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行唐家家户户灌焖子。在行唐,焖子的制作历史悠久,是一种常见的民间小吃。相传过去乡下的人们在制作“焖子”时,把粉条和红薯粉勾芡一起放入平底锅中,再加入适量清水,然后用中小火闷制而成,故名“焖子”。现在焖子的制作方法已改进,但仍是在锅中加水闷制,因此“焖子”的称谓也就沿用了下来。
行唐焖子在本地可谓家喻户晓,远近闻名,色泽鲜亮,软硬适中,入口醇香,独具风味。
焖子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首先按一定的比例放入上等山药粉和独家配制的调料,加入肉汤搅拌均匀,再加入搅碎的猪肉拌匀。肉汤泼面是整个制作过程的关键。焖子的软硬,需要依据经验来掌握。还受气温、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将调好的料灌入细长的塑料袋中,系口。放入大铁锅中加水煮三四十分钟焖制即可。
焖子可烧,可炖,可煮,可煎,可炸,还可凉拌。是行唐人过节的“硬菜”。行唐焖子不仅味道鲜美,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今,焖子已经融入了行唐人民的生活中,成为行唐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采 编 县融媒体中心综合报道
编 辑 张璇
责 编 高玥琨
总编辑 范秀丽
投稿邮箱 xingtangrongmei@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13120200005
行唐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转载本微信作品,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