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先关注下方公众号,转载,合作+V:hongx72
在国际上,不能奢望有完全平等的盟友关系,因为国家之间有实力差,对于北约这样的军事组织来说,还有盟主。因此,华盛顿为大,英法德为小,其他欧洲国家更小,这是私底下都接受的现实。
但是,这不等于盟主可以恣意妄为,尤其是把别人的豆包直接当自己家干粮,这是真正的传统盟友关系所不接受的。但现在,这块最后的遮羞布正在被撕下来。
特朗普重新上台后不加掩饰地表示想得到格陵兰岛。此事在上个任期也提过,但碰了钉子。丹麦以为特朗普下台后从此就肉包子打狗了,但万没想到对方被搓揉了一顿,又王者归来。而且没忘上次的事儿,对格陵兰岛的渴望更迫切了。
哥本哈根不能不担心,因为二次入主白宫的特朗普已经不是上次,从根基和权力来说比从前更加稳固、强大,阻挡这位地产商的可能性已大大减弱。
据报道,丹麦外交大臣拉尔斯·穆克·拉斯尔森星期五表示,丹麦同意与美国讨论北极地区事务。
丹麦外交部声明指出,拉斯尔森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进行了一次“良好且具建设性的”20分钟通话,讨论乌克兰、欧洲安全以及中东局势。
作为欧洲小国,丹麦并没有太多美国可求的东西,所以通话“最有意义”的点是格陵兰岛的未来。据说,鲁比奥在通话中“重审了两国牢固的关系”。
同之前相比,特朗普这次最明显的不同是他拒绝排除使用军事或经济力量来迫使格陵兰岛最终属于美国。
特朗普提到格陵兰岛的重要地理位置,指出这座世界第一大岛位于欧洲与北美洲之间的最短航线上,对于美国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这种重要意义谁都知道,只是问题在于岛不是美国的,尽管内政独立,但格陵兰岛的外交、国防仍由丹麦代理,财政上也指着哥本哈根,在地位上属于丹麦的海外领地。特朗普盯上人家的地,算怎么回事?
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1月15日表示,她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表示是否独立由格陵兰自行决定。据媒体报道,弗雷德里克森与特朗普的通话火药味十足,但后者对接管格陵兰的决心“非常认真”。
不过丹麦外交部周五的声明已经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通融,称,“北极安全问题并未列入议程,但双方同意之后美国、丹麦和格陵兰将就此议题进行讨论。”
尽管如此,正在加快格陵兰独立进程的格陵兰总理穆特·埃格德曾多次表示,格陵兰不出售,其未来由岛上的人民决定。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给世人的印象是好管事,也多打仗,但却很少盯上别人的领土。这好像有两方面原因:客观上美国地大物博,不缺;主观上,美国一直标榜为民主国家楷模,本身还打抱不平,哪能从别人包里掏东西?总体说,美国过去在这方面表现不差,尤其是在跟盟友打交道中,更不会露出这方面的破绽。
但现在到了特朗普这里,情况似乎真的要变了。事实上欧洲国家从其上个任期就感受到了,那就是特朗普与德国等北约盟国的国防开支比例之争。但这毕竟还有合理性,站在特朗普的角度说,欧洲不能指望美国会免费为欧洲站岗。可领土完全是另一回事。现在盯上格陵兰岛,又是面对丹麦这样一个小盟友,以特朗普的强势风格,在四年里会发生什么事,的确很难预料。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特朗普说出这些话时,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声音很弱。这不是它们觉得格陵兰岛不是自家的地,而是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觉得特朗普惹不起,美国真要上手段,欧洲将无力阻挡。于是干脆站在一旁顾左右而言他。最多也是不疼不痒说这样一句:希望身为联合国会员国的美国,能够遵守《联合国宪章》中规定的边界不可侵犯原则。
很显然,这不是反对,连抗议都不是,而是恳求。
世界的前路正在变得暗淡。也许是过去三年里对乌克兰战争感到沮丧,现在又被特朗普上台后志在格陵兰岛的言论寒了心,法国外长巴罗不久前道出一句实话:世界已经回到“最强者至上”的时代。
回到这样的时代,传统的美欧盟友关系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破产了也好,至少能明白对方到底是什么人。不光美欧之间,其他关系也一样。如果之前的温情脉脉迟早要没,早没比晚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