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721”

政务   2024-10-16 23:16   江西  
编者按:

60年前的今天,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荒漠里,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而在抚州市乐安县的大山里,作为曾经亚洲最大的铀矿开采基地的抚州乐安721矿,它为中国核工业建设提供了最重要的原材料——铀。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人们依然心潮澎湃,也促使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去探寻当年的721矿。


60多年前,为了奠定新中国坚实的安全基石,从1959年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核工业青年,紧随新中国发展的步伐来到721矿安营扎寨,他们以青春热血为笔,写下了一页页壮丽的篇章,同时也绘就了中国核工业辉煌的历史。不久前,抚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就当年那段难忘的激情岁月,采访了许多曾经的721矿人。



以下为采访实录

↓↓


1957年7月21日,一架担负铀矿航测普查任务的中南309队四分队安-2型飞机在飞抵抚州市乐安县相山地区的一个山头时,伽马仪发出滴、滴、滴的声音,标志着乐安发现大型铀矿。

原721矿党委书记(1990年-1997年)

核工业江西矿冶局原副局长 张倛傥:



“二机部对这件事很重视,马上派地质队现场介入勘探,10月份,苏联专家就到了721矿。能够确认,721矿有个大的原生铀矿床。”


不到半年时间,地质人员在伽马射线异常点附近找到了十余处成矿地段,一个深藏在地下的铀资源“聚宝盆”渐渐浮现在人们眼前。鉴于国家对铀矿石的急需,中央决定一边勘探、一边设计、一边施工。就这样一声令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矿业工作者纷纷向乐安挺进。

原721矿党委书记(1990年-1997年)

核工业江西矿冶局原副局长 张倛傥:



“山越走越高,路越走越窄,大家心里越走越凉,但是我们当时也有个信念,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既然组织上需要,就不存在挑肥拣瘦哪里去的问题。”


1958年12月,721矿的前身“421矿”宣告成立。1960年8月更名为“江西一矿”,1964年再次更名为“721矿”,并一直沿用数十年,直到关停改制。1960年2月,先期进矿的200多名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点火放炮,开始第一个矿井和露天矿的工程建设。

为了满足国家对铀矿资源的急切需要,当时每个月都有上百名干部和工人同时进矿,他们的吃住问题就成为了最大的困难之一,一时间,生产难、生活苦,一座座难字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了721矿人的身上。

熊履端和妻子伍于绍1960年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当时的721矿工作。据老人说,刚进矿时,由于住房紧张,他们只能挤在礼堂休息,几十个人床挨着床,一到晚上咳嗽的、打鼾的、说梦话的、上夜班的响成一片,但就是这样大家还是铆足了劲抓生产。

原721矿党委书记(1985年-1990年) 熊履端:


“一下来人多了,没有那么多工作面,组织分配我们写黑板报,我们(觉得)既然要让毛主席睡好觉,怎么能做些写黑板报之类的事呢?就偷偷跟着工人后面上山砍毛竹,拉电缆,(还)有架高压线之类的。”


没有住房就上山砍毛竹,割茅草、藤条,用石块垒砌和竹木支撑的方法盖草棚,搭起用竹片编成的大通铺。饮水困难,干部职工就打水井,蔬菜供应不上就自己动手开荒,蓄水养鱼,上山打猎,有时用盐巴和酱油拌饭。随着进矿人员越来越多,甚至连洗澡都成了奢望。

原721矿党委书记(1985年-1990年) 熊履端:


“男同志好办,可以在河沟里洗澡,女同志呢?他们就想了个办法,在桥旁边两头挂上绳子,搭上简易的床单,她们就在那里洗,(这样)还不是每天都能洗,到夏天只能一个礼拜洗一次,可是没有听到哪个叫苦的,包括那些留学生都是这样的。”



在历史的丰碑上,辉煌与悲壮往往书写在同一页,由于铀矿石深藏于岩层,加之防护条件有限,不少工人因此患上了矽肺病。而为了抢进度,尽快拿出产品支援国家建设,一些人甚至永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原核工业华东地勘局266大队党委副书记

原华东地质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 杨建:



“那个时候防护也很差,粉尘还没有消失,(工人)直接就进去(施工)。(导致)粉尘沉积在肺部以后,使肺部钙化了。”


原721矿党委书记(1990年-1997年)

核工业江西矿冶局原副局长 张倛傥:



“放炮以后马上就通风,要把(矿洞)里面的一氧化碳等都吹散以后才能再进矿区,后来由于任务紧张,一氧化碳没有吹尽,(工人)他就冲进去施工,(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我们很多战友、很多同事在721矿牺牲了。”



除了生产、生活困难,交通不便也极大制约了矿山的建设。由于地处深山,721矿建设所需的大批物资积压在东乡火车站,运不进去;而几个矿点建成后生产的矿石也要运到外地冶炼。为解决运输难题,中央决定着手建设一条支线铁路。

1963年,经过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示,修建了向乐铁路(南昌向塘-抚州乐安),江边村就是这条铁路的起始站。虽然这条铁路已经褪去了昔日的繁华,但是它为我国核工业事业做出的贡献却永载史册。这块在铁路旁边树立了60多年的江边村站牌,至今似乎在这里还在诉说着721矿和这条铁路之间的故事。

1965年3月,这条由721矿区江边村至南昌向塘的铁路专线建成,全长123公里,纵贯乐安、崇仁、丰城、南昌,并与后来的“京九线”相交,成为当时赣东地区联结外界的重要通道。也正是这条铁路,让许多抚州人第一次接触到了火车。


乐安县公溪镇江边村村民 游仉明:


“特别是矿里的、乐安县城的,莲塘的、山南的,那个时候是车来车往。加工厂、粮站、油库、石灰厂的生产资料都是往这边走,那个时候半夜都很多人,老表叫我们‘小香港’。”


“向乐线”的建成,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繁荣,它最大作用在于大大加快了721矿建设的速度,大量原子弹初级原料由此运出大山。矿区职工依靠一具肉身、一腔孤勇,冒着滚滚尘土与具有放射性的伽马射线,将看似普通的矿石加工提炼成为原子弹的初级原料,让其经由向乐铁路奔向国家建设的未来。

原721矿党委书记(1990年-1997年)

核工业江西矿冶局原副局长 张倛傥:



“(铀矿石)就是人背着回来的,坐着汽车扛回来的,工人都这样说,战士上战场牺牲都不怕,(我们)还怕放射性吗?”

原721矿运输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 李康宁:


“基本不回家的,真的是任劳任怨,没有什么苦吃不了,没有什么累受不了。要说信念,就是毛主席说的那句话,‘我们要有自己的原子弹’。”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721矿逐渐成为了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核电大发展重要的原料供给基地。

除了矿井,721矿还拥有自己的生活区、学校、医院、公园、影剧院、招待所等等,矿区生活有职工及家属6万多人。今年57岁的朱卫明是个地地道道的矿二代,他时常漫步在曾经熟悉的街道上,在那个充满奋斗与希望的年代,矿区的每一处角落都承载着他的回忆。


金安铀业党委委员、副总工程师 朱卫明:


“原来721矿是一个将近万人的大矿,9000多人的职工,加上家属的话,最多的时候是6万多人。这个地方政府配套给矿山生活的粮站,可供两三万居民的生活必需。”



到1983年,721矿的发展达到全盛,年产铀矿石量达到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探明的天然核燃料储量,能供40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热堆核电站运行50年至60年。721矿成为了亚洲最大的铀矿开采基地,乐安也由此获得了“中国铀都”的美誉。

涛走云飞,岁月流转。手握核武重器,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岁月一去不复返。1996年7月29日,中国政府宣布暂停核试验,中国愿同全世界人民一道共享和平与繁荣。2005年,721矿宣布改制重组,光荣完成了使命。走出神秘的年代,在新成立的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这里还在对铀资源进行研究和利用,昔日人山人海的开采场面永远成为了历史。


这几天,在新建成的金安铀业矿史展览馆,又迎来了一批年轻的面孔,他们是前来参观的东华理工大学测绘系的学生,沿着先辈的足迹,大山深处的721矿及矿史带给了这些00后的年轻人极大的震撼。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系学生 林健阳:


“先辈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仍然白手起家,创造了如此辉煌的事业。现在我们条件已经好了很多,(更)应该为我国的测绘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如今,在抚州市金安小区,绝大部分矿区职工已经被安置到这里居住,享受离退休劳保福利等各方面待遇。

纵然年事已高,但他们仍然会不定时组织一些合唱等文体活动,用歌声追忆那火红的年代。老职工们已经不再年轻,但是从歌声中依旧能听出他们豪迈的激情。

公溪河畔,青松掩映。赣核地质先驱纪念碑旁的山坡上至今仍长眠着300多位核工业地质人,他们因为一个伟大的事业在这里生死相聚,用生命践行了铀矿地质人的使命。

原721矿党委书记(1985年-1990年) 熊履端:


“献了终身、献子女,不负这一生,为国家做出了一点点贡献。”


从1958年建矿到2018年矿山闭井,60年一甲子,721矿三代人在乐安大山里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奋斗之歌。再回首,721矿铀都这个背景已经渐渐远去,但721矿人的奋斗历程已经成为了流淌在核工业人血液中的基因,并已经成为了绵延不休的精神力量!



出品抚州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记者 王煜 胡明 琚敏

编辑章皓馨  编审符百芳  陈细勤

合作热线丨18879445858(张老师)

帮忙点个↓↓↓

抚州发布
抚州粉丝数最多、阅读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公众号。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热点事件,分享新鲜资讯,提供贴心服务。读懂抚州,从关注“抚州发布”开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