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入予,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2021级1班公费师范生,于2024年3月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拖觉镇洛古乡阿布泽鲁小学支教。
在看到赴凉山支教的报名信息时,张入予毫不犹豫选择了报名。当公布名单出来的时候,她内心才开始忐忑,不断地询问自己:“我能够做到吗?”此时,支教于她而言是未知,是新鲜,也是她从未面对过的挑战。出发前,身边的朋友家人都觉得她坚持不下来,她也一度想要退缩。直到在班主任老师那里得到了答案:“会很辛苦,但也是宝贵的经历。”于是,她坚定地收拾好行囊,奔赴大凉山。
3月4日七点,在晨曦微光下启程,历经十二个小时的车程,于晚上七点迎着夕阳到达目的地。集体到达布拖县城后和大部队分别,各自等待相应的支教学校来接。阿布泽鲁小学位于拖觉镇的洛古乡,当晚在县城吃完饭后再坐车到学校时已经是晚上十点。
那天,张入予见到了最美丽的星空,在学校下车时,她抬头,天空中繁星闪烁,一瞬间挥散了心中的不安,点亮她心中的火焰。
在到的第一个早上她就被安排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堂正式课。不像试讲一样准备一两周甚至个把月,用精致的PPT和反复斟酌过很多次的讲稿。她在当地一名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教室,走进教室,望向孩子们一双双纯真又充满期盼的眼睛,她心中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最终坚定地选择来到这里,也暗暗下定决心,不辜负每一个孩子的期待。
在这里的每一天,张入予都过得很充实,上的每一节课,和孩子们的每一次相处她都用心对待。这是她第一次做老师,每天下班回去,她都会反问自己:我做到一个合格的老师了吗?我帮助到学生了吗?我的存在有价值吗?
有一段时间她陷入了自我怀疑中,自支教起,她常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她只能尽力做到更多更好,将所学知识结合当地实际灵活运用,希望能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中将自身价值用到极致。
当她得知要上一节公开课的时候,她很紧张,但同行老师的鼓励和学生的信任给她莫大的力量。她认真地着手准备,查找资料,又在网上学习其他老师的讲授方法。开课前,她看到每一个学生都端正地坐着,慌乱的心一下就放下了。最终在学生的高度配合和张入予的认真准备下,公开课圆满完成,获得第二名的成绩。这次公开课比赛,让张入予得以向许多资深教师学习,使张入予更加地向一名真正的老师靠近,也让她和学生之间培养了更深的默契。
支教之旅也不乏困境。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导致班上学生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成绩优异的学生思维敏捷,落后的教育水平没有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而有一部分同学则基础十分薄弱,甚至有四名同学许多汉字都不认识。面对班上学生之间巨大的成绩差异,张入予认为“这条小鱼很重要,这条小鱼也很重要。”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一片海里,但是每一条鱼都应该游向梦想的海域。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擅长之处,就像有的学生在数学上思维能力很强,而有的学生或许成绩不好却很有篮球天赋。所以张入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鼓励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帮他们找出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
学生们大多很害羞,可能是平时少有展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在准备六一儿童节节目的时候,张入予鼓励每一位同学一起参加,既加强了班级凝聚力,又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得到锻炼。她每天早早到教室,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排练,其间不断鼓励学生摆脱害羞,大胆展示自己,最终五年级三班的合唱节目《阿普的思念》在全校演出成功。
她相信,她不是第一批赴凉山支教的大学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批赴凉山支教的大学生。萤萤之火相聚终将点亮黑暗,就像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贫瘠荒芜的大山也开遍了灿烂的索玛花。
时光飞逝,眨眼间四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她和学生一起体验了许多,第一次上公开课,第一次过六一儿童节,第一次一起完成一场演出……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学生也陪伴了她的成长。她感受着学生对她的信任和依赖,他们每次会围着她分享自己的趣事,她也很享受和学生一起的时光,连每天的上课也分外期待。
每次节假日要去西昌旅游,学生们都会围着她问还会不会回来,她都能笑着回答一句“当然啦!”可时间一天天地倒计时,也终于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当学生再问她:“张老师,你还会回来看我们吗?”她没办法作出肯定的回答。一程有一程的山水,她希望有一天能够和学生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重新遇见,她也相信,高山的鸟儿终将飞出大山,飞向海阔天空的世界。
而这段独一无二的时光会成为她人生中最珍贵的宝藏,最浓厚的篇章,深深地镌刻进她的内心深处,指引她在未来的教师道路上不断前行。
编辑:向琪
审核:余姝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