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天津“五大道论坛”专家学者发言摘要

文摘   2024-12-03 15:52   天津  


Global Tianjin

让世界更好体味天津,让天津更好融入世界。


2024年11月12日,由中共天津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4天津“五大道论坛”在津成功召开。来自有关高校、智库的多位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围绕会议议题深入研讨,分享真知灼见。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摘要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议题一:新发展理念与

中国式现代化

广州工商学院新质生产力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蔡春林: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因此推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催生出许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文扬: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首先要了解“默认”的现代化模式是什么样的。在相当长时间内现代化等于西方化,所有的非西方文明都在西方化的浪潮中被同化了一部分。但从近几百年世界历史可以看出,由西方国家所推动的现代化是少数人的现代化。当前,主要的非西方文化都发现本文明当中没有被西方文明完全同化的部分,借助这一部分的资源和传统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中国率先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其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对中华文明,更体现在对所有非西方文明。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亚洲叙事主席艾那·唐根:和美国不同,中国主要关注内部事务,而不是和别人进行竞争或者是掠夺他人。中国75年的历程是非常不容易的,未来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一定能够乘风破浪,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在中国可以更加高效地做事情,可以更加高效地沟通,世界上其它地方都没有中国能够给予我这种美好的感觉。要最大化发挥数字经济作用,推动中国经济更好发展,尤其是使中小微企业充分发挥活力、释放潜力。我第一次来天津是2005年,这么多年来天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的天津是非常现代化的,比如天津港拥有自动化且非常安全的无人码头,还有天津茱莉亚学院以及很多医药企业和航空航天企业等。天津要把这些整合成一个整体,在中国和外国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同时使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走出去。

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双: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有不同的路径,各个地方的实践汇聚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视察时对各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文化传承发展等提出重要要求。学界应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尤其是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外延、主要特征、实践路径等多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前瞻思考,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提供更多理论来源。天津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是开放的高地,具有港口、产业、科教等多方面优势,要提高市场活跃度和对外开放度,发挥港口优势加强内外市场联通,加快新旧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津篇章。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王家庭:当前,我国城市现代化总体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但也存在东西部发展水平不均、区域差异明显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现代化的区域协调联动,发挥京津冀等地区先行示范作用,统一市场规则,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实现共同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因城施策,针对东部、中部、西部城市的不同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化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要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对外开放制度型建设,立足国内大循环,加强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同时注重国际循环,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议题二:全球文明倡议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各美其美的“各”是无差异的,要尊重、学习世界各种传统文化,推动各个文明地位平等、相互尊重、交流互鉴,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文明倡议不是否定自己的文化传承,而是要挖掘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发展,从中找到自身现代化的特色和方向。全球文明倡议讲的是全球,不仅是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天津有很多体现不同文明结合的建筑,可以深入挖掘资源,作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案例,表达“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天津智慧。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天津师范大学原校长钟英华:习近平主席以卓越的历史远见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三者之间也具有非常紧密的内部关联性。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互鉴性。交流互鉴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就是通过语言来传递、装载和交流。中国重视外文的程度要远远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对世界各国语言都采取包容的态度。同时,中文在国际上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有85个国家把中文作为自己国家国民教育体系里面法定开设的外国语课程之一。天津举办的“世界汉语桥中小学生大赛”体现了尊重、互信、平等的精神,也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具体方式。天津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当进一步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和国际传播,从天津视角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郭树勇:“五大道论坛”的成功举办意味着天津高水平对外开放有了一个新的智库平台、意味着习近平外交思想地方实践有了一个从地方看世界的新窗口、意味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化有了一个新的对外人文交流的舞台。全球文明倡议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引领,超越了文明冲突的传统思维,把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推到更高的层面上,是“天下大道”。上海(高校)智库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院是全国高校中首批设立的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院之一,希望可以和天津市外办等单位就习近平外交思想地方实践的系统化、学理化甚至国际化方面加强合作,对上海和天津城市国际化的比较研究方面进行探讨。

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法语国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非洲博物馆馆长约罗·迪亚洛: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非常荣幸能够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对外籍专家给予的最高奖励,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所有非洲学者们的荣誉。2024年是中非关系非常重要的一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凝聚了中非双方在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等重大问题上的共识,为中非下一步深化合作指明方向。我们要践行北京峰会成果,共同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非洲的现代化,共同书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天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平台,希望天津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与世界文明的发展连接在一起,更多向世界分享和展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果。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刁生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文明倡议是极其包容性的思想体系,承载着中华文明和世界各国文明共同的历史智慧,具有深厚的共同体基因,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共同智慧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汲取了全球多样文明相融的优秀成果,反映了全人类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心声;凝聚了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价值共识,体现了不同地区、国家和族群的经验和思想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求同存异、去同化异,不仅同中华传统文化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具有高度的内在共通性和契合性,也体现了其他文明中的共同体基因,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和高度的可行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陈须隆:全球文明倡议夯实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基,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彼此呼应、相辅相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大支撑。全球文明倡议实现了四方面的辩证统一:一是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与尊重全人类共同体价值的辩证统一,强调不同文明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交流互鉴。二是文明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三是各国文明发展与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辩证统一,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四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倡导加强人文交流。希望“五大道论坛”可以进一步发挥作用,打造国际人文交流的高地,同时我们要持续做好“身边的国际社会”工作,增加“国际”含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议题三:高水平对外开放与

构建“天下之津”

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余江:天津是依海而生、向海而生的城市,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在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天津正以其与生俱来的开放包容的气质积极融入到全球发展浪潮中,致力于构建“天下之津”,继续展现出其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魅力和活力,为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天津的力量。“天下之津”是一个象征着天津开放包容、联通世界的概念,体现了天津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将来也会越来越成为广泛共识,成为天津一张靓丽的名片。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叶堂林:天津是因开放而繁荣的一个城市,对外开放基础扎实、优势明显。构建“天下之津”既是基于天津自身的发展阶段,也是基于天津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定位以及在全球城市发展网络中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视察天津对天津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新要求,“一基地三区”的定位为天津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构建“天下之津”提供了机遇。京津冀逐渐迈向世界级城市群,天津凭借天津港可以承担起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桥头堡作用。天津在自贸区的探索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有很多制度创新和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在高水平经贸规则对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些都为构建“天下之津”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政党与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王存刚:天津已经走过600余年的发展历史,近代以来更是走在中国近代化的前列。天津既是近代较早接受西方文化的中国城市之一,也是最早汇入世界近代化潮流的中国城市之一。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开放包容,酿造了天津的文化底色。引河出海、联通中外,锻造了天津的城市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努力打造“一基地三区”。从天子渡口到天下之津,从九河下梢到天下枢纽,天津在奋斗征程上跟上了历史潮流,在新时代更是实现了城市定位的创新型发展。天津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胸襟、更有力的举措、更积极的行动拥抱外部世界,展现更大的作为,做出更大的贡献。

天津市委外办秘书处处长叶江林:“天下之津”是天津市外办从外事的角度对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天津的思考、谋划和举措,坚持立足天津、胸怀天下,打造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延伸,让天津更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了解天津。天津作为京津冀城市群中的重要一员,承载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构建“天下之津”需关注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协同与共通,要立足于加强与北京和河北外事资源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和共同融合,打造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延伸,这也完全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定位。二是统筹资源和利用,京津冀三地外事要共同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以三地的中国式现代化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和示范区,要集合三地资源优势互补,把先行区和示范区建设好。三是要统筹研究和实践,汇聚各方的力量推动天津城市国际化建设。

天津茱莉亚学院首席执行官兼艺术总监何为:天津茱莉亚学院是茱莉亚学院唯一的海外分校,也是中国教育部批准的第一家合作办学的艺术表演类学校。天津具有港口、职教等方面的优势和独特的文化,这也是茱莉亚学院落户天津的重要原因。天津茱莉亚学院是天津对外开放的受益者,70%的教职人员是外籍教授,40%的研究生是国际学生,大家都在谈论怎么推动天津更有国际性、更对外开放。天津茱莉亚学院不仅要把卓越的茱莉亚艺术教育资源带到中国,推动中国音乐教育发展,更要成为一个桥梁,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贡献力量,为构建“天下之津”增加人文艺术成分。

天津市海河友谊奖提名奖获得者、南开大学意大利籍教师乐小悦:天津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给我最大的礼物就是帮助我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我的研究方向是意大利同中国的合作和文化交流,为了解意大利企业在天津的情况,我特意采访过3家在津意大利企业的意大利籍CEO,请他们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他们表示为提高中国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继续提高来中国工作的外籍人士的生活便利度。我非常同意他们的观点,来中国工作的外籍人士不同于游客或者短期访问人员,许多人长期生活在中国,中国已经变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而且外资企业对天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天津继续支持在津外籍人士的工作和生活。

供稿:秘书处

Global Tianjin

微信公众号|天下之津

微信视频号 | 天下之津

新 浪 微 博|天下之津

喜欢就点个吧👇

天下之津
洞观天下,乘槎问津。让世界更好体味天津,让天津更好融入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