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永宁镇金荞村实施的苍溪县2024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农业农村配套项目施工现场,群众正忙碌而有序的进行着拌料、推料、抹面等堰塘和渠道建设。该项目总投资546万元,已组织当地群众260余人参与项目建设,通过改善生产道路、山坪塘、渠系等基础条件,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质效,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严谨有序推动
永宁镇以工代赈项目是永宁镇金荞村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配套项目,旨在进一步解决项目村生产用水、农业运输的难题,发挥项目效益落地“最后一公里”。
项目着眼群众需求谋划和推动,本着“先有群众,后有项目”的原则,采取村民自建的方式实施。为从严管好项目,镇村两级成立工作组,严格把控项目“定人定岗定酬、租购聘、施工建设”等各个关键环节,保障项目有序推进。为保证项目施工质量,永宁镇建立“一个专班指导、一支队伍建设、一套标准实施”的工作机制,实施镇村两级监督全覆盖。成立村级质量监督小组,承担项目推进的全程监督和工程质量评议工作,实现“自己的村庄自己建,村里的事情村民管”。派出镇级监督组,落实乡镇分管领导和专人负责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资金、劳务报酬发放、培训、档案等工作的落实,确保项目管理规范、资金安全、报酬到位、档案完整。
“‘建一次项目,树一个精品,成一项经验’是我们实施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的目标和宗旨。”项目分管同志表示。
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人声鼎沸,村民们忙碌而有序,自项目开工以来,按照“务工是手段,赈济是目的”的以工代赈政策内涵,坚持“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原则,优先录用脱贫户和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同时,坚持志智双扶,对群众采取“培训+上岗”的方式,将专业技能培训课堂从教室搬到项目现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帮助务工人员完成从“力工”向“技工”,从“新工”向“熟练工”的转变,切实增强群众的“造血功能”,实现技能培训与以工代赈产业项目的有机结合,为项目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自项目开工以来,辐射带动周边劳动力共计260余人,其中贫困群众62人,易地扶贫群众12人,80%群众是首次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培训350余人次,已发放劳动报酬100万元,对群众增收产生了明显赈济效果,以“小项目”书写了便民利民增收“大文章”。
“以前在外打工,心里挂念着家里。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还掌握劳动技能,这个项目真是太好了。我目前一个人都已经收入接近1万元了。”脱贫户夏国兴一边忙碌一边说道。
农业基础设施大变样
金荞村“以工代赈”项目围绕改建道路3.1公里、改建渠道5.5千米、整治山坪塘9口等建设内容,配套已实施的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持续完善村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叠加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荞子坝粮油园区产业效益,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不断提升人居环境,书写“环境好、生态美、产业兴、人气旺”的乡村蓝图。
目前,以工代赈项目已完工60%,农用基础设施已得到明显改善,连片规模正在形成,粮油种植现代化、精品化雏形已初现。
往期回顾
01 |
02 |
03 |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李黎明
责编:欧阳燕泽
编审:何晓容
监审:赵 斌
投稿邮箱:sccxtv@163.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