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40年,北海绘就“诗和远方”共融发展新图景丨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

文摘   2024-11-01 08:08   广西  


1984年,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年筚路蓝缕,40载沧桑巨变。


北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沿海小城,发展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绘就出一幅北海文旅共融的繁华盛景图。


北海人不会忘记。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的文物都是历史、是文化。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总书记的话,肯定了北海的历史定位,明确了北海的文化定位,推动北海谱写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文化自信
让城市的“根”和“魂”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对于一个国家如此,对于一个城市亦是如此。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从20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到19世纪开埠成为通商口岸,从1984年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到成为“一带一路”重要门户城市,北海有着深厚绵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却明珠蒙尘。

2009年,北海满怀激情与憧憬地启动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并在10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2010年,北海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海丝文化遗址公园。市旅游文体局供图


这项荣誉的获得,如同一只手拭去了尘土,让北海这颗历史文化明珠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更让北海人重新认识了北海,萌生出对本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自信心。

之后,北海进一步深入挖掘海丝文化、南珠文化、疍家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不间断地举办历史文化活动,为北海奋进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视察,开启了“文化北海”建设的加速度。

近年来,北海陆续出台了《北海市合浦汉墓群保护条例》《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关于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行动方案》《关于推进博物馆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抢救性发掘了1200座汉墓,整理近400座汉墓出土文物资料,对1300多件海上丝绸之路文物进行认定,开展学术研讨与课题研究30多项。合浦汉墓群、大浪古城遗址和草鞋村遗址3处进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预备名单遗产点,合浦汉墓群、明清海防遗址(北海段)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全市拥有24处自治区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合浦汉墓群成功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这是北海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的高光时刻。


合浦汉墓群出土了大量文物。

(资料图)许振国 摄


同年,北海贝雕、合浦角雕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北海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的另一个高光时刻。

海丝非遗馆里展示的角雕作品“花好月圆”。

(资料图)周洋 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近年来,北海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四级非遗名录不断完善,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34项,市级非遗项目84项,涵盖非遗十大门类。现有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88人。拥有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工作平台12个,广西非遗形象体验店5家,广西非遗美食体验店3家。

“北海每年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每年举行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超800场。”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陈东认为,非遗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

海丝非遗美食品鉴大集市上人头攒动。

(资料图)翟坚求 摄


同时,北海持续推动丝路文化交流,北海“海丝文化”品牌愈加厚重闪亮,城市魅力更加凸显。2018年,北海签署《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章程》,加入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选送文物精品赴多个国家展出,丝路文化展、南珠展、合浦汉代文化展等多个专题展在东盟国家轮流展演。先后举办、承办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圆桌会议现场考察活动。

以北海历史文化为底色所创作的文化精品也多次“出圈”。大型舞剧《碧海丝路》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荷花奖,并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展演,成为了解北海“海丝文化”的经典剧目。北海水彩画因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特点,成为北海文化艺术的独特名片,在中国美术界独树一帜。“北海特色”文艺精品力作大量涌现并屡屡获奖。北海大麓青年音乐节等文艺展演激活城市文旅发展新赛道。连续举办5届“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文化北海”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内凝聚力显著增强。

《碧海丝路》演出现场。(资料图)周祥鹏 摄


文化之“文”,一笔一画渗透进珠城大地,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化”作北海人内心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照亮奋勇前行的新征程。


文化惠民 
滋养北海百姓幸福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北海大道城市智慧书房里,书架上整齐排列着新书,读者或安坐于桌前、或倚在书架旁、或窝在角落里、或坐在阶梯边,安静地阅读着,书香氤氲。

在北海,这样的智慧书房一共有7个,在人们繁忙的生活之余,为人们打造一方静谧的精神“花园”。

疍家小镇智慧书房

来源:北海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2019年,由北海市牵头建成全国首个跨行政区域图书馆联盟共同体——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项目建成7座城市智慧书房和1个高铁读书驿站,线上可查阅北部湾经济区6个设区市、8家公共图书馆的地方特色资源,并实现图书通借通还。此外北海市图书馆每年线上线下举办活动超350场,涵盖各年龄阶层的市民读者,受众人数达40万人次。

北海高铁读书驿站。(资料图)廖思宇 摄

这是北海注重公共文化建设、推进文化惠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北海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市图书馆新馆、市博物馆、市体育馆新馆、市非遗馆相继已建成或开放运营,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3个,公共文化馆3个,各类博物馆30家,文化馆5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现100%覆盖,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人们在图书馆品读好书,在博物馆回望历史,在群艺馆学习音乐、绘画、非遗手工制作,在美术馆欣赏书画作品,在各村公共服务中心载歌载舞……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让北海人民的文化生活更有质感和温度。

北海市体育馆。(资料图)许振国 摄

同时,北海持续打造系列公共文化品牌,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文艺精品下基层”“我们的节日”“情暖乡村同欢乐”“艺术精品月月演”等文化惠民活动上万场,让艺术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让群众在家门口共享文化盛宴。

举办“珠城百花·公艺学堂”,开设音乐、舞蹈、书法、国画等公益培训班,开展文艺活动直播,线上发布文化艺术作品……北海年均组织开展90多个公益艺术培训班,约1000班次,让北海人民享有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蕴藏着极大的经济发展能量。

近年来,北海出台《关于支持北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文化经济火起来。目前,北海市现有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87家、广西文化产业龙头企业5家、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个、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自治区文化“双创”孵化示范基地3家、自治区文化“双创”示范企业4家。2023年,北海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330.05亿元,占广西全区比重29.0%。

北海推出“北海有礼”系列文创产品,并有3家“北海有礼”特色旅游商品形象店落成开业。举办3届文化旅游消费大夜市,以及北部湾欢乐滨海活动周、全域旅游大集市等多场文化旅游消费活动,引爆滨海夜间文旅盛宴,全网阅读浏览量破亿,线下线上消费火爆。

“北海有礼”特色旅游商品形象店。来源:北海市商务局

北海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变化,见证了近年来北海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的成就。北海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北海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向阳而行
构建北海旅游发展大格局


提到“北海”,在很多人的下意识里后面紧跟着的词语就是“银滩”。银滩对于北海而言,是一个具象化的符号。

银滩景区一派欢乐景象。(资料图)周祥鹏 摄


1984年,银滩还只是一片沙白如银的海滩和茂密的马尾松防护林带。2023年,银滩几度重大变迁后华丽转身,获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美丽海湾”等国字号荣誉。十里沙滩白如雪,万顷波涛绿如蓝。

银滩几经沉浮与不断探索的40周年,也是北海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40周年。

“40年以来,北海旅游业经历了萌芽初始、调整发展、精品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标志性事件和成就。”北海市旅游文体局局长李才能对北海旅游业发展历程娓娓道来。

1984年至1989年,是北海旅游的“1.0时代”。1985年10月,北海市投资最大的旅游宾馆——皇都大厦动工;1986年12月,北海机场实现首飞;至1989年底,市区主干道全部贯通,机场、码头、高等级公路、通讯工程纷纷上马并投入使用,一大批饭店拔地而起,振华大厦、华侨宾馆、北海宾馆、富丽华大酒店相继开业。随着道路、酒店等基础设施完善,北海旅游也进入了萌芽发展阶段。

“2.0时代”的开启始于1990年,北海旅游进入调整发展阶段。1992年,北海银滩旅游区成为全国首批试办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之一。以“银滩为中心,涠洲岛和星岛湖为两翼,其他旅游景点众星拱月”的度假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北海至越南海上旅游航线1998年正式开航。1998年,北海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0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北海银滩成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北海首创了系列重大文旅活动:1991年首届北海国际珍珠节隆重举行,2004年举办“同一首歌·走进北海”大型文艺晚会,2005年举办首届北海国际海滩旅游文化节。

追求更高的品质,更优的服务,从2006年到2012年是北海旅游精品发展的“3.0时代”。景区景点品质大幅提升:涠洲岛南湾鳄鱼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北海老城一期工程完工;田野农业生态园成为北海首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广西首批“汽车旅游营地”;海洋之窗成为4A级旅游景区。同时,北海举办首届泛北部湾城市市长论坛,开展中越旅游大篷车巡回促销,打出了“南珠之乡 休闲北海”的城市旅游形象口号,第一次在央视的黄金时段展示北海旅游形象,出台一系列强化旅游发展的政策。

涠洲岛南湾鳄鱼山景区。(资料图)李君光 摄


大手笔规划、大气魄运作、大力度推进,从2013年开始,北海旅游进入跨越发展的“4.0时代”。出台《北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大力推动旅游强市建设。中信国安、新奥集团、广西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邮轮码头有限公司等重量级投资集团进入或加大在北海旅游项目的投入力度,各类投资旅游业协议金额超过百亿元人民币。2014年北海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

时间线来到2018年,北海旅游业扬帆起航,昂然步入高质量发展的“5.0时代”。


文旅共融
开启北海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旅深度融合,让北海旅游“5.0时代”焕发新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走进北海海丝首港景区,亭台错落,街巷交错,各式建筑密集分布,汉风古韵中融合着异域气息。夜幕降临,全景交互式表演《水与火之歌》拉开帷幕,两千多年前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繁华盛景重现,让人仿佛一秒穿越。

游客们在海丝首港景区观看烟花秀。
(资料图)郑恩茵 摄


“景区规划设计秉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理念,创新建筑设计,首创全景交互式生活港演艺,打造海丝文旅盛宴。”海丝首港景区运营中心负责人武超说。

海丝首港,是北海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一个范例。

近年来,北海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现代特色千亿文旅产业,打造了邮轮母港、海丝首港、银基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北海国际康乐旅游港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高标准改造银滩、涠洲岛,打造提升高德古镇、月饼小镇、侨港小镇等一批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景区景点,引进洲际、万豪、喜来登、开元名都等酒店品牌建起了高星级酒店群,形成北海文旅百花齐放新格局。

邮轮母港。市旅游文体局供图


品牌创建成果丰硕。北海银滩获评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涠洲岛南湾鳄鱼山景区获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老城历史文化旅游街区获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北海老城、海丝首港获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海城区流下村获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截至目前,北海共有星级旅游饭店21家、等级民宿3家,A级旅游景区36个,还获评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广西“十佳夜游文化街区”等一大批自治区级旅游品牌。

热闹的北海老城。(资料图)许振国 摄

旅游宣传出彩出圈。通过大型文旅展会、文旅消费大夜市、特色推介会、节庆活动、主题活动和融媒体矩阵等方式进行立体式宣传,北海文旅的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提升。

北海旅游市场秩序越来越好,形成了多职能部门高效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大节假日期间,海鲜餐饮消费、“黑社”“黑导”、交通等旅游方面问题投诉率全面下降,得到游客普遍好评。

自驾游车辆行驶在广西钦州至北海高速公路合浦至北海路段。(资料图)李君光 摄


“中国十大秀美城市”“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名城”“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年度最受游客满意的中国旅游目的地”等荣誉接踵而来,多次荣登假期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

2023年,北海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消费663.8亿元。2024年,北海旅游消费预计突破700亿元。北海旅游消费呈现连年高位增长的态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

银滩景区内游人如织。(资料图)石海涛 摄

北海旅游走出了一条政策推动、品牌引领、项目支撑、多元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构建了“古、美、新、潮”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回首40年,北海文旅的发展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同时也是一段充满激情与梦想、探索与创新的不凡之旅。相信未来,北海的文旅“成绩单”将会一次又一次刷新,北海迈向成为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的步伐将更加坚定有力,“品质北海、魅力北海”的文旅画卷将绘就得更绚丽多彩。


来  源|北海市融媒体中心  北海日报

编  辑|李清清

审      核|朱汝玲

值班总编|廖烈炀

合浦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出

更多新闻资讯,敬请关注合浦发布微信公众号

合浦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凡本中心注明来源为合浦县融媒体中心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需经本中心同意,违者本中心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爆料、投稿、合作、领奖、咨询

请联系电话:13878933333

邮箱:hptv@vip.163.com


合浦发布
发布合浦县委、县政府重大举措、新闻信息、民生服务信息及合浦风情、风光、风味的微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