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盆景让道路生动起来,这是南通城市魅力的一部分。”今天,市民王熠路过市区工农路,感受到了路边景观的新变化。近期,市住建部门在市区工农路、青年路等重点路段,结合周边环境对中分带岛头花境、机非隔离带等提升改造,选用通派盆景代表性树种罗汉松,辅以景石、草坪、花卉等元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节点,美化扮靓了城市环境。工农路和啬园路中分带端头以造型罗汉松、雪浪石、果岭草、砾石、花卉等元素搭配,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构成一幅浓缩的精美盆景。工农路和世纪大道交叉口转角绿地,造型优美的黑松、鸡爪槭为主景,辅以景观黄石,原本只是用来分隔车流的隔离带,如今变成了一片片翠绿的盆景景观。这些景观树木植物错落有致,搭配着精致的景观石,仿佛一幅幅浓缩的精美盆景,给繁忙的城市带来了一抹清新。工农路改造共涉及啬园路、桃园路、崇川路、世纪大道、洪江路、红星路、南川园路等路口端头、转角绿地。市住建局副局长瞿志军介绍,设计主要选用地方特色树种罗汉松为骨架,采用传统写意山水、长效花境等多个园艺手法,打造一条连接五山与老城区的“江风海韵,诗相画境”景观卷轴。青年路(城山路—工农南路)段,市绿化造园公司通过对现状机非隔离带内苗木腾挪,优化空间布局,在部分节点精心布置花箱,花箱内植入造型罗汉松,整体风格简洁大气。除此之外,市城建中心在文峰新村南侧小游园里也种植了造型罗汉松,错落有致,组合成景,形成了线条优美的开放式盆景空间,让过往的市民眼前一亮。作为中国优秀传统的艺术,盆景大多展示在植物园、室内展馆中。通派盆景技艺作为中国树桩盆景八大流派之一,自2014年入选市级非遗项目以来,在传承发展中走过十年。“培育支持本土产业,扮靓优化城市景观,让盆景非遗更频繁地走入大众视野,被看见、被热爱。”市住建局局长施健表示,我市将继续探索创新街区道路的绿化方式,将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和园艺元素融入到城市景观中,嵌入高品质住宅系统谋划,让中国盆景艺苑中的这枚瑰宝焕发新光彩,为市民打造更加绿色、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采写: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娇娇
图片: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尤炼 部分图片由市住建局提供
编辑:张檬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