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主要是由星尘构成的”,只要希望还在,人类就不会迷失 | 星辰之辉 vol.2

情感   2025-01-26 10:30   北京  


之前,我们发出了一封征稿启事,想和大家聊聊,我们为什么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星辰学?

办公室的几位老师还在想,要不要先写几篇作为“打样”,但没想到,征稿刚发出不久,我们就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伙伴的来信。

第二封来信,来自乔尹。去年,因为一封投稿,我们偶然与乔尹结缘。

之所以会注意到她的稿件,是因为我们发现,她的文章里常常有很多“生命经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分享,更是浓缩了很多很多的故事……

感谢她的分享,以下文字来自乔尹。


很多负面思维的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

拖延、内耗,可能正面动机是:想要把事情做到更好;羡慕、嫉妒,可能正面动机是:希望自己更优秀;怯懦,退缩,可能正面动机是:衡量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担负起责任。

陷入负面思维时,找出这些思维背后的正面动机,能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敞开时的内心世界。往往我们寻找问题,也是为了寻找答案,因为我们常常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以为找到问题就能拥有对策。

很多时候,问题却会越寻找越多,像乱了的毛线团子,越缠越绕。答案,往往在心灵深处。一个人平心静气之时,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映照在心灵的明镜之中。

而人们往往为外物所惑,为世间冷暖人情悲欢落泪、心碎、痴狂,这时,人们完全可以借助星辰学这个工具,把困扰心灵的问题还给宇宙,用星辰学还原真相,找到一些谜一样的答案。

星辰学能对很多人生命中的事物,给出答案、做出解释。

有一些是概念化的答案,但真正将答案发挥的怎样,是需要执行的,执行的时机、地点,周围是否有相应的潜在资源存在,都可能构成顺着正确答案往后走、向后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

答案好找,实现与显化这个答案,或者抱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心态,推翻与改变这个答案,则全看个人的选择。

自由意志在这里就是相当炸裂的存在,自由意志构成了人生的变数,使得人生并非完全可以经由星辰学一览无余,自由意志也使得人的生命变得有趣起来。


记得儿时的一天,不是我做的事情被盖到我头上,当然我拒不认错,被母亲指责了,我委屈的躲在家里庭院的一棵树下,哭着哭着睡着了。

等我醒来时,抬头看见漫天的星斗,明亮的一闪一闪,在对我眨眼睛,真的是直击心灵的第一次,哇,那画面太震撼了。

星河和宇宙知道我的心事,就像我时常仰望他们的时候,就像我看见他们的光辉,星星的光对我而言就像他们的心一样。

直到多年之后学了一点天文学知识,才知道很多星星在光辉传递到我们的眼眸之中时,其实他们早已死去。因为光的传播需要时间。

光在真空中速度约 299792 千米/秒,1 光年指光在 1 年走过的距离。若某星星距地球一万光年,意味着它此刻发出的光,要一万年后才到地球。

我们现在看到的,实际是它一万年前发出的光。若这颗星在距今一万年内消亡,我们当下看到的,仍是其消亡前发出、穿越漫长时空才抵达的光。

那留在天际的光芒,我想是他们对宇宙爱的最后一瞥,而恰恰是这最后一瞥,被人们捕捉到了,这最后一瞥,是星星对宇宙深沉的爱意。

一颗星星的归宿是死亡,就像人类一样。我在图书馆翻书时发现一本科普书籍,内页是绚丽的玫瑰红色搭配着黑底,上面的文字显眼的写着“你(主要)是由星尘构成的”,这句话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视线。

小字部分写着:“人体大约含有20种不同的元素,大多是在古老的恒星内部形成的。如果把一个体重80千克的人分解成原子,你会得到如下结果:”,有两页纸的篇幅,列出了人体中最丰富的四种元素,“氢”、“氧”、“碳”、“氮”,一并还列出了人体内的其他微量元素。


这或许就是“天上如是,地上亦然”的最真实写照之一。


小小的“我”,如同一个发光的星星,暂且将它看成是星盘中的太阳,我的太阳以紧密的2度容许度对冲了冥王星。

这可能是自我评价低的征象,我也是在前些年才意识到的这一点,太阳的光芒很多时候会被冥王星的黑暗所吸纳和吞噬。

距离太阳最遥远的冥王星,似乎难以被太阳的光芒所辐射到。了解占星学的小伙伴都知道,太阳跟案主生命中的父亲形象有关。

我的父亲因为工作关系常年无法相伴妻儿左右。父亲一直是一个浪漫的人,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带礼物。他工作路过山,便会采集几颗他认为漂亮的石头给我,他说,你把苔藓养在石头上,每天给予一些水分,苔藓会成长。

上幼儿园时,老师让我们学习画星星,父亲他不会画,却很想教会我,记得他琢磨了几个小时,最终只是在纸上画出了一个正立的三角形和一个倒立的三角形结合起来的图案,我兴高采烈的照着画这个作业,被老师批评了,为此我还跟父亲闹情绪。

时至今日回想起来,那颗父亲琢磨了几小时绘制出的六芒星的图案,是我心目中最明亮的星。

我在以玄学这条路径为职业的初始几年,几乎是靠爱发电,赚的也少。

有一次我戴了一枚钛钢的戒指跟父亲吃饭。夹菜时,他说,你这是铁皮戒指吧,并且重复了两遍。当下我没有说什么,埋头吃饭。

回到家里,我越想越难过。

也是从那次,我意识到自己的星盘中其实有未解决的日冥对冲的议题。

冥王星就是这样,当我每次以为我已经可以了,它会蓦然的给我一锤重击,让我惊醒怎么又回到原点了,我怎么毫无长进。


太阳的自我肯定和价值评判体系,原来我一直在渴望来自父亲的肯定和认同,一直在寻找自我价值的定位。

父亲可能无意之间的一句话,基于关心也好,出于不屑也罢,却会如此精准的击中我冥王星对冲太阳的那一部分,瞬间将我拉入冥王星黑暗的洞穴。

那一次我决定直面我日冥式的自我危机,于是录了一段话发给父亲:我目前没有赚很多钱,但我没有被过去的挫折所打倒,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选择积极正向地生活和努力工作,我已经很厉害了,你不懂我的厉害我不怪你,但我自己会认同我自己。

对冲的相位两端,如同跷跷板般的来回摆荡,很容易走向其中一方的极端,太阳象征的自我肯定和荣耀,有可能会发展为无限聚焦于自我中心的骄傲;冥王星象征的危机和质疑,极有可能会走向无限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的无底洞。

在这来回的跷跷板模式中,还存在着第三种可能,就是运用作为人类所特有的自由意志,去发挥冥王星象征着转化的那一重意义

将这种对自我身份、价值,自我认同的危机意识,转化成前行的动力,和探索自身专业领域的更深处。冥王星赋予了紧密对冲相位的太阳更隐秘幽微的洞察力,调动冥王星更积极的象征面向。

虽然冥王星作为一颗世代行星,其力量很多时候不可抗拒,但它却带给人们心灵上的觉醒。当觉醒的心灵在新的世界中醒来,周围的光线和氛围可能都变了,那时是我的本命星图中的太阳真正照见我人生的时刻。

日冥对冲的这个相位,反映出有关父亲的领域,对我而言是像一个课题般的存在。延伸而来的,有对自我价值的自我质疑、颠覆,以及颠覆后再寻找。

在接触星辰学之前,我经历了一段暗不见光时刻,初体验时坠入冥王星般的黑暗深渊,事情说来太长,这里略过,概括下来是自己的生活完全被颠覆了。


事后回顾发现那些绝望的处境,对于日冥人来说,只是走向心灵觉醒的必经之路。生命中存在着变数,只要希望还在,人们就不会迷失。

在那暗无天日的时间阶段,我浑浑噩噩度过了好几年,最后能走出来,是抬头仰望星空的无数个瞬间,星星的光芒告诉我,我还没有死,我还有路径。

早期一些死去的星星,对宇宙的最后一瞥,是他们存在过的见证,他们爱过、生过、发光过。日冥相位也赋予了我强韧的意志力和求生欲,因为我还活着,我还对生命有热爱。
于是后来的时光,我跟随儿时记忆里那一片星空的召唤,生活重新走上了正轨,并发挥我作为日冥人的深刻洞察力和强烈力量感,更有效的在星辰学咨询工作中扎根和经营。

看着我的很多个案对自己及生活有了或多或少的觉察,我体会到价值感和自我认同,自己的星辰学咨询工作也缓缓的走在上坡路上。

在学习星辰学的道路上还遇到一些有趣的同好小伙伴,以及常年看新月文化刊载的文章和直播,有时会有醍醐灌顶的收获,这一切令我满足的像一颗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冥王星黑暗的一手遮天,并不是仅仅只带来重创,反而很多时候冥王星能为与它成紧密相位的那颗行星赋能。人类的自由意志,让生命变得更加有趣,冥王星的“转化”象征意义,从来不是浪得虚名。

星辰学到底有什么“动人之处”呢?想到最后我依然无法用只言片语去精准表达,但如果只可以用一句话去描述的话,那大概就是,你我(主要)是由星尘构成的


版权声明:本页图片部分选自Pexel/Pixabay,本文由新月文化原创首发在新月文化订阅号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友号转载请后台回复关键词【转载】。
作者:乔尹 | 排版:惊蛰


 你可能还想知道这些 ↓↓↓ 

新月文化
星象文化传播与交流平台,LSA大中华区独家合作伙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