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废弃矿山“披绿衣” 生态“伤疤”变公园

文摘   2024-11-20 16:48   安徽  

秋日的安徽马鞍山凹山地质文化公园,花团锦簇、绿树丛生,游人漫步其中,满目青翠。站上观景平台,眼前椭圆形的凹山湖面,宛如一颗巨大的翡翠镶嵌于青山之间,碧波潺潺,不时还有游鱼跃出水面。如此美景,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山体破碎、满目疮痍的矿坑。



“你看眼前的凹山湖,那就是曾经挖山采石留下的废弃矿坑,最深处海拔为-212米。”马钢矿业生态修复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李帅向记者介绍,凹山采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露天铁矿山,百年间累计采出优质铁矿石2亿多吨,是马钢功勋采场。然而,长期的粗放式开采,对山体、植被和水体造成了巨大破坏和污染,留下的矿坑曾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坑之一。


为了重回绿水青山,2017年,随着凹山采场开采陆续结束,矿区走上生态修复之路。作为新时代“向山大会战”绿色矿山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凹山地质文化公园项目也启动建设。


之后5年,通过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进行生态矿区建设,向山地区所有关停的矿山、排土场、尾矿库、历史宕口全部完成整治,矿区治理面积达13.5平方公里。一处处生态“疮疤”开始渐染宜人的绿色。



“2022年,凹山采场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超预期圆满完成,有效扩大了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体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李帅介绍,治理实际完成作业总量2088万吨,回收可利用资源1250万吨,增加尾矿库容积750万立方米,实现了4.58亿元的净利润收入。


生态修复不仅留住了矿山记忆,塑造了百年矿山品牌,还实现了生态保护、绿色转型。保留高陡崖壁的原址原貌,以山为幕,打造凹山湖,2022年2月建成的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占地6万多平方米,位于凹山湖西侧,园内种植草皮约2万平方米,各种乔木50余种1100多棵,灌木1万多平方米。同时,设置游客中心、文化广场、观景平台、停车场等功能区域,已成为市民观光休闲的热门景点。




如今,在凹山地质文化公园,曾经的矿车、电铲、牙轮钻等采掘运输设备作为陈列品展示,而拥有百年树龄的“南山松”也作为凹山采场百年变迁的见证者,诉说着“华东第一矿”的光辉历史。


把废弃矿坑、秃岭变回绿水青山,激发生态旅游潜能,凹山生态修复作为新时代“向山大会战”绿色矿山建设改造的成功案例,也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样板。



源:马鞍山生态环境

编辑:刘宇 |  初审:唐洪全 傅张丽

审核:陈卫



安徽生态环境
发布环境质量信息和动态,传播绿色环保理念和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