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通社 zhangtongshe.com
|深耕张江的科创服务平台|
2秒、1秒、0.5秒、红色、橙色、黄色、绿色、紫色........不同的人将这款灯具拿在手中,会以不同频率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当灯具相互靠近,灯的颜色和频率又开始趋近。“我们称它为‘心灵魔方’”,陈士凯解释说,“不同的灯光效果象征着每个人独特的灵魂,而它们的趋近则寓意着心灵的交融。”
2009年,上海交大计算机系的毕业生陈士凯和他的团队创造了这一艺术装置,并满怀激情地在新媒体艺术展上进行了展示。此后,3D扫描仪、激光键盘等当时网络轰动一时的有趣物件均出自陈士凯团队。这些看起来“不务正业”的小玩意儿,却都是他为今后的创业所做的铺垫。
2013年,陈士凯在张江成立了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岚科技”),专为各类机器人提供“小脑”和“眼睛”,即激光雷达、SLAMWARE自主定位导航系统及机器人通用底盘。“创立思岚科技源于我对这一领域的浓厚兴趣,它已成为我一直奋斗至今的事业。”
思岚科技创始人 陈士凯
成立至今,思岚科技跨越多个发展阶段,累计获得超过350项专利技术,其产品已销往亚洲、欧洲、北美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客户超过3000家。在国内商用机器人领域,思岚科技更是获得了2/3客户的共同选择。
近日,张通社走进思岚科技,请思岚科技创始人陈士凯讲述他的创业故事,以及思岚科技的未来愿景及规划。
“for
fun”到市占率第一,热爱成就专业
2009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不久,一台日本“垃圾桶机器人”点燃了陈士凯的创业小火苗:一位日本人厌烦了跑到固定位置丢垃圾,于是改造了自家的垃圾桶,让它具备了自动移动的功能,无论他如何扔垃圾,这个垃圾桶机器人都能迅速移动到垃圾掉落的位置并将其捡起。
“机器人太有趣了,这是值得我长期去做的事情。”回味其当初的创业初心,陈士凯有些激动,“由于尚未明确未来的具体项目方向,我决定给自己五年时间进行探索和准备。”当时,他还在英特尔工作,因此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和一些有着共同兴趣的朋友,一起创建了一支机器人研发团队,就是思岚科技的前身——RoboPeak。问及成立RoboPeak的原因,“for fun”是陈士凯提及最多的词汇。
“心灵魔方”“3D扫描仪”“激光键盘”......这支由十余人组成的RoboPeak兴趣研发小队一边忙于各自工作,一边“不务正业”地开发出多款网络爆火的创意发明。操作激光键盘的视频在国内外视频网站发布后,就吸引了众多网友询问和购买。面对接踵而至的订单,陈士凯趟过了包括技术研发、产品定义、市场营销等在内的产品研发全流程。虽然赚到的钱只够吃几顿饭,但他乐在其中。
RoboPeak发明的激光键盘
“如果以打电子游戏作类比,这些‘网红发明’只是RoboPeak的支线任务,团队的主线任务在于能研发出自主移动的机器人,”陈士凯表示。然而,要实现无需遥控即可自主移动的目标,最大的难题在于寻找一种合适的激光雷达技术方案,这是陈士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团队缺少3D机械设计人员就请外援,无法研发芯片就四处找供应商,不理解机器发烫的原因就上网查..........经过2年多的“攻关”,激光雷达的原型机终于被研发了出来。“我们的成本可控制在400元以内,而同性能产品售价高达10万元”。随后,陈士凯团队还自主研发了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软件系统。
2013年,中国创业浪潮席卷而来,机器人相关技术环境也渐趋成熟,而且RoboPeak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和自主导航定位系统再次引发行业轰动,国内外许多人慕名而来想要购买。面对外部的各种机遇,陈士凯内心的一个声音愈发清晰:5年期限已至,他必须确定自己的未来机器人事业方向了。
思岚科技的前身——RoboPeak
“我们已经拥有市场反响优异的机器人产品,随着规模生产和商业化的逐步推进,仅靠业余团队显然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到了该组建一家公司来专注于这项事业的时候了。”
这一年,陈士凯和RoboPeak队友自掏腰包,一共出资100多万元,思岚科技正式在张江成立,专门为机器人提供激光雷达和自主导航定位系统为代表的“空间感知”产品。
自2013年成立,经过11年发展,思岚科技产品已销往亚洲、欧洲、北美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客户超过3000家,并在国内服务机器人的激光雷达市场占据70%市场份额,年营收突破亿元大关,成为该细分领域的领头羊。
专注于机器人“空间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做产业的“卖铲人”
2014年,思岚科技第一款产品RPLIDAR
A1正式推向市场,作为“机器人的眼睛”,这款产品的大部分研发工作已在RoboPeak阶段完成了。“RPLIDAR
A1中的‘RP’代表着RoboPeak,标志着思岚科技和RoboPeak的一脉相承。”
思岚科技的第一款产品:RPLIDAR A1
这款激光雷达主打低成本高性价比,将上万元的市场均价下降至2000元以内,一经发售就引发了业内轰动,直接打破欧美国家在该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推出的第一年,就实现了200万元的销售收入。
“由于当时国内机器人市场还未兴起,我们的大部分订单均来自海外市场”,陈士凯补充道,“在中国,我们实际上是在创造产品的同时,也在培育市场。”
2017年,中国许多机器人市场开始成型,送餐机器人、扫地机器人、配送机器人、迎宾机器人等各类服务机器人共同促成了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兴盛。
在行业需求逐渐增强的背景之下,思岚科技也在不断增强技术和产品力。它围绕激光雷达、导航算法以及机器人通用底盘等关键方向,连续推出了SLAMWARE自主定位导航解决模块、机器人通用底盘等产品,帮助机器人实现定位、建图、感知、理解、导航、避障于一身的解决方案。
SLAMWARE方案
2021年,疫情暴发,对大量非接触式的机器人需求激增,中国机器人行业迎来了加速发展期。此时,思岚科技技术及产品持续完善:公司已拥有十万平方级别的高精度地图建构能力,运用创新技术消除长时间运行导致的里程累计误差,能够应对从室内到室外各种复杂场景的挑战等。
建构十万平方级别的高精度地图
在行业大势催化下,思岚科技开始从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向中游延伸,凭借在机器人行业的多年积累与深耕,为多个应用场景快速打造机器人整机终端解决方案。
例如,在上海临港方舱和国家会展中心方舱,思岚科技提供的配送机器人解决方案向病人提供“无接触式”送餐、送药和收垃圾等工作,做出了急需的社会贡献。
建造的方舱配送机器人
这一阶段性战略举措使得思岚科技的经营业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并在2021年实现年收入破亿元。虽然业绩斐然,但是陈士凯经历的一件事情,为他带来了深刻反思:
一位房产物业方曾向陈士凯吐槽,对于不同材质地板应该使用什么标号抹布进行擦拭,有些机器人公司居然一无所知,那么它们造出来的机器人岂不是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在添乱?
“机器人应该服务于人类,服务于不同行业,而这些行业本来就有经验丰富的专家。机器人公司除非拥有深刻的行业Know-how,否则无法造出符合特定行业需要的机器人。”陈士凯解释道。
同时,这一举措也引发了思岚科技长期合作伙伴的疑惑:思岚科技推出的机器人整机解决方案是否构成与客户之间的潜在竞争关系?
基于十余年的行业经验,陈士凯为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定下了一个判断:“从机器人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产生行业分工是必然的选择,每个参与者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各自的效率,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和繁荣。”
随着后疫情时代下行业增长趋于稳健,陈士凯决定回归机器人上游,并专注于为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商提供“空间感知”的解决方案,致力于做机器人产业链的“卖铲人”。
思岚科技推出的产品系列
实际上,思岚的专注让它能够赋能各类应用场景下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商,而这些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及其合作伙伴会进一步思考机器人产品如何充分满足细分化的应用场景需要。这种“产业分工”可以实现思岚科技与机器人本体制造商的“双赢”。“我们算过一笔账,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财务业绩会表现得更好,这就是专注带来的效果。”
面向工业场景提供“空间感知”系列产品
“对于面向工业场景的机器人产品,我成立RoboPeak的时候会觉得不有趣,但是我认为现在是思岚科技开拓工业市场的黄金时间。”
在当前中国大力推进工业4.0的背景下,采用机器生产线进行多样化产品的“柔性生产”正变得日益重要和高效。其中,能自主移动的搬运机器人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此背景下,思岚科技推出了专门面向工业场景的LPX激光雷达系列,更好地为AGV、AMR等产品服务。“这些产品与思岚科技面向商业场景的技术是一脉相承的,仅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应对各类工业应用的需求”。
LPX激光雷达
陈士凯介绍了面向工业场景开发产品的几个必要变化:
其一,由于工业场景对可靠性和精确度要求非常高,所以思岚科技加入“自学习算法”,足以应对复杂工业场景带来的挑战。
其二,公司采用结合了激光雷达、视觉感知、北斗导航等融合感知方案进行定位导航,让机器人等应用的“空间感知”能力更强。解决当前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场景的“眼睛”和“小脑”问题。
其三,思岚科技还增加了机器的运动能力和越野能力,从而解决崎岖路面的移动问题。同时载重能力也进一步提升,满足工业场景的需求。
自创立以来,海外市场一直是思岚科技的重要业务板块,以至于Youtube上DIY机器人的博主基本都使用了思岚科技的激光雷达。目前,它正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拥抱出海这一浪潮。“我们已经在新加坡设立了子公司,希望未来能够开拓更多的海外业务,让中国科技、中国产品、中国制造走出去。”
从成立至今,思岚科技先后在北京、深圳等地开设了分支机构,但其主要办公地却一直在张江,陈士凯也和张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在张江,我们的荣誉认定和政策补助很多来自张江,我们的许多研发同事也把家安在张江,所以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家张江的公司。”
11年来,思岚科技一直作为机器人产业上游的“空间感知”方案提供商,而未来的思岚科技依然将担任着这一产业链的重要角色,并面向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赋能更多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