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民(左三)送“暖心水饺”(图/受访者提供)
凌晨救助昏迷男子
8月7日凌晨,刘师民骑车回家时,发现一名男子躺在路中央。刘师民立刻下车查看,发现男子呼吸微弱,刘师民迅速拨打110和120求助,并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直至男子恢复意识。救护车赶到后,在刘师民的陪同下,男子被送往医院进行下一步救治。直至男子家属赶到医院后,刘师民才离开。
后经了解,该男子名叫王影(化名),当晚因身体不适,昏倒在路中央。
8月9日,王影康复出院后,为刘师民送来一面印有“见义勇为 恩如泰山”字样的锦旗,感谢他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并试图将2万元现金作为谢礼,但被刘师民断然拒绝:“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这是刘师民做过的诸多善事中的一件。20多年来,刘师民不断用善行温暖他人,先后帮助90余名困难群众摆脱困境,曾获得“中国好人”“全国学雷锋先进人物”“江西省优秀志愿者”“江西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他的善行温暖了很多人,他也被当地群众称为“新余雷锋哥”。
“阳光”照亮盲人前行路
近日,记者来到新余市渝水区城北街道采访。在一栋不起眼的房屋里,看到刘师民正和七八位盲人在家庭聚餐,墙上一面印着“救命恩情 重如泰山”字样的锦旗尤为显眼。
“这是我和盲人朋友们的‘据点’——‘阳光之家’。”刘师民笑着告诉记者。
刘师民创建“阳光之家”的故事,还得追溯到2007年5月。刘师民在经过一处台阶时,看到盲人刘品(化名)不慎摔倒,便快步上前将他搀扶起来,并询问其目的地。
注意到刘品满脸忧愁,刘师民与他聊起天来。得知刘品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婚姻遭遇危机,种种不顺让他对生活有些迷茫。
“一句简单的安慰只能让他感受到关心,并不能解决他的实际问题。”刘师民当即决定每月资助刘品200元,并时常鼓励他重拾生活信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师民还帮刘品学习谋生的技艺。他请来按摩师为刘品开展培训。刘品学成之后,刘师民又推荐其到盲人按摩场所工作,让他有稳定的收入。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师民与刘品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品了解到北京某医院可以医治他的眼疾,但需要6000元费用。由于凑不齐这笔钱,刘品苦闷不已。刘师民得知该消息后,捐助了刘品6000元手术费。
刘师民的善举,在当地盲人群体中流传开来。2009年,为给需要帮助的盲人提供遮风挡雨的场所,刘师民租下了城北街道的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屋,“阳光之家”就此诞生。
刘师民还聘请了2名兼职工作人员照顾“入驻”的盲人,除了提供吃和住外,刘师民还请来专业人员组织开展按摩技艺培训,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就业或创业。
带动更多人传递爱心
“爱是一根接力棒!”这是刘师民常说的话。
7岁那年,刘师民在新余市渝水区新纺公园附近溜达时,一辆货车突然朝他冲来,“是一位叔叔飞快地抱着我跑开,才避免了事故。我也是别人救起来的,善意需要被传递。”刘师民语气坚定地说。
为帮助更多人,2018年,刘师民组织成立新余市雷锋精神志愿者协会。他的行为感染了身边许多人,现在该协会已有近400名会员。
姚国庆是一名退养工人,身患冠心病。刘师民常到医院照顾他,同病房的人都误以为刘师民是姚国庆的儿子。刘师民的热心,感染了姚国庆。在身体好转后,姚国庆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用行动把爱心传递下去。
在刘师民的带领下,新余市雷锋精神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走进敬老院,为老人免费体检、按摩、剪指甲;走进生活小区开展免费诊疗、法律咨询、磨剪刀、理发等服务;慰问在校困难学生,为他们送去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并和部分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为环卫工人送“暖心水饺”……
“志愿者犹如‘萤火虫’,虽然光很微弱,但也能照亮别人。我希望多一些‘萤火虫’,大家聚到一起就可以光芒四射,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刘师民动情地说。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