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年遇见新的“打开方式”

文摘   2025-01-23 21:53   北京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1月22日)

是中国北方传统小年

而南方多在腊月二十四日(1月23日)过小年

独特的小年习俗

反映了历史的演变与文化的交融


1月22日,“文脉赓续 古韵新姿”社火展演活动在甘肃省兰州市柳泉镇上演。社火展演涵盖了柳泉铁芯子、兰州太平鼓、八门拳舞狮等十多个当地特色项目,演员来自该镇西坪村、岸门村、漫坡头村等村落,队伍长约数百米。图为社火参演人员进行表演。   

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1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打起手鼓 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启动仪式暨天山区分会场联赛在此举办,来自该市的多支社火队伍进行巡游表演。图为川剧变脸演员在巡游队伍中向围观市民挥手致意。   

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1月23日,四川崇州,拜年活动上的吐火表演。当日,四川崇州市举办鸿雁归家•崇品乡愁——2025崇州市返乡青年新春大拜年活动。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近年来

随着时代发展

一些新兴小年习俗悄然兴起

以蛇为主题的展览在各地开幕

观展览

赏文物成为新风尚

蛇元素文创产品在市场上热销

旅游迎春成为新选择

“古都游”等受青睐


1

观展览

1月22日,北京,“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今年春节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新春佳节,展览甄选馆藏文物精品,涵盖青铜、玉器、钱币等多个品类,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春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图为彩绘生肖龙陶俑(左)、彩绘生肖蛇陶俑吸引观众。   

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2

购文创

1月22日,北京琉璃厂西街,厂甸庙会摊位的年饰吸引小朋友。

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3

古都

1月22日,正值中国农历北方小年,夜晚的北京前门大街被灯光点亮,流光溢彩。图为铛铛车从大街上驶过。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4

赏花灯

1月22日,陕西西安,以“乙巳中国年·灯映长安春”为主题的第38届西安城墙新春灯会正式亮灯,将持续至3月9日(二月初十),为期47天。图为南门翁城内的“萌蛇”灯组。   

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5

品非遗

1月23日,女孩展示体验拓印的作品。当日,“幸福东坡年 欢乐迎新春”2025年文化惠民活动在四川省眉山市举行,现场的非遗技艺体验、写春联送“福”、猜灯谜和歌舞表演等年味浓浓,吸引民众参与。   

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1月23日,“岭南萃·欢乐年”2025年第五届荔湾非遗过大年暨民俗文化宣传活动在广州市荔湾区举办。现场的醒狮表演、非遗市集、非遗体验课等,吸引市民、游客参观体验,感受非遗的魅力。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无论形式如何变革

迎新、祈福、团圆等主题内容基本没变

它们已成为镌刻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永续传承


1月23日,“悟空”扮演者与游客互动。当日,西湖迎春花展在浙江杭州钱王祠开幕,现场不仅有精品花卉,还有特色市集与表演,吸引民众驻足观赏。   

中新社记者 吴君毅 摄



编辑:张祥毅 
编审:张   宇
监制:盛佳鹏

中新图片
中国新闻社摄影部官方视觉分享平台。着力于秉承“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的中新风格,追踪时事社会热点,持续提供优质图片新闻内容,打造以“中新图片”为核心品牌的图片宣传展示和学习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