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厦门网”关注我们
《厦门人的一天》第378期
走近这位机场急救医师
看他如何奔波“医”线
守护病患生命安全
受家人影响学医
从医至今已20余年
出生于有医学背景家庭的林原航,在耳濡目染中,对医生这个职业始终保持着兴趣。大学时,他便选择学习了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中西医临床专业,毕业后在同安中医院急诊科工作了12年。
2018年,林原航加入元翔厦门空港急救中心,担任医师一组组长。该医救中心承担着厦门机场应急救援、医疗服务等重要职责,为突发事件、抢救生命赢得宝贵先机。林原航平时主要负责应急救援、日常医疗保障、协助转运、物资管理等工作,“我平时处理比较多的事情是旅客中暑、烧烫伤、低血糖等问题,严重一点的则是心脏骤停等。”他说。
机场急救工作时间不固定,需随时待命,长时间面对紧急情况,林原航会利用休息时间运动、阅读等来自我调节。目前,他已连续参加过了6届厦门马拉松赛,成为最能“跑步”的医生之一。
争分夺秒
于危急关头挽救病患
在医救中心工作的8年里,林原航用每一次的迅速出动、争分夺秒、高效专业的处置,成功保障了旅客的生命安全。其中,有两件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旅客的案例,使他印象深刻。
2024年12月13日,一名男性旅客在厦门高崎机场T3航站楼内,突然倒地不起,情况万分危急。林原航和同事方晓艺接到现场安检工作人员的紧急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时已有一位医生旅客在进行前期处置。林原航和方晓艺确认患者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和电击除颤。经过高效、专业的处置,旅客的心跳和呼吸逐渐恢复。随后,他们将旅客转运至厦门市中医院,继续为旅客检查,并向医院提供旅客的病史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最终,旅客成功脱离生命危险。事后,旅客向林原航送来感谢锦旗,令林原航十分感动。
还有一名外籍旅客,也是突发心脏骤停,经过林原航和同事的及时救治和送医,身体恢复了健康。后来,该旅客在回国之前特意找到林原航再次道谢。
开展应急演练
救护员培训是必须
林原航介绍,机场急救工作的第一要义是快速,同时信息传递要及时和准确,需要多部门协作:既需要医师在前线抢救,也需要传递信息给接诊的医院,与航空公司、机场交警沟通转运旅客等。为了提高救治效率、质量,急救中心不定期联合机场交警、市各三甲医院开展应急演练,如模拟胸痛、急腹症等急重症旅客转送至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弘爱医院、厦门市中医院等,实践如何优化在不同医院转送的流程,以节省时间,确保在更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并将旅客转送到医院内。
此外,林原航还协助组织机场一线员工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培训,近3年与厦门市红十字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3期急救员培训班,使近1000名员工持有了红十字救护员证,提升了机场整体的应急救护能力。
“挽救患者生命,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希望。”林原航始终认为机场急救工作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职业,他也鼓励新人要相信急救工作的价值,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新的一年,他希望能学习最新的高质量心肺复苏技能,和机场各部门加强联动,缩短转送流程,为病患争取更充裕的救治时间。
谈及对新人有何建议,林原航表示,一要扎实掌握医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操作,这是应对各种急救情况的基础。二是机场急救工作需要与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因此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三是机场急救工作中会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和压力,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冷静、沉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下面一起来看看
机场急救医师的一天
平时,林原航需要检查急救中心医疗设备的情况,并进行维护。
林原航和同事认真核对药品。
林原航和同事上急救车,快速抵达机场现场,为心脏不舒服的病患量血压,检查心脏状态。用对讲机沟通医院,将病患送上急救车,进行转运。
来源:厦门网(主创人员:赖旭华、沈伟彬、张静莹、李伊琳)
编辑:陈培章
审核:李伊琳、赖旭华
往期推荐
2025/2/10
微信合作联系:0592-5506191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 ||||||
昵称 | 微信号 | 昵称 | 微信号 | |||
厦门日报 | xiamenribao | 厦门招考 | xiamenzhaokao | |||
厦门晚报 | xmwb597 | 城市捷报 | chengshijiebao | |||
海西晨报 | haixichenbao | 台海杂志 | taihaizazhi | |||
厦门网 | xmnn-cn | 遇见婚恋网 | yujianw5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