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平坦的公路四通八达,美丽的镇村各具特色,苹果树郁郁葱葱,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田间瓜果飘香……金秋十月,走在千阳县的乡野田间,一幅道路通、产业兴、乡村美的图景展现眼前,乡野田间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千阳是关中平原西端的生态农业县。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聚力百亿现代农业、百亿绿色新材、百亿新能源“三个百亿”产业,做强县域特色经济、集体经济、联农带农经济、民营经济,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小苹果树种出新“钱”途
春华秋实,硕果飘香。近日,宝鸡市千阳县的苹果陆续成熟,迎来采收季,红彤彤、沉甸甸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园里到处活跃着果农采摘、包装、售卖苹果的身影,一派忙碌、喜悦的丰收景象。
当前,千阳县苹果种植面积13万亩,有110多个新优品种。2022年,千阳苹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千阳县入选2022年度受市场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
前不久,正值晚熟苹果成熟时节,在南寨镇水泉村标准化矮砧苹果园里一排排苹果树整齐排列,果农们分工合作,忙着采摘、装筐、搬运。“去年,村上投资221万元改建的100亩标准化矮砧苹果园,在果农的精细化管护下,头年就实现了初挂果,产值达10万元。”水泉村党支部书记李斌杰信心满满地说,今年村上又新建了70亩果园,预计2026年170亩果园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2500公斤以上,产值可达2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把昔日的“沉睡资源”变为“增收活水”,千阳县探索形成了“333”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有后劲、群众增收有保障、集体经济有活力的创新发展之路。
“我们的‘333’模式:第一个‘3’就是,释放矮砧苹果产业链群效应,大力推行首位产业嵌入模式,形成了集体建园、流转土地、搭载项目三种途径;第二个‘3’就是,沿着市场和产业链统筹,大力推行要素抱团整合模式,形成了资源优势抱团、人才优势抱团、营销优势抱团三种途径;第三个‘3’就是,聚力产后服务融合延伸,大力推行社会化服务模式,形成了土地托管服务、苹果集成服务、农资集采集配服务三种途径。2023年,65个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总收入8618.66万元、增长24.5%,百万村24个,实现了千万村1个的突破。今年1至9月,集体经济总收入6205万元、增长33.7%,百万村16个,千万村有望实现3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红忠介绍。目前,在多种举措的助力下,千阳县特色经济产业园遍地开花,受益村庄已实现域内全覆盖。
党建赋能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金秋是丰收的季节,千阳县张家塬镇新文村300亩辣椒陆续成熟,一串串火红的辣椒长势喜人,农民在地里忙着采摘,奏响了乡村振兴“椒”响曲。
“鲜红的辣子一串串,走出去全是金蛋蛋。”这是新文村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真实写照,也是千阳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新文村辣椒产业发展的故事要从2019年说起。“当年,我们在村集体苹果幼园套种辣椒30亩,收入7.5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突破。”村党支部书记张利军介绍。辣椒丰收让村委会成员备受鼓舞,大家决定要不断带领群众把产业做强做大。
“村集体育苗,统一栽植辣椒,发动贫困户参与学习技术,给他们发放务工收入。同时,免费给农户发放辣椒苗,带动全村科学栽植,并组织人员全程指导种植管理技术。辣椒成熟,村民采收后,由村集体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张利军说,近几年,村集体采用“支部+合作社+电商”的模式,带动村民把产业做了起来。
“发展村集体经济,必须有一个好班子,特别是要找准一个‘领头雁’。”千阳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千阳县坚持党建引领,以实施“双培强村、百万递增”行动为主线,按照“把村党支部书记培育为致富能人、将致富能人培储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思路,在“空心村”选优配强“实心人”,通过选、派、育等举措,为农村发展打造出一支有思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领头雁”队伍。
土地托管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村集体日益壮大,最直接的受益人就是村民。水沟镇夹咀村村民兰艳刚就深有感触:“我平时在外务工,地里的庄稼根本顾不上,我把7亩地全交给村上托管,没想到不仅领了4550元的分红,年底还有二次分红,相当于自己当上了甩手掌柜。”今年9月,水沟镇夹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召开年度分红大会,共为310户“股东”分红52.5万元,切实让群众尝到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来的“甜头”,进一步调动了大家参与村级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2021年9月以来,夹咀村探索推广“土地入股+集体经营+全产业链托管”模式,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在村民的积极参与下,夹咀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集中连片土地500亩,并探索实施土地“全托、半托、点单”三种土地种植服务模式,让村民轻松种地不发愁。
目前,该村的托管土地面积达到了2000余亩,今年托管收入50多万元,再加上种植小麦和青贮玉米的收入,预计集体经济总收入800多万元。
以“党建+”为引领让土地“生金”,在千阳县并不是个例。在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的脱贫短板过程中,千阳县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托管方式,创新推广实施耕、种、管、收、售为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一步,千阳县将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红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