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学课堂:7人上课,0人听讲

学术   2024-11-04 08:20   河南  
“大学课堂,无人听讲。”这样的场景在高校课堂上时有出现。

此前一211大学的课堂上,出现 “7人上课,0人听讲” 的现象,引起众多讨论。相信很多大学老师也都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前排座位空空如也,中后排的学生各自玩耍,玩游戏、看小说、睡觉的比比皆是。老师提问时,无人举手,学生直到老师说出答案才会抬头。课堂小组讨论时,有些小组表面在讨论,实际却在聊天。还有学生迟到早退,对老师视若无睹。

在社交媒体上,师生对于课堂无人听讲的感慨非常常见。



“大学课堂,无人听讲”



同学A:一堂课上没一个同学在听,都在自己干自己的事,听着老师的讲解背景音做着做着突然抬头,老师还在讲着自己准备的PPT,周围的同学还是低着头,莫名有点感慨。

同学B:我上过一门天体欣赏课,老师是核科学院的大佬,天文是兴趣爱好。老师总是很激情洋溢地分享他多年来拍摄天文现象的经历,也尽可能把天体物理的知识讲得浅显易懂,但听课的人真的几乎没有……周五晚上的课,大部分人都在写自己的作业……

教师C:每次上课都感觉心凉,在上面很热情的讲课,下面的学生大部分都在玩手机,还有学生窃窃私语地在聊天。恨不得把自己知道都教给学生,可是他们不听的态度真得让我心里凉半截。和他们互动吧,基本没回应。依然低头玩手机,抬头者甚少。(坐标省属一本大学)

曾经被视为知识传播重要场所的大学课堂,如今却面临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挑战。

《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23届本科毕业生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56%),其后是“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37%)、“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4%)

如何改变大学课堂学生参与度不高这一现状,成为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高校和教育部门纷纷采取行动。



关注到课率、抬头率、前排率




辽宁省教育厅在《辽宁省高等学校加强学风建设十条措施》中明确要求高校提高课堂上座率、前排率、抬头率

河南工学院在《关于开展2023年“优良学风建设月”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构建“督学—养成”体系,重点检查学生课堂“三率”,即到课率、抬头率以及前排学生入座率。

在提高到课率方面,江西科技学院理科教学部组织成立若干个到课率抽查小组,负责对本部门教师上课到课率的抽查工作。抽查数据直接与任课教师的绩效工资、课时津贴、年终考核、评优评先及职称评定等挂钩。每学期到课率存在6次及6次以上不达标的任课老师,不参与本年度评优评先。

对于抬头率,长春大学在2024年学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中强调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构建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来提高课堂抬头率。在课堂管理上,部分高校加强管理,要求辅导员、班主任每天至少深入教室一次,检查学生前排就座情况、到课率和上课状态等。

在提高前排率方面,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则要求学生干部以身作则,上课提前10分钟到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并主动坐前排,以带动其他同学,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提高前排率,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参与度。

高校对学生的出勤率、前排率、抬头率的关注具有重要意义。出勤率直接反映了学生参与课程的基本情况,是衡量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指标。坐在前排的学生往往更能集中精力,与教师形成良好互动,因此前排率较高往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学生上课的积极程度。抬头率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程度,较高的抬头率意味着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

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正值开学季,用第一节课抓住学生的心至关重要。第一堂课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它奠定了整门课程的基调,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为了让大学课堂能更好地增加师生良好互动,小编整理和总结了几点小技巧供各位老师参考。



如何用一堂课“抓住”学生




开课:独特的自我介绍


第一堂课老师的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实在这个环节上老师们就可以搞出一些花样,那么到底可以怎样设计呢?其实老师在自我介绍时可以透露一些“隐私”给学生,比如老师的求学经历、来自何处。这些信息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过去,同时也有助于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另外老师可以设置一些个人介绍相关的课堂小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游戏的重点不在于是否猜对,而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拉近师生的距离。

例如“看图片猜信息”游戏:精选3-5张隐含个人信息的图片,可以是家乡风景、求学时大学风光、自己的偶像等,限时1分钟,让学生来猜。

如果图片设计起来不太方便,老师们可以试试“看数字猜信息”。

在黑板上给出一组数字,让学生们猜测对应的个人信息。这部分老师可以写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数字,比如教学几年,本学期要上几节课等。


课堂:发“红包”,拉近师生距离


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上也能搞出一些花样,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的陈老师就在第一节课上,给学生发了一些“特殊红包”。红包中是老师设计的“学期福利券”,有“迟到一次抵用券”“考研经验交流券”等。

陈老师表示,其实福利并不是鼓励学生迟到,“只是说偶尔不小心迟到了,可以用它来消除迟到的扣分。如果到期末了,这个券没有使用可以凭券给学生加平时分作为奖励。”

陈老师表示:“这些‘学期福利券’不敢说对学生的学习起什么积极作用,但是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起码不会让他们觉得上课那么枯燥。”


课后:布置独特的课堂作业



一个别出心裁的课后作业也能让学生对老师和课程产生足够的兴趣。对于中南民族大学17级学生来说,《广告学概论》第一堂课就足够有趣。该课程第一次课堂作业是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大学第一堂课的心情,交作业的方式就是发朋友圈。具有创意的布置作业方式,也带来了创意满满的成果,学生们纷纷将自己的感想,画成漫画发到朋友圈。

这种别具一格的作业,对于同学们来说,尤其是对于刚刚踏入大学的新生来说,这和高中枯燥乏味的刷题作业相比较起来,有趣太多了。因此,老师们可以布置一些难度不大,但趣味性、创意性都具备的课堂作业。

大学课堂的活力与质量关乎着学生的成长与未来,也影响着国家的人才培养。面对当前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挑战,教师作为课堂的灵魂人物,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用独特的自我介绍、有趣的课堂活动和别具一格的作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章来源麦可思研究独家整理自光明日报、小红书、各高校网站、麦可思研究等。

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深度学术搜索
提供各类学术服务、含学术工具如EndNote、英文论文工具、学术资讯、学术资源、影响因子、文献检索、谷歌学术、免费下载、翻译等相关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