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污水到环境:抗生素耐药基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解析

文摘   2025-01-13 08:06   新加坡  

📖 背景 | 抗生素耐药性与市政污水的挑战


抗生素耐药性(AMR)是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胁,预计到2050年,每年将导致近4000万人死亡。市政污水因其携带高浓度和多样化的**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和耐药菌(ARB),被认为是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环境储库”。

尽管传统污水处理设施主要针对水质污染物进行处理,但研究表明污水处理过程中ARGs和ARB的去除效率有限。本研究基于邻位连接宏基因组学(proximity-ligation metagenomics),揭示了污水处理过程中ARGs和宿主微生物的动态变化,为ARGs的精准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科学问题

1️⃣ 污水处理过程中ARGs的丰度和种类如何变化?
2️⃣ 哪些微生物是ARGs的主要携带者,它们在处理过程中的动态如何?
3️⃣ 邻位连接宏基因组学如何揭示ARGs的宿主与基因转移特性?


🌟 科学意义

理论贡献

  • ARGs的动态揭示
    :通过邻位连接宏基因组学,首次系统性地追踪了污水处理过程中ARGs与宿主的动态关联。
  • 新技术应用
    :结合高通量测序与邻位连接分析,实现了ARGs与宿主基因组(如染色体和质粒)的精确配对,为解析基因水平转移(HGT)提供了新工具。

实践价值

  • 污水处理优化
    :为提高污水处理设施中ARGs和ARB的去除效率提供了数据支撑。
  • 抗生素耐药性治理
    :通过揭示ARGs的生态动态,为设计更高效的环境治理策略提供了方向。

🧪 核心研究发现

1. ARGs的动态变化

  • 丰度与种类显著减少
    :与原始污水相比,经过活性污泥反应器和厌氧消化器处理后,ARG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尤其是针对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抗性基因的去除率最高(图1)。
  • 质粒携带ARGs的减少
    :质粒相关的ARGs在污水处理后显著减少,这有助于降低水平基因转移的风险。

2. ARGs宿主的转变

  • 原始污水
    :以人类致病菌为主,如AcinetobacterKlebsiellaPseudomonas,这些微生物不仅携带ARGs,还多与质粒相关。
  • 活性污泥和厌氧消化器
    :ARGs宿主多为环境菌属,如SphingobiumNitrosomonas,表明污水处理过程对病原菌的有效选择压力。

3. 技术优势的体现

  • 宿主精确配对
    :邻位连接技术将ARGs与宿主(染色体或质粒)准确链接,揭示了污水处理过程中ARGs从病原菌向环境菌的迁移模式。
  • 消化器的温度影响
    :研究发现中温(37°C)和高温(55°C)厌氧消化器在去除ARGs方面表现类似,但高温消化器对某些质粒相关ARGs的去除更为有效。

💡 应用前景与治理建议

治理建议

1️⃣ 优化污水处理工艺

  • 推广高温厌氧消化技术,增强对ARGs和ARB的去除效率。
  • 在处理设施中引入先进的过滤和消毒技术,减少耐药性基因的释放。

2️⃣ 监测与早期预警

  • 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中ARGs动态变化的长期监测体系,结合高通量宏基因组学技术,实现ARGs的快速检测与追踪。
  • 重点关注污水中高风险病原菌(如KlebsiellaAcinetobacter)的动态变化,防止其扩散至环境中。

未来展望

  • 技术集成与升级
    :结合邻位连接技术与其他高分辨率测序方法(如长读长测序),进一步解析ARGs与宿主微生物的动态关系。
  • 全球治理协同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全球范围的污水处理和抗生素耐药性治理,为“抗生素耐药性一体化”(One Health)战略提供支持。

🔖 结语

本研究通过邻位连接宏基因组学技术,揭示了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ARGs及其宿主的动态变化,证明污水处理设施在降低ARGs丰度和病原菌传播风险方面的显著作用。未来,基于精准监测和优化技术的综合治理策略,将有助于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防控与环境保护。

🌱 从污水治理开始,共建健康与可持续的未来!


环境人 藻菌微生物生信iMcro
水华、藻菌微生物ARGs;立足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科技需求、面向瞄准世界学科前沿、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际中来、实践中去;自主研发体系打破国外长期垄断、获得较好社会影响并受到领域内众多学者持续关注和广泛好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治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