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山东“百姓书记”,去上任副市长,还将院里剩余的蜂窝煤和木柴,都装上车

文摘   2024-12-04 19:08   贵州  

由于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卡片我们的新号,获取更多精彩好文。  

1991年,王伯祥从寿光卸任,前往潍坊担任副市长时,竟将院子里剩余的蜂窝煤和木柴,都装上车,作为大官,他这么穷吗?
 
在改革先锋榜上,王伯祥被认为是一位胆识过人、有着实际办法的改革先锋。
 
他在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荣获“改革先锋”称号,对于寿光人民而言,他是一位被铭记一生的“百姓书记”。
 
王伯祥的改革之路注重党性原则,以党为忧、以民为忧、肩负责任、心怀戒悔,成为他攻坚改革的法宝。
 
他时刻将人民群众置于心头,始终将引领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道路放在心上。回顾1983年,寿光南部农民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由于过于依赖单一种植大白菜,导致2500万公斤白菜全部烂在地里。这一事件深深触动了当时担任寿光县长的王伯祥。
 
王伯祥,男性,汉族,生于1943年2月,出生在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北柴西村,同时也是一名中共党员。
 
1986年6月,43岁的王伯祥回到家乡寿光县,担任县委书记一职。当时的寿光并非如今的繁荣景象,而是山东省内有名的贫困县。
 
寿光北方的盐碱地就像一种难以摆脱的痼疾,一直紧紧拖累着寿光的发展,使其“半身不遂”。
 
王伯祥上任后,经过仔细考察当地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发展蔬菜产业的方向。
 
虽然想法和路径都是正确的,但当时年收入仅为两三千元的农民手头并不宽裕。一个大棚需要六七千元,而这对于一个一家三口年收入两三千元的农户来说,需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
 
面对眼前的情形,王伯祥毫不畏惧地做出承诺:“我敢大胆尝试,就算天塌下来,我也会顶着!”

最终,他成功地说服了17名党员,大家纷纷签下了保证书,将个人全部的家产都投入到蔬菜大棚的建设中。
 
在1990年,王伯祥成功经营了17个大棚,每个大棚的平均纯利润超过2万元,创造了17个双万元户。
 
受到这一成功经验的启发,王伯祥下定决心要在整个县范围内推广这种模式。
 
随着他的努力,第二年,超过5000个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使得寿光的蔬菜产业化初露雏形。
 
致力于全面推动蔬菜产业化的同时,王伯祥决定着手解决北大洼地区存在的问题,以彻底解决寿光发展中的“半身不遂”难题。
 
这需要调剂全县的劳力,许多人认为这是劳民伤财,是得不偿失的工程。但是王伯祥坚信唯一的标准就是是否对老百姓有好处。
 
在王伯祥和寿光县委的充分动员和组织下,1987年10月8日,20万大军齐心协力开进北大洼。
 
作为总指挥,王伯祥设立指挥部在35万亩盐田工地的一间低矮机井房,一住就是40多天。他身体力行,常与民同乐,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经过5年的苦干巧干,120万亩盐碱地变成了40万亩盐池、20万亩虾塘、60万亩棉田。

大包袱一下子变成了聚宝盆,当地群众翻身致富。这段时间成为了寿光人民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
 
王伯祥在寿光任职的五年内,不仅发展了蔬菜种植业,还改造了盐碱滩,发展了当地的工业。1991年,寿光县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
 
与此同时,1991年,王伯祥调任为潍坊市副市长,举家迁至潍坊。然而,王伯祥的家当却仅有一台冰箱、一组陈旧的桌椅、一张自制的木床,以及十几个装满衣物的纸箱。
 
搬家时,甚至连院子里的蜂窝煤和木柴也带走了。
 
在上任之初,王伯祥曾发誓为百姓谋事,做清正廉洁的官。经过五年半的时间,他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展现了一位真正的人民公仆的风采。
 
他在寿光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当地人民敬仰的领导人。致敬新时代的英雄,王伯祥!
 
2018年12月18日,王伯祥同志荣获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改革先锋称号,并获得改革先锋奖章,同时被评选为“打造寿光蔬菜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典型代表”。

2019年9月,他又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在王伯祥的改革历程中,“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被视为他攻坚改革的制胜法宝和成功密码。
 
他的初心和动力源泉正是他作为改革先锋的原因。这位被誉为“百姓书记”的领导者始终将人民群众置于心中,一直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为自己的使命。
 
这种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让王伯祥深受寿光人民喜爱,成为口口相传、念念不忘的根源。

由于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卡片我们的新号,获取更多精彩好文。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下方评论。每日编辑不易,麻烦大家动动发财的小手,点赞、“分享”、“在看”,感激不尽


开悟文摘
开悟文摘只为你提供帮助你提升思想觉悟的文摘,这里有社会热点事件解读、历史事件分析、情感故事、人生哲理、心灵鸡汤等等,肯定能够让你看完之后觉得茅塞顿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