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一位38岁的中国籍男子因在泰国曼谷的TikTok直播间售卖假冒品牌产品被当地警方逮捕。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跨境电商领域的震动,也给众多跨境卖家敲响了合规警钟。据了解,该男子在直播中以Lotus Mattress的品牌名义售卖假冒羽绒被及床上用品,随后被品牌方举报。
警方在其仓库查获了超过2万件侵权产品,价值约4000万泰铢(约850万人民币),商品包括Lotus、Dunlopillo等多个品牌的高仿产品。未来他将面临包括伪造商标、版权侵权等多项指控。
图源:泰中网
跨境售假套路盘点:“内销转出口”成新战场
假货销售并非新生事物,早在国内市场就已有一些仿冒商家通过打“文字擦边球”、贴标冒充等手法混入市场。例如,冒充“苏泊乐”碰瓷“苏泊尔”或以“vjvj全面屏智能手机”假冒“vivo”等策略层出不穷。近年随着直播带货兴起,这些假货更以“直播福利价”“低价名牌”等噱头进入跨境市场。一些主播因售假翻车:例如,“东北雨姐”直播售卖“红薯粉条”成分不含红薯被罚款165万元,“疯狂小杨哥”售卖的“鲜多裕”牛肉卷实为合成肉,导致50万元罚款等。
图源:网络
通过利用平台监管初期的空隙,不法商家轻松将这些手段扩展至跨境电商。直播带货成了新的假货温床,严重损害了消费者信任,也影响了中国跨境电商的国际形象。
东南亚假货打击力度升级:重拳出击保护本土市场
跨境假货泛滥不仅影响中国卖家声誉,也对东南亚各国本土市场造成冲击。泰国、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国逐渐加强了进口假货的监管力度。8月,泰国警方就捣毁了一个中国商人控制的仓库,查获价值超过2000万泰铢的高仿奢侈品,包括劳力士手表、Gucci香水等,数量超2万6千件。泰国法律对假货处理十分严格,销售假冒商品可罚款商品价格的4倍或判处最高10年监禁。
图源:Kemendag
同样在越南,7月突击检查行动共查扣约7万件进口化妆品,预计将封查多个涉及走私的电商仓库。今年上半年越南共处理假货、走私案件超1.15万起,非法商品总价值超13亿人民币。印尼也成立跨部门工作组,展开3次大规模“查仓行动”,涉及近5000万人民币的假冒商品。在新加坡,根据《商标法》规定,每件假冒商品可被罚款1万新元或判监禁5年,或两者兼施。可以看出,跨境售假的高额利润虽诱人,但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在日益加码。
合规风险提示:如何避免无意侵权?
不少卖家认为只要不直接售卖“假货”就不会触法,但事实上,知识产权侵权也可能隐藏在细微之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侵权雷区:
①未经授权售卖:一些卖家从国内正规渠道采购商品后,未获当地品牌授权便在海外销售,仍会被视为“售假”。品牌在不同市场的授权往往不互通,未经许可出售即构成侵权。
②抄袭他人内容:复制他人的商品描述、图片也属于版权侵权。建议使用AI工具优化文案和图片背景,以确保不触碰版权风险。
③在描述中带有他人商标:一些商家会在文案中使用同类行业大牌的名称,以此增加曝光,但这种方式会构成商标侵权。
④山寨品牌名称和外观:在品牌名称和外观设计上稍作调整仍构成侵权。例如,带有仿制名牌包装但微调名称的商品,如“康帅傅”“雷碧”等,均会因涉嫌侵犯商标权而被追责。
合法合规是长远发展的关键
这次泰国的售假案件,正是一个警示。跨境电商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知识产权和品牌诚信提出更高要求。合规经营不仅能赢得消费者信任,更能帮助中国跨境卖家在国际市场上行稳致远。避免因一时的侥幸心理而毁掉品牌形象,才是抓住市场红利的长远之道。
扫码添加 Kalodata 运营官,免费领取TikTok选品工具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