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
2月3日22时10分13秒,迎来立春节气!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气,岁之轮回,由此而始。
我们又站在了新时光的起点,一切欣然,蓬勃温暖。
2025年是一个“双春年”,即这一年中有两个立春。第一个立春在农历正月初六(公历2月3日),第二个立春则出现在腊月十七。在民间,有“一年两立春,处处有黄金”的说法,双春年还预示着丰收之年的到来。
立春·三候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 度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描述立春节气:“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意思是说,天地阴阳之气的继往开来由立春开始,春木之气,也就是消融冰冻、催生万物的阳气,昂扬着,舒展着,奔涌着,腾跃着,由此开始主宰天地。
这便是立春的力量,这便是春天的本质。
立春初候 东风解冻
立春二候 蛰虫始振
立春三候 鱼陟负冰
开启春天之旅
立春·草木人间
一阵东风过,
春天款步而来!
哪个生命不想在春天里长大?
哪个生命在春天里不会长大?
央视新闻《夜读》X科普博主@一方见地
独家呈现
立春·絮语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立者,始也。穿过漫长的苦寒等待,我们就要势不可挡地朝春天奔去。
它是如此地让人心潮涌动,心生欢喜,仿佛即将更新的不只是节气年轮,更是自己的生活,仿佛一段崭新的人生已经铺展在眼前,我们可以挥挥衣袖,拂去旧日灰尘,轻盈地再次上阵。
春天是诗歌的季节。作家说,从来没有一个季节,像春天一样赢得过如此浩荡的歌咏。五千年的春天,一直在平平仄仄的诗行里踯躅,“春山春水,春风春雨,春草春花,春日春泥,春夜春心,春社春耕……如此繁复的春之词汇,恍如洞开一个春天的语言世界,葳蕤出一片古老诗意。”
春天,最早从土地里生发,而诗意,属于那些离土地最近的人。当农民也像诗人一样吟唱,我们才知道,诗无界,春有声。
虽然立春过后,寒意并不会立刻退去,可我们谁都不会怀疑,谁也不必着急,时间有其规律,土地也最诚实,它会在春回大地的第一时间,用一株草、一朵花告诉你,春天来了。
立是开始,春是希望。就让我们从此刻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期待,去生长,去拥抱每个春和景明的日子!
立春·民俗
立春·新知
“两头春”并不罕见,反而很常见,平均2年至3年就会出现一次。统计显示,在本世纪的100年中,“两头春”的年份有37次,“两头无春”的年份有37次,“单春”的年份有26次。这么来看,“两头春”和“两头无春”是再正常不过的历法现象,公众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将之与吉凶福祸相关联。
一年“两头春”,春暖一整年。
立春·吃食
春盘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荆楚岁时记》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啗秦饼、生菜,帖‘宜春’二字。”春饼是一种薄面饼,取蔬菜、果品、饼、糖等置于盘中,取迎新之意,时称“春盘”。
东汉崔塞《四民月令》记载:“凡立春日,食生菜,不过多取迎新之意而已,及进浆粥,以导和气。”这里的“生菜”非现代所吃的叶用莴苣的生菜,而是指可以生食的蔬菜,现在我们所做的春盘中的蔬菜主要有:豆芽、荠菜、韭菜等,而这几种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立春·“春捂”
立春时节,东风拂面,毕竟料峭,为了不生病,要再“春捂”一阵子,不要因气温骤然回升就立减穿着,小心寒潮突至,感冒乘虚而入。
另外,多锻炼,常通风,春季天寒气燥,饮食应清淡、甘润,保证每天有足够的饮水量,少食热性、辛辣或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立春啦~
来栖霞山吗?
来源:央视新闻。
图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南京栖霞山(ID:njsqxs)”。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后台编辑,我们一定会及时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