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对话主创,揭秘陕西人艺“茅奖”话剧《生命册》的台前幕后,奔赴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之旅!

文化   2024-11-06 10:55   福建  


话剧《生命册》上海站

开演倒计时2


话剧《生命册》x上海图书馆

主创分享会

抢先来袭



陕西人艺“茅奖”系列之四话剧《生命册》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爱我中华·系列参演剧目将于11月8日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上演。为了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这部作品,特举办此次主创分享会,带各位走进这部充满深度与情感的作品幕后,为大家带来深入了解剧目的机会。



11月5日,上图发布·先锋派 | 对话主创,揭秘陕西人艺“茅奖”话剧《生命册》的台前幕后主创分享会如期而至,在这一充满期待的分享会上,百余位热爱戏剧艺术的观众、同学们以及各大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美妙的话剧分享活动。各位在上海图书馆的多功能厅里,与话剧《生命册》的主创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分享会嘉宾


国家一级导演/话剧《生命册》总导演宫晓东、陕西人艺院长/话剧《生命册》出品人/导演李宣、陕西人艺副院长李俊强(剧中饰演骆驼/骆国栋)、演员蔺凯(剧中饰演丢/吴志鹏)来到现场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无论是关于剧情的深度解读,还是舞台呈现的艺术考量,又或者是导演在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来源,都一一解答,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对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期待。



忠实的粉丝们早早地抢占了第一排的位置,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主创们的对谈发言,手中的笔在本子上飞快地滑动,记录下每一个珍贵的瞬间和感悟。那认真的模样,仿佛是在书写自己与《生命册》的独特故事。



在观众提问环节更是将分享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观众们积极踊跃地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从剧情的解读到角色的塑造,从表演的技巧到创作的灵感,问题涵盖了话剧的各个方面。主创团队们则以真诚、专业的态度一一作答,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观众与主创团队们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大家共同探讨着话剧《生命册》的魅力与价值。



随后,进行了剧本朗读环节,现场观众积极举手,请上了两位观众与主演对戏,各位朗读了自所饰演角色对话片段的精彩选段。一位有趣的观众用上海话与主演对戏,那独特的方言韵味与主演们精湛的表演相互交融,碰撞出了奇妙的艺术火花,现场的氛围热烈而欢快,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场别开生面的互动中,感受着话剧艺术的魅力。



主演们对观众饱含深情地朗读着剧本中的经典片段,那生动的台词、细腻的情感表达,一字一句,串联起整个故事的脉络,仿佛让大家置身于舞台之上,让人沉浸其中。



最令人惊喜的是,主创团队还为积极参与互动的观众送出四位嘉宾亲签《生命册》原著书籍与海报。这些奖品不仅是对观众的一种回馈,更是对大家热爱话剧艺术的一种鼓励。每一份奖品都承载着主创团队的心意和祝福,让观众们在收获知识与感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话剧人的温暖



活动结束后,大家热情地围绕着嘉宾,期待着他们的签名。那一本本被签上名字的海报、书籍、节目单,成为了大家与主创团队之间情感连接的纽带,也承载着大家对《生命册》的热爱与敬意。

还有粉丝亲自画了四位嘉宾的漫画,并与他们开心地合影,那温馨的画面将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中。更有一位粉丝送上了上海市花 —— 白玉兰,这份特别的礼物,为这场分享会增添了一抹淡雅的芬芳。



未能亲临现场的各位朋友们

小编摘录了部分对话的精彩片段供大家赏析

 

总导演:宫晓东



主持人:原著小说和话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您在导演过程中最重视原著的哪些元素?


宫导:《生命册》小说的作者是李佩甫先生。他说:“写 50 年,就要用我的 50 年来写。”50 年的生命积累,5 年的写作过程,展现了 50 年我们都经历过的岁月,这是一般话剧剧本作者无法比拟的。人们会敬仰他,会为之一步三叹,甚至会感慨至眼倦而无法入眠。

李佩甫先生所写的精彩、独特、复杂的人生,是我们搞戏剧的人一辈子都想撬开的保密箱、密码箱、潘多拉魔盒,可是谁能打开呢?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自己人生的密码箱,但时常会忘记打开密码箱的密码。所以他的作品主人公名字叫 “丢”,丢了自己。作品最后一句话是丢的独白:“我哭了,我把自己丢了。” 我们这一辈子都在找寻自我。李佩甫先生的一部文学巨著,打开了我们许多人忘记了密码的那个密码箱。我相信诸位在走进剧场,走进《生命册》这个磁场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魔力。李佩甫先生不光让我们想起了密码,也会使更多的观众想起这个密码。在剧场里,当你们走进来,我们不是在敲打你们,而是让你们的心与我们的心在剧场里相碰。不是在剧场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而最终我们应该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我们站在一起,共同遥望一个方向。


主持人:原著小说中设有七位主要角色,而改编为话剧版本时,主角数量减少了一位。在创作上对原著的剧情还做了哪些调整呢?您是如何决定哪些情节保留,哪些情节删减或修改的?


宫导:书中人物众多,栩栩如生,仿佛有一百双眼睛在注视着。删掉的何止一个人,但是这六个人物为何是时代的必然呢?“丢” 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李佩甫老师的小说《生命册》第一句话是:“我是一粒种子,我把自己移栽到城市里。” 小说结束的最后一句话还是:“我哭了,我把自己丢了。”“丢” 和 “骆驼” 处于我们改革 40 年来的风口浪尖上,但同时他们又在不断找寻自己的人生规律。故事的背景是无梁村,背景人物中有一个当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英雄,后来成为这个村的支部书记老蔡(老姑父),他把孤儿 “丢” 抱在自己怀里,东家要口奶,西家要口奶,将他抚养长大,像这些内容肯定是不能删的。再加上比如说 “八步断肠散”,这是药老鼠的,耗子吃了这个药走不过八步就晃晃荡荡。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经历的各种社会的 “毒药”,以及背景里强加的人生的各种 “药剂”,远比耗子所面对的厉害。耗子都能对付 “八步断肠散”,这人还能不如耗子吗?到底是人的生命力强,还是老鼠的生命力强?在这里,李佩甫先生的思考非常深刻,所以这个 “八步断肠散” 不能丢,也不能删。

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活到今天,每个人都是《生命册》。这些是根儿上的人物,不能动。虽然我们说人生有很多艰难的经历,但是总之要往远看,看完以后还要看到希望。因为我们觉得还得活着,还得有希望,尽管我们经历了这样那样艰难困苦,但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陕西人艺院长/出品人/导演:李宣



主持人:陕西人艺改编茅奖的三部作品《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都是陕西作家的茅奖获奖作品,为什么这一次会选择河南作家李佩甫先生的《生命册》?策划创作《生命册》最初的原动力和初衷是什么?


李宣院长:在决定创作改编《生命册》之前,我读过李佩甫老师的《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是我在梳理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过程当中偶然出现的,我把书买回来,读完第一遍,我哭了,内心的激动和澎湃无法安放,我情不自禁地站在我家阳台上朗诵了一首艾青老师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我不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可我为什么会对《生命册》中关于乡土的寻找、丢失、背负,以及在城里的挣扎、困惑、迷茫、奋斗、寻找如此共情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在我平静两天之后,我又重新打开这本书,再次读了一遍,这一次我开始慎重思考,《生命册》这部让我内心无法安放的作品有没有可能做成一部舞台剧。我当即给宫导打了电话,并将这本书邮寄给他,宫导很快给我回电:“好书,人物太精彩了!” 我问他:“您觉得《生命册》适合改编成话剧吗?” 宫导的原话是:“难,但值得一试。”看到这样一本好书,窥见了书中那么多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我内心的激动无法控制,我们立即召开了艺委会的讨论会,第二天我们就飞到了郑州。见到了李佩甫老师后,李佩甫老师说先不谈合作,他要先请我们吃顿饭。我太害怕拿不到《生命册》的版权,害怕他不信任我们,我给他看了我们改编的《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我跟他说我对《生命册》的理解,我当时就坚定信心,如果不把《生命册》搬上舞台,我对不起这本书,我对不起舞台。读完《生命册》之后,书里的地域性不是关键的,它的故事和人物是中原大地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进入到创作阶段后,李佩甫老师带着我们主创深入河南的街道和农村,秋风萧瑟,我们沿着黄河过镇串乡,看村里人编席子磨豆腐,找寻关于无梁村的记忆和人物……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召开讨论会,大家都在一种很激昂的状态下创作,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很幸福。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名利念头,没有金钱念头,大家一致觉得一定要把这部作品做好。





通过这次分享会,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话剧《生命册》不仅仅是一场长达五小时的演出,更是一次对生命的深刻探索,一次对人性的细腻刻画。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成长。

11月8日,话剧《生命册》期待与大家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相见!

演出信息



| 演出地点 |

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 演出时间 |

2024年11月8日(周五) 19:00


| 演出时长 |

约310分钟(含幕休)

*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 购票二维码 ☟

*380元及以上票价享限时85折优惠


| 出品单位 |

陕西演艺集团·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


| 联合出品 |

天视文化艺术发展集团


| 全国总代理 |

天视文化艺术发展集团

福州东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鸣谢单位 |

陕西天视传媒有限公司




天视文化集团
天视文化艺术发展集团,专注于“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内容智造及运营为战略定位 在文体场馆运营管理、文化演艺投资制作、音旅IP运营管理、文体旅商业运营管理、文体旅产业融合五大业务版块进行全国产业布局,拓展全域文化产业生态开发和运营引领文化新消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