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经开区“新春第一会”,传递出哪些信号?

文摘   2025-02-08 19:21   宁夏  

把方向、定调子、划重点,“新春第一会”是发展的“风向标”。

2月5日,农历初八,是新年上班第一天,银川经开区“新春第一会”如期而至,大会锁定“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产业重塑、深化改革”等重要议题

翻看银川经开区的产业版图,近些年的争先进位有目共睹。奋进途中,最大限度扩大有效投资,最强政策推动科技创新,最优保障助力企业发展,最大决心培育新质生产力,很多个“最”,塑造了今天的千亿担当,“新春第一会”依然要拿出“最”的勇气和魄力。

“招商引资怎么破题阔步?”“科技创新如何抢占赛道?”会议一开始,两个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话题便被“置顶”了。聚焦“新”字,围绕“破”字,这场“新春第一会”,传递出哪些鲜明信号?


信号1: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的信心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也决定着园区发展的后劲。
随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也进入了新赛道。近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就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等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招商引资工作划出了更多底线红线。
很多以前的招商引资方式不能用了,破旧立新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
近期,全国各地都在优化招商引资政策举措,上海市探索应用场景、科技研发、投资联动;广州市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江西推出“资本+产业”“链主+基金”招商;济南市探索产业链穿透式招商……
因时而变,随势而动,这些“他山之石”既带来了压力,也激发了经开区全员招商的动力。积极创新现有招商引资的理念和模式,是不但要答,更要想办法答好的必答题。
银川经开区靠什么招商?
以商招商。从鑫晶盛工业蓝宝石到晶盛新材料产业园,从TCL中环单晶硅棒到中环新材料产业园,从六盘山实验室到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由点扩面、集面成群,筑巢引凤、内配外引,依托龙头企业,以企引企、以商聚商,银川经开区,有实践、也有红利。
产业链供应链招商。基于前期制定的产业图谱,细化产业链供应链招商规划。鼓励现有“链主”通过技术改造、项目扩建等方式,进一步完善自身产业链布局。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比如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某些关键零部件制造方面可以再下功夫,工业蓝宝石产业向下游的切磨抛等深加工环节也可拓展,由点切入,由易到难。
基金平台招商、数字化精准招商、飞地联合招商……银川经开区正铆足干劲,拼出招商好春光。


信号2: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心 

围绕产业体系向新图强亮举措、晒目标。是“新年第一会”的重要任务。

目前全国有233个国家级经开区,其中西部有50家。从综合发展水平来看,银川经开区可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展望未来,银川经开区必须“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2025年,是全年攻坚的一年,一时也等不了,一刻也慢不得。去年,占园区工业总产值60%的新材料产业持续低位运行,产值下降的压力前所未有。为了与企业共渡难关,园区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15.3%,兑付支持企业资金同比增长31%。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迫在眉睫。

传统优势产业要强链扩能,“老树”焕“新枝”。传统产业同样能够催生新质生产力、孕育新动能。体量大、类别广,占比高、就业多,传统制造业在园区经济体系中依然承担着压舱石作用。推动硅基铝基产业破局解困,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探索更多数字化转型路径,定能以一万带动十万,带动更多园区中小企业全面投身转型升级浪潮中来。

生产性服务业要迈向高端,“量变”促“质变”。围绕研发设计、基金金融、节能环保、现代物流、中试服务等行业,布局建设优势产业交易转化服务平台,推动创新技术“供需研用”高效对接,促进服务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面向全区的高端化、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

新兴产业要加快布局,抢先机、占高地。在算力应用领域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应用企业,构建产业生态。在芯片设计开发领域强化原材料供应基础,引进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芯片产业链。在人工智能领域,充分利用AI港建设,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应用场景,引育创新团队。在大模型开发应用领域,鼓励特色大模型研发应用,搭建训练、部署、优化等应用服务平台,推行行业智能应用产品。在新的赛道上,大有可为。

对外开放水平要质量齐升,“长板”补“短板”。放眼全国,银川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是短板,但开放平台建设一直走在前列。银川至天津港图定班列开通,宁夏首个无船承运人业务落地,“一单制”多式联运班列覆盖12个国家50多个港口城市。锻长板,就是要在口岸经济业态上、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上持续发力,将公铁物流园这一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成链接“一带一路”的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宁夏开放型枢纽经济新的增长极。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统筹培育、产业生态整体优化。这便是银川经开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之举。


信号3: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恒心

科技创新是补短板、强优势的核心手段,是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在招商引资环节便能发挥杠杆作用。

比如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或引入战略投资机构,对有潜力的小科创企业进行投资,以投资为手段吸引优质科创项目和企业入户园区,借助资本的力量加速产业集聚,提升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将投资与孵化服务相结合,提供场地、设备、技术支持、人才培训、市场推广等一系列孵化服务,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以投促引”“招投联动”“投孵结合”,推动产业基金投早、投小、投新,从而为园区带来新的技术、理念和商业模式,促进区域的创新发展。

比如乘着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的发展东风,探索建立科创主题街、高端装备制造展示街等载体,推动工业企业与创意设计、文化艺术、科技服务等产业融合,举办具有产业特色的新品、新店、新服务、新商业模式等首发活动。从装备制造、大健康、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发展银发经济,加强适老医疗设备、老年辅助器具、智能化养老设施相关项目的引进和改造,助力企业拓展老年健康食品的生产研发,推进智慧养老平台、远程医疗、数字娱乐与社交等数字平台开发和大模型研发应用。在政策风口,创造更多红利。

这些更具战略意义的新发展模式和新经济形态,都是园区正在探索的路径,也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的蓝图。


信号4:一切落到实处的耐心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

“新春第一会”,结尾要落在“实”字上。园区高质量发展,缺的不是想法,而是“求实务实落实真实”的“四实精神”和“长期主义”

一心一意抓落实,落实落实再落实,人人肩头有指标、个个身上有任务,把任务目标化、目标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谋跑争促,全员招商,逐项攻坚,细化措施,形成闭环……

这层层抓落实的要求,是压力,更是动力。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闯敢干、善作善成,是“经开人”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精神写照。最后,将一首AI撰写的诗,献给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银川经开区和每一个“经开人”:

新春首至第一会,银川经开绽朝晖。

产业园区迎盛时,招商科创启新扉。

新质力涌宏图展,智慧光燃壮志巍。

携手同奔新岁路,辉煌再铸梦腾飞。

其时已至,其势必成!加油,银川经开。


图片

END

图片

本文由银川经开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赵月婷 


编辑:祁  雪
校审:杨银波
终审:蒋忠平

银川开发区
这里,是你了解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平台,更是见证宁夏高质量发展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