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道教协会举办道教教职人员轮训班
中国道教协会 2024年10月17日 22:19
10月9日至14日,西安市道教协会举办道教教职人员轮训班,全市各宫观道教教职人员、相关工作人员50余人参加。西安市民宗委副主任王胜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市委统战部民宗处处长郭建波,市民宗委宗教一处处长胡斌、宗教一处四级调研员汪虎虎出席开班式。市道协会长刘世天主持开班式。
西安市道协计划在三年内实现对西安市道教教职人员的全覆盖式培训,本次轮训班为第一期学习培训。本次培训课程丰富、内容严谨,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宗教政策法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教教义教规、道教中国化等方面内容。西安市委党校周丰教授主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张钧巨教授主讲“五史学习辅导”,王雪婴教授主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北政法大学彭瑞花教授主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樊光春研究员主讲“深入推进道教中国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卢国龙研究员主讲“道教的核心教义”,陕西省民宗委宗教一处副处长赵永刚解读《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西安市秦保局法宣处处长黄进解读《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宜居消防知识科教站教官王渊主讲消防安全知识,西安市道教协会副会长任兴之主讲“崇俭戒奢与道教教职人员行为准则”,西安市道教协会副会长王景之带领大家学习《陕西省道教教职人员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其间,全体学员前往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习仲勋纪念馆、习仲勋陵园、习仲勋故居,通过现场教学,进一步深入开展“三爱”“五史”学习教育。
轮训班还安排了结业考试,检验学员学习成果,帮助学员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来源:西安市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举办第九届横山论坛
江苏省民宗委 中国道教协会 2024年10月14日 21:51
10月10日,江苏省道教协会第九届横山论坛在常州举办。论坛以“道教医药传统与现代健康”为主题,深入挖掘道教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弘扬道教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道教中国化江苏实践。来自中国社科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20余所高校以及科研、医疗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和传统医药界代表聚焦相关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展开了深入探讨和阐释,为探索和推动道教传统医药服务现代社会提供了思考和建议。
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丁常云道长,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孙亦平,上海道教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驰等做主题发言。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盖建民做学术研讨总结。论坛共征集论文38篇,总计32万字。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道教协会主办、常州市道教协会协办、常州白龙观承办。省民宗委有关负责同志,省民宗委宗教一处,常州统战、民宗等部门相关人员,省内外哲学、医学、宗教学、社会学等领域专家学者,省道协副秘书长以上人员、监事会成员,相关道教活动场所负责人等120余人参加活动。
(来源:江苏省道教协会)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中国化的双重逻辑
申晓晶、兰俊丽 中国道教协会 2024年
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着眼于宗教工作的新时代要求,深刻把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中国化的价值和实践双重逻辑,有助于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和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中国化的价值逻辑
(一)遵循宗教发展传播规律的必然选择
世界宗教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宗教三大宗教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并成为世界性宗教,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均能够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均能适应不同的文化、民族和社会境遇,不断革新并以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本土化。佛教、伊斯兰教、基督宗教从外部传入我国,其教规教义均能不断地与“政主教从、多元通和”的中国传统政教格局相适应,与中华文明相融合、与本土主流文化相会通。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中国化是遵循宗教发展传播规律的必然选择,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推进宗教中国化,需要宗教真正融入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实现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其中,文化认同又是“最根本的认同”。当前,宗教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就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规教义中有益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文明昌盛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从而引导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支持者、自觉维护者和积极践行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促进者。
(二)促进宗教健康传承的内在要求
促进宗教健康发展和传承,需要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支持宗教界对教理教规教义进行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坚决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自觉抵御宗教极端主义思潮影响。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加深宗教界对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危害的认识,提升宗教界人士及广大信教群众的鉴别能力和抵御能力,不断筑牢思想防线。
(三)增进“五个认同”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中国宗教界自古以来就有爱国爱教、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优良传统,这在饱含苦难的近代史上尤为明显。
历史充分地说明,虽然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存在区别,但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都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积极力量。党的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中国化,持续深入在宗教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就是把我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引导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中国化的实践逻辑
首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我国宗教的精神气质,在教义思想上融入、在教规制度上体现、在行为规范上恪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的自觉追求。各宗教团体在日常宗教活动中引导信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增进“五个认同”。各宗教院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重要教学内容,贯穿教育全过程,促使宗教界形成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在宗教界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提高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认识。
其次,要加强对宗教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典型人物的宣传。大力宣传宗教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典型人物事迹,以典型人物的模范事迹教育信教群众,树立和展示新时代宗教界爱国人士的典型形象,促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五个认同”,团结引导他们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突出宗教经典阐释,强化社会适应
首先,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寻找各宗教教规教义中存在的不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敏感问题,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标来制定阐释计划、确定阐释内容、安排阐释步骤。要兼顾创新性和继承性,最大限度保证对教规教义的阐释在理论上讲得通,实践上可操作;既符合新时代进步要求,又能够让广大信教群众接受。
其次,总结教规教义阐释的历史经验、主要规律、基层实践、创新途径,深入挖掘教规教义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展现新时代中国宗教的风貌。要从教规教义上解疑释惑、正本清源,强调传统性、本土性、时代性的兼顾和统一,重点讲好维护团结进步、和平宽容、勤劳致富、尊师重教、反对攀比奢华等观念。
最后,对宗教的教规教义作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不能“束之高阁”,要在讲经布道中落实落细。宗教界要通过重要宗教节日、重大宗教活动等渠道,利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讲经布道中,促进广大信教群众中的认同感和自觉践行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三)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融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需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
首先,引导宗教界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持久力量。宗教只有充分尊重中华文化、自觉融入中华文化,才能在中华大地上立根生长,不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积极组织宗教界人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高度认同中华文化、自觉融入中华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文化。
其次,着力加强宗教文化建设。我国各宗教要深入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中健康、有益和积极向上的内容,作出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契合、同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相融合的阐释,不断吸收中华文化沃土的滋养,主动融入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融入讲经讲道中。要塑造温和、理性和包容的宗教文化品质,反对一切形式的宗教狂热和极端思想。在宗教礼仪、宗教建筑、宗教音乐、宗教服饰、宗教用品等方面融入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
最后,不断加强宗教对外交流。支持和引导宗教界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流,增进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搭建更多的宗教文化交流新平台,不断探索和丰富对外交流的方式和途径,为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分别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蓝天书院,防灾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刊于《中国宗教》2024年第2期。)
来源:中国宗教网
读书 | 研究江西道教历史之珍宝——评《江西道教碑刻辑录》
宋崇道 中国道教协会 2024年
2024年1月
《江西道教碑刻辑录》一书由陈雅岚、戴训超辑录整理,于2024年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西道教碑刻收集、整理与研究”的最终成果。
道教碑刻是道教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碑刻,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道教历史、教义与思想等。江西道教碑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是道教及道教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库。《江西道教碑刻辑录》一书对江西地区的道教碑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辑录整理,不仅详细记录了碑刻的原文,还附带说明和图片,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江西道教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一部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的著作。该书得到了江西各地宗教事务局的大力支持,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和诸山道长们的智慧,为该书的出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该书历经近9年的精心筹备与编纂,对于研究江西道教的学者或是爱好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献,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书籍,对中国道教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用“研究江西道教历史之珍宝”来形容也不为过。该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完整
江西道教历经千年沧桑岁月,孕育了众多道教流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道教人物,对中国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至今仍流传着众多令人神往的故事和传说。据《江西道教碑刻辑录》中所收碑刻记载,从西汉时期开始,就有人在江西境内的名山中潜心修炼。例如,《石鼓歌》中有关于张丽英得道飞升的传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仙道信仰在赣南地区传播历史悠久。
元至正年间《葛仙祠记》(碑存于葛仙山碑林,四品之一)
该书收录的碑刻在时间跨度上始于西汉,一直延续到清末。但为了反映江西道教完整的发展面貌,也收录了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之后部分有价值的碑文。通过这一综合性的收录工作,更加全面地揭示了江西道教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为研究者提供了真实且丰富完整的宝贵文献资料。
二、内容全面
此外,一些非碑文或刻碑情况不明的文献,如道教人物传记、道教名山游记、道观修造疏引、道观志书修纂序表、名家送赠道士序文等,尽管它们不属于碑文范畴,但由于其内容重要或具有史料价值,也收录其中,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角。另外,每篇碑文均附有详细的说明,内容涵盖撰者简介、碑刻存佚情况、文献出处以及重要内容的简述等。对于尚存的碑刻,说明中还附有碑石的材质、尺寸、形制、书体等内容。
该书收录的碑刻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这种详尽的收录方式,不仅让读者能全方位地领略江西道教文化的丰富性,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线索和视角。读者可以通过对这些碑刻的解读和分析,深入了解江西道教的历史发展、地理分布以及文化特色。
三、学术性强
在碑文的选择上,该书选择年代较早、保存状况良好且内容完整的版本,同时参校其他版本,并于文后说明中标出所据文献及参阅文献。为确保碑刻内容准确无误,该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其中涉及内容较多的文献包括碑刻著作、方志类、历代别集类等,总数高达178种。碑文的年代确定主要依据其撰作或立碑的时间和作者的生平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考定或推定其大致朝代年份。数量如此庞大的碑刻需要一一取证,编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不辞辛劳,不畏艰难,以科学的态度和细致的眼光,对每一块碑刻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整理。这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学术的严谨、辛勤是学术中工匠精神的体现,也正是这种工匠精神,使得《江西道教碑刻辑录》成为了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此外,在碑文的点校方面,该书也强调精准、细致,可读性强。经过精心的编排,使该书确保了碑文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权威性,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献基础。
四、编辑精良
该书将尚存的碑刻图片均附在最后,使文字和图片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每一张图片还附上了该碑文在目录中的序号,可以方便读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这些精美的图片,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碑刻的魅力和历史价值。
总之,该书不仅是一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之作,也是一部让人可以再次原味重温道教先贤祖师们弘道之路的励志宝典。该书通过系统的辑录和整理,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西道教历史世界,也是一场保护与传承江西道教文化的呼吁。当然,鉴于研究条件与资源的局限性,该书或许未能详尽收录所有散落在田野、分布于各历史古籍中的碑刻,但其在现有条件下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仍然值得肯定。
(作者为宜春市袁州区道教协会会长、宜春市崇道宫住持。)
图书细目
· 两汉至南北朝 ·
· 唐五代 ·
· 宋代 ·
· 元代 ·
· 明代 ·
· 清代 ·
· 中华民国时期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
微信号:zhongguodao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