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有权利“自私”
最近,有位妈妈跟我留言:
女儿三岁,一直很可爱,但最近我发现她有些自私。
她的酸奶,我拿起来喝几口,她就哭了。我问她:“妈妈不能喝吗?”她说:“你喝完了,我喝什么呀!”
朋友带小孩来家里做客,小朋友想玩她的独角兽。我问她:“能不能给小姐姐玩呀?”她死死抱住玩具。虽然朋友一直说“小孩都这样”,但我还是觉得非常尴尬。
更烦恼的是,老师也跟我说,她在学校不愿意跟小朋友分享,开学小半年,跟同学关系也不太好。
愁死人了,我和她爸都不是自私的人,怎么孩子这么小气啊?
无独有偶,刷知乎的时候,我也看到类似的问题:该不该教小孩分享?自私是天性吗?
我吓了一跳,不就是没有分享嘛?怎么给孩子扣上“自私”这么大一顶帽子呢?
从客观意义来讲,“自私”,即为自己打算,是一个陈述性的中性词。美国学者威尔逊在《新的综合》一书中,甚至将生命的最基本单位基因说成是“自私”的。
但“自私”一词,放在社会层面,则被认为是损人利己的,含有严重的道德批判。而在这里,父母用“自私”来描述孩子,显然是在对他们进行贬责。
父母普遍认为,不就是一点食物,一个玩具嘛,分给别人有什么舍不得的呀?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分享”,其实不是共同使用,而是在要求孩子“付出”或“给予”。
纪伯伦在《致孩子》中说:孩子经由父母而来,却不属于父母,父母可以给孩子爱,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所以,孩子有理由拒绝别人,甚至是父母要求,他们有权利守护自己不想放弃的东西。
2、一味分享=任人宰割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当朋友提出借用你的心爱之物时,你内心是拒绝的,但还是会满口“好好好”;
你辛辛苦苦做出的成果(攻略、资料等),被理所当然地“分享”,只要有一秒迟疑,就会被人说“小气”;
亲戚让你帮忙介绍工作,他们不会理解,这是用你的职场信誉、资源做置换,但凡你说个理由,他们就会认为你“忘本”
……
你很想拒绝这些与你无关,甚至会损害自己利益的要求,但就像被架在那里,无处可逃,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显然,他们是在道德绑架你,而你,或许有讨好型人格的倾向。
再看看开头的例子,妈妈要求孩子分享,不分享就是自私,是不是在道德绑架孩子呢?
幸运的是,孩子拥有说“不”的勇气。
《爱的教育》里曾说:
一味的迎合别人的需求,不懂拒绝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一个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的人。
分享,不是一种被迫的行为,而应该是一件让彼此都感觉快乐的事情。
如果违背、漠视个人的意愿被迫分享,不仅会让孩子感到不被尊重,也非常不利于孩子自我的构建。一个一直做着不愿意但却无法拒绝的事的人,很难产生自我认同,极其缺乏自我价值感。
所以,被迫分享,是以牺牲孩子的自我为代价的。
3、先谈拥有,再谈分享
适度分享当然是好的,但教会孩子所有权意识,是比教会孩子分享更重要的事。
科学普遍认为:孩子在婴幼儿阶段,自我和外界混沌一片,“我”就是宇宙中心。也就是说,婴幼儿完全不能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2岁左右,他们才能获得“心智理论”,逐渐将自己和外界分离开,开始确立自我,对物品产生所有权的意识。这时,让他们分享,不仅不符合成长的规律,也会对孩子确立自我的过程造成严重干扰。
3岁左右的孩子,父母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分享。以他们的视角来看,做一件事不是因为“我这样做是对的”,而是“这样做有好处”,可能是下一次别人的分享,一个小伙伴,也可能是爸爸妈妈的一句夸奖。
所以,除了以身作则,让孩子模仿外,关于分享,我们还需要让他们明白:
分享不仅仅是失去,也包含收获。分享=我少了东西+我多了快乐。那么,即便是被动分享,对于孩子来说,也容易得多。
有了所有权和被动分享的基础,4-5岁的孩子,才可能出现主动分享的行为。
分享,即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使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意味着自己的东西够多和体察到别人的需求。
被分享的东西,不特指物质层面,也包括心理上的安全感。如果知道把东西分享给别人,爸爸妈妈还会补充或者以别的方式满足自己,又或者享受过被分享的喜悦,那么主动分享的概率就会大得多。
而一个能体察别人需求的孩子,他的需求一定是被充分体察到的。多与孩子进行情绪上的互动,培养他换位思考的意识,能很好地提升孩子的同理心。
最后,悄悄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或许孩子老早就在跟你分享了。
他大哭,那是在跟你分享他的不安;
他咿咿呀呀,是在跟你分享语言能力提升的快乐;
他捡到东西,第一个拿给你看,是在分享他的获得。
……
作为爸爸妈妈,如果你无视这些分享,没有好好去回应,让孩子感受到主动分享的成果。那么,他怎么会跟别人分享呢?
免责声明:*本账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