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
完善机制织牢“安全网”
许继慎纪念馆内,经过重新布置的展陈详细叙述了许继慎光辉的人生足迹,厚实研究成果转化成新的话语表达,让各地研学团队参观感受更为直观深入。而在纪念馆外,重新整修的烈士纪念广场上,新打造的无名烈士雕塑、讲述百年党史的四个阶段的浮雕墙,令游人们驻足、凝望、深思。
“许继慎纪念馆早在2009年就已建成,2010年投入使用。但纪念馆的建设维护水平有限,展陈及周边环境多年来没有提升机会。”裕安区景区管理中心副主任莫俊峰介绍,2023年,裕安区紧紧抓住机遇,推动研学线路周边多处红色纪念场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焕然一新。
“我们充分利用上海市松江区与六安市裕安区对口合作项目资金,对许继慎纪念馆、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旧址等场所进行了修缮保护,融入红色研学一号线,展开一幅生动鲜明的革命历史长卷,让游客尤其是研学学生产生更为深入心扉的参观游览体验。”裕安区委讲师组张平说。
作为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六安市的红色资源得天独厚。该市拥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86处(共340个文物点),革命遗址遗迹533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3处、省级12处、市级46处。
“红色资源是六安市最宝贵的资源,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六安2022年便在全省率先设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六安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中心;2023年率先出台《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划定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线;编制《六安市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等,做到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六安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中心主任孙炜说。
抓住和上海全面对口合作的机遇,六安市近年来推进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许继慎纪念馆、胡底烈士纪念馆等场所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为人们走进峥嵘革命岁月提供更多生动“索引”“课件”。同时实行文保单位责任人公示制度,全面落实文物保护“四有”工作,由政府购买服务,为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聘用了170多名文保员,织密了革命文物保护的“安全网”。
“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一处处实体的遗址遗迹,也包含了很多非物质的精神遗产。今年以来,我们联合文旅、退役军人、档案三部门开展了六安红色歌谣征集保护;积极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建设,将金寨县烈士陵园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红色基因库试点建设数字成果全面收录。”孙炜说,保护好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才能赓续老区光荣而鲜明的红色基因。
如何利用?
创新传播让历史“说话”
红色的历史,不仅可以看,更可以走入其间、亲身感受。
“我们还持续举办了‘红色记忆·我有传家宝’赛宝大会、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大别山红色阅读马拉松等一系列活动,深挖六安红色历史,编写了红色著作近30部,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报告200余场。”六安市委史志室主任唐玉刚说,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展现了底蕴氛围,深化了人们在美好生活中饮水思源的感念,推动红色文化历久弥新。
如何提升?
立足长远绘就新蓝图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