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被埋图”涉案人员被拘!AI造假不能止于“幸好” | 津报早评

时事   2025-01-12 07:01   天津  

文 | 木棉

图片来源:我们视频截图
1月7日9时5分,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灾情牵动人心!此时,一系列“小男孩被埋图”在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并配文日喀则地震等关键词,引发大量网民关注,甚至获得好几万的转评赞。
图像中,一名戴帽子的小男孩被压在倒塌的废墟之下,全身布满尘埃。不少网友被图片视频误导,纷纷在留言区关注男孩的生命安全。不过很快,事情“反转”了——这段视频实际上是由AI生成的。为此,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发文称,“幸好,这张照片是假的”。

据央视新闻报道,该AI视频的创作者何先生表示,这段视频是他在去年11月发布的,并非本次西藏地震期间发布。何先生说,自己创作这段AI图片和视频的起因,是看到加沙战争地区的孩子家园遭到破坏、流离失所,希望通过视频传递和平愿望。没想到自己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素材遭到他人盗用,并和西藏地震进行了关联。

暴雨、洪水、地震……每一次灾情发生,人们总会凭着朴素的良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善意、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搬运”视频者利用人们对灾难的同情和善良来博眼球、赚流量,无疑是对人性底线的践踏!

鉴于该图片存在明显AI生成痕迹,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开展了核查。经查,青海某网民为博取眼球,将“小男孩被埋图”与日喀则地震相关的信息进行关联拼凑、移花接木,混淆视听、误导群众,致使谣言信息传播扩散。目前,涉案人员已被属地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这些AI生成的图片、视频,我们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辨别真伪。比如很多网友都曾分享经验,这些AI画面中的儿童都有六根手指,当画面移动的时候背景会失真等。但很多时候,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善良的人们看到这些图片,善意、同情往往会被本能地调动,而忽视这些细节。一旦人们倾注了自己的善意,却被告知图片或视频是伪造的时候,心里涌现的就不再是关切与同情,而是愤怒与无力。因此有人说,用AI来伪造苦难,是对社会善意的绞杀!

随着AI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发展的正向效果与负面冲击交织出现,给人类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换脸、换声等AI造假乱象屡屡出现,小到恶意抹黑他人名誉,大到编造灾害信息制造社会恐慌,不仅动摇了所谓“有图有真相”“有视频有真相”的公众传统认知,更大大增加了科普辟谣的难度,甚至容易引发舆情危机,影响政府公信力。

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但“徒法不足以自行”,相关规定能不能落实、能不能真正成为约束AI使用者的“紧箍”,不能仅靠AI技术提供者、使用者的自觉守法,还需要全覆盖的监督体系、规范的执法机制和严肃的惩戒机制。

相关部门必须认识到这一工作的迫切性,以更加完善的技术手段、监管模式,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AI技术的提供平台更要守土有责,从源头上加强数据和算法管理,强化对合成技术使用者真实身份信息的认证和核查。此外,不妨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加密防伪技术,如在AI换脸、图片视频生成等领域强制使用数字水印等方式,让公众对是否“换脸”一目了然。

技术固然是中立的,但使用者必须牢记不能逾越公序良俗的底线、不能跨过法律的红线。只有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才能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让AI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天津日报
媒体新闻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