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中国红十字评论》是红十字国际学院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

民生   2024-08-16 10:55   甘肃  

王汝鹏|创办《中国红十字评论》是红十字国际学院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

国际红十字运动创始人亨利·杜南在其《索尔费里诺回忆录》里提出了两项重要倡议,一是建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这演化为今天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国家红会,成为红十字组织的前身;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以保护伤兵救护委员会的志愿人员和战场上的医务人员,这成为国际人道法的起点,演化为当今以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为核心内容的国际人道法文书。在16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国际人道法的创立和不断完善,人道政策和人道行动的理论探讨,一直伴随着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发展进程。


1869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就创办了《红十字国际评论》理论刊物,并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这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学术刊物之一。经过150多年的发展,《红十字国际评论》已成为研究国际人道法和人道政策、讨论人道局势和人道行动、分析冲突原因、提出深刻见解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红十字运动发展和国际人道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全球首个红十字国际学院,2019年成立伊始就把建设红十字运动研究高地作为职责使命。今天,由红十字国际学院创办、苏州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中国红十字评论》正式与读者见面,为红十字运动研究高地的建设搭建了一个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这是红十字国际学院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不仅填补了中国红十字运动120年来在理论研究阵地建设上的空白,也将成为《红十字国际评论》在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补充。
2023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时指出,“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 ,希望“为加强全球治理和人道主义问题治理提供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为红十字国际学院的理论研究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创办《中国红十字评论》,旨在汇聚红十字理论研究、人道公益人才培养、红十字文化传播、人道学术交流和国际人道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促进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和国际红十字运动健康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将聚焦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理论前沿,深入剖析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脉络、基本原则和国际人道法的最新发展。通过专家学者的深度研究,为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将关注人道慈善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最新动态,分享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的人道公益人才提供拓展理论视野的渠道和保障。
——将致力于红十字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深入的文化解读,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红十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激发参与人道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动力。
——将搭建国际人道学术交流的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道主义领域的热点问题,分享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共同应对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人道危机与挑战。
——将关注国际人道合作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分析国际人道合作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积极倡导和推动国际人道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国红十字评论》将成为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各界力量,通过刊发重要特稿、研究文章、学术论文、案例报告、新书评介等各类文稿,促进人道公益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理论创新。
我们期待与广大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我国人道公益事业和国际红十字运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十字国际学院






庆阳市西峰区红十字会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宣传法律法规,公众急救培训,推动献血工作,开展募捐赈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