做思想工作,一面要快速的在当地把工作展开。


他经常早出晚归,脚上穿上一双草鞋,雨天就打一把雨伞,夜里一盏马灯,就这样走遍了全县的大堤小围,到农民群众的地里面,他也不顾什么形象,挽起裤脚就下地,和农民们一起挑水种地,打成一片,这样他顺利的掌握了全县的情况。
但其实其他干部们面临的问题他也有,他吃不惯南方的饭食,就喜欢吃一口北方的面食,荤菜的话也集中于吃羊肉,其他的不太感兴趣。
偏偏单位食堂的师傅做湘菜出神入化,但是做北方的面食还真难到了大师傅。
所以韩芝俊就变着花样给华国锋做面食,拉面、刀削面、揪面片儿、饸饹面等等,华国锋每次回到家,吃上妻子给他做的一碗面条,一天的疲惫瞬间都烟消云散了。
“芝俊,有了你,我的饮食水平可是直线上升啊,你的面食做的真是越来越好了。”
华国锋每次吃完面都感觉心满意足,真心的的夸赞妻子对自己的照顾。
“好啦,我知道你就好这一口,这也没什么,只要你吃得开心,工作顺利我就满足了。”
说罢两人又是默契的相视一笑。


韩芝俊要照顾的不仅仅是华国锋,这时候他们的长子苏华已经出生,她一边要工作,一边要照顾孩子和丈夫,每天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但她也乐在其中,因为华国锋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理解自己的付出,对自己很照顾,她已然很满足了,再说,她知道丈夫的工作很重要,她也全力配合。
革命年代的爱情就是这样,隐在柴米油盐和平淡琐事之中,但正是由于这样才显得弥足珍贵,因为它经过了现实的考验。
那个时候家里面没有月嫂,长辈也不在身边,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韩芝俊就只能把孩子暂时交给邻居帮着带一阵,等忙完这一阵再把孩子抱回来。
其实在革命年代中,很多先辈都是这样付出的,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他们牺牲了太多。
1951年,华国锋调任湘潭县县委书记。


湘潭是毛泽东、齐白石等一众名人的故乡,但这里仍比较落后,公路很少,大部分是独轮车才能走的羊肠小道。
华国锋每天带着几个干部,穿着一双布鞋,背着背包,步行几十里深入到各个地方进行调查。
华国锋一向重视农民,他认为把农民组织起来,分散的力量就能聚集起来,能更好的发展农业。
所以在湖南工作时,他很注重农业合作的事情,他指导建立农业互助组、合作社,使得当地的农业稳步的发展,并取得了大丰收。
这样华国锋的农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他的职务也越升越高,而韩芝俊在这些年里又接连生下了三个孩子,她又要工作又要顾及家里,辛苦程度,自不多言。
每天早晨她会骑着自行车去菜市场买菜,一分一厘的与菜贩子还价,然后接送孩子上下学,跟30来岁的家庭主妇没什么区别。


她本人也比较低调,穿衣服比较朴素,从来不和华国锋同时出现在公共场合,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个低调又朴素的妇女是华国锋的夫人。
后来华国锋调到北京主持工作,而那时韩芝俊只是一名普通的保育员。
就算到了北京生活,她的生活作息也是一样的,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买菜、接孩子。
她的自行车已经跟了她好多年,在上下班的路上,经常走着走着就坏了,不是车胎漏气就是掉链子,连路边的修车师傅都认识她了。
见她来了,修车师傅还会跟她打一声招呼,然后熟练的给她修理自行车。
在单位大家都亲切的称她“韩姑”或者“韩姨”,她也很喜欢这个称呼,觉得这样很亲切,也都笑着一一回应大家。


北京西皇城根的一个院落,原来是明代礼王府的一部分,1981年华国锋退出政坛以后,韩芝俊一家一直住在这里。
他们的生活非常简单,家里的家具都是用了几十年的老家具,穿的衣服也都再朴素不过,可以说跟时髦完全挨不上边儿。
这里还有件趣事儿,每次华国锋衣服脏了,工作人员都会抢着洗,但是华国锋不愿意,久而久之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每次换下来的衣服他会把它藏起来,然后偷偷的塞给韩芝俊。
韩芝俊每次都会笑着打趣他。
老两口就靠着退休工资生活,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特殊的要求,他们和儿女和孙女儿住在一起,这小小的院子其实有一点嫌挤了,但是他们住的怡然自得。
院子里有他们开辟的一块土地,种的有树、花、瓜果蔬菜,华国锋和韩芝俊经常穿着农民的衣服,拿着小铲子或铁锹就开始侍弄这些花草,瓜果蔬菜,孙女就在院子里奔跑玩耍,别提有多温馨了。
华国锋之前工作的时候,积劳成疾,被查出患有糖尿病,从那之后他的一日三餐都由韩芝俊科学的把握,少盐少油不放糖,每餐的重量精确到几钱几两。


在妻子的精心照顾下,华国锋的晚年生活并没有被疾病打扰,还很舒心惬意。
没事的时候华国锋就练书法,他写着一手过硬的颜体,他说喜欢颜体是因为觉得这种笔法稳健雄厚,端庄宏放,说通俗点就是带劲儿、耐看。
在二老的影响下他们的几个子女生活也非常低调,最出名的大女儿是全国政协委员。
华国锋不喜欢家里人出现在公共场合,更不喜欢搞特殊化,韩芝俊特别赞同,正好这也是她所想的。
2008年华国锋逝世,市民政局询问韩芝俊对华老后事的意见,韩芝俊说了四个原则:不占用耕地,不破坏文物,不破坏环境,不与民争地。
从1949年到2008年,算起来,就差几个月,他们就相伴60年了,也就是一甲子了。
当初华国锋的誓言还在耳畔:
“我们志同道合,同甘共苦,肯定能白头偕老。”
这才是共产党员的爱情,是革命年代的爱情,没有浮华和虚无,有的只是真切和纯粹。
“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华国锋和韩芝俊的爱情虽然不轰轰烈烈,但却崇高和伟大,他们的爱情已远远超越时空,化成了一颗星星点缀在人们的心海。
希望韩芝俊老人家身体健康,幸福安康!

小图片大历史
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讲述背后动听的历史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