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高级的育儿经,照着黄亦玫抄就对了

文摘   2024-07-02 18:54   福建  



2024年第49篇原创

文字|李柴米

图片|网络

本文字数|3256字

阅读时长|3分钟





《玫瑰的故事》这部剧是真心好剧。


用玫瑰爱情观的成长线来诠释一个女孩到女人的情感逐步成熟的历程。


四段感情,暗喻着四类人,其实用心去想想,会发现这四类人其实我们都能遇到。


只不过,哪一个与我们走进了婚姻,哪一个是我们遗憾错过,哪一个又是我们不愿再提起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罢了。


昨天跟大伙聊了玫瑰的爱情观,今天想跟大伙再唠嗑下玫瑰令人惊艳的育儿观。






01




生活常识逮着机会就马上讲



剧里有一个小场景:


玫瑰用微波炉给小初热早餐,同时跟小初科普说,金属的东西不能放进微波炉加热,因为会爆炸。


我非常认同这种随时随地的机会教育。


跟孩子一起看到、听到的事件、行为和声音,马上第一时间关联相关的生活常识,对孩子来说,是印像深刻的。


因为,记住一件事,有现场的图像证明,比干巴巴地说道理高效地多。


可惜,很多人都会跟方协文一样,认为这么小的孩子,说了也不懂,就没必要说。


我们常常会认为小孩子懂什么,没必要那么早跟TA讲什么生活常识,长大了自然而然就知道了。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


有些事,从小到大都没人告诉一个孩子,这些事真有可能就成为这个孩子长大后的知识盲点。


记忆中,我有个同学,大概是我们二十来岁的时候。


有一次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相约去一个同学家聚餐。


当她亲眼看到虾被煮熟后变成红色时,她竟然感到非常震惊!


她说她第一次知道虾是煮熟后才变成红色的,她以为虾一直是红色的。


我们几个同学当时觉得太吃惊了,居然还有人没见过活虾的颜色。


这件事过去了二十多年,我依然对这位同学当时的表情记忆深刻。


看吧,这件事佐证了生活常识机会教育的重要性。


我的同学因为没人跟她讲过或者看过活虾皮的颜色,她的父母也许认为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根本不需要去当件事来跟孩子科普,谁还不知道活虾和熟虾颜色是不同的?


可她就是不知道,因为她真的没有见过。


而我,当时亲眼目睹了她震惊的表情,这个图像就印在了我的脑海,时隔二十多年,我依然历历在目。


我们不要总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越早跟孩子科普生活常识,越能让孩子容易成长一个独立的生活小能手。


俗话说,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常识。


我们在随时随地给孩子科普生活常识时,也可以逮着任意一个机会给孩子讲讲关于为人处世的情商。


不用讲得很透彻,但一定要讲。


如果你觉得当下孩子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未来的任意时刻可以随时补充。


做个有心的父母,孩子也会成为一个对生活热爱、观察力很强的人。






02




离婚了要趁早告诉孩子



玫瑰在跟方协文离婚后,有一段给小初的内心独白:“很多人跟我说,不要跟孩子讲这件事,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告诉你离婚是一件什么样的事。”


当下太多的家庭面对即将分崩析离的夫妻关系,相对统一的认知便是瞒着孩子。


理由是,孩子还太小、孩子在中考、孩子在高考……


明明两个人陷在痛苦的两性关系中,却还在孩子面前表演恩爱,如此拧巴的心情,熬着一年又一年。


可是,父母真的恩爱跟假的恩爱,你以为孩子看不出来吗?


演技再好,都抵不过一些细节。


你们以为的孩子的“幸福”,其实也是他们演给你们看的。


你们在演,孩子也在演,谁都不敢去捅破这层纸,都以为没说出来就是没发生。


爱情这种东西,也许可以在电视剧里演绎给观众看,但是否真情实意,片场的工作人员都能看得出来。


同样的,假恩爱的夫妻,演出来的感觉只有自己以为相信,孩子就如同在旁观的片场工作人员,再小的孩子也能一眼识破。


但孩子爱父母的心,比海还深。


他们以为他的演绎会让你们开心,所以,哪怕再难受,他们也愿意配合。


我们在网络上或者在身边朋友那里也能看到一些真实案例,有些夫妻在自认为时机成熟后告诉孩子要离婚的消息时,孩子大多都不会感到震惊,反而会借机反问,为什么早不离?


我们要知道,结婚是为了自己能幸福,离婚也是为了自己能快乐,保持单身也是一样的。


法律都规定婚姻自由,为什么要以自己的理解去强制要求孩子认同自己的“苦心”呢?


在婚姻里煎熬的夫妻,是真的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呢?


如果说为了孩子,你有问过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吗?


苦涩且无奈的婚姻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展示在孩子面前,就犹如一部时时刻刻播放的电视剧,在强制灌输孩子,婚姻是多么地痛苦!


而玫瑰,在孩子5岁的时候就告诉她爱情是什么?结婚是什么?离婚又是什么?


她让小初明白,纯粹地爱一个人没有错;婚姻走不下去而选择离婚也没有错;离婚后还是可以再拥有爱情的。


不吝啬付出,也不惧怕失去,这才是最高级的爱商。


所以,别总把孩子当成啥都不懂的小屁孩,而要平等地与她相处,告诉她你的犹豫、你的决定,还有你的未来。


当你与孩子处成平等后,你会从孩子那里收获到很多意外的惊喜。






03




保持学习力影响孩子



玫瑰一直都能光芒四射的原因之一,是她具备长期的学习力。


而她对学习的热爱在悄声无息地影响着孩子。


她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自由。


学了什么就能做什么,用学习力解锁一项又一项的新技能:心理咨询师、教师资格证……还有飞机驾照等等……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


父母在家里什么样的习惯,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都说要买学区房,是因为离名校更近;


进名校,是因为校风好;


进优秀班,是因为班级学习氛围浓厚。


平时挂在嘴里的“近朱者赤”的理念,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就不同了呢?


自己一天到晚刷手机,然后让孩子不要玩手机;


自己从来没有阅读习惯的,却责怪孩子不爱看书,一抱书就犯困。


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是在小学三年级前。


在这个阶段,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给孩子打样了吗?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做了什么,TA就长成啥样。


咱先不说那种天赋型的学霸。


咱就说有良好习惯的孩子的养成记。


是不是跟自己平日里的习惯很有关系?


孩子跟谁的时间长,谁的习惯是什么样的,孩子基本就是什么样的。


从大学毕业出来,不等于结束了人一生的学习。


从学校走到社会,从单身走进婚姻,再从婚姻走回单身,都是需要学习的。


保持自己的求知欲,保持良好的学习力,不仅能让自己活得更通透,也能与孩子保持不断层的沟通和交流。





04




离异家庭两个家很多爱



玫瑰做的最棒的一点是,离婚了,让小初跟父亲保持良好的相处方式。


这点其实挺难的。


也许有人会说,方协文还爱玫瑰,所以他不会亏待小初。


现实生活中,太多那些不负责任的父亲既不给钱也不愿意来看孩子的多的是。


确实,这种情况不少见。


但是我们从玫瑰的处理中,是不是可以找到一种观念:和平离婚的两个人,可以给予孩子一点也不会少的爱?


很多离异后的两个人,几乎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最好今生今世永不相见。


咱们不拿那些老掉牙的传统观念来讲,什么毕竟是孩子的母亲呀父亲之说。


这种话在养孩子的一方那边,听起来很刺耳。


也许能和平相处的,谁不愿意呢?


如果走向离婚的两个人,都能坦然接受离婚后带来的一系列改变和问题,也许实现离异后的孩子有两个家还有很多爱,并不是难事。


这里跟前面讲的第3个观点有延伸的意义。


别把自己在离婚时的仇恨和伤痛强加给孩子。


每个成年人,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情感需求思考得成熟稳重些,就不会在孩子身上做各种自己负面情绪的延伸。


在民法典里,离婚,只是两个人解除了某种法律关系,所以尽量不要去恨。


同理,结婚也只是建立了某种法律关系,不代表情感的建立,所以不需要强逼自己困在婚姻里。


既然是和平离婚,就将各自对孩子的爱延续下去。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让孩子明白,爱情的消失是一件事,夫妻关系的解除又是另外一件事,不要混为一谈。


教会孩子如何爱自己,爱别人,是一门学科,我们成年人理应为此努力。


END


PS:感谢您读到这里。原创日更不易,请关注我,加个星标。文章末尾点赞+在看,您的认同,将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柴米说



满血复活后的第二天,感觉还不错,加油!



往期回顾


《繁花》:同样是霸道总裁,为什么玲子宁愿单恋宝总也不做强总的白月光?

《繁花》:汪小姐那么喜欢宝总,为什么还要想方设法抢走他的救命订单?

《繁花》:当单恋的遮羞布被扯开后,玲子的断舍离有多绝决?

吴京的电影《再见,李可乐》:留下3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鸡毛飞上天》:陈江河和骆玉珠,替我们诠释了婚姻值得

冯小刚新剧《回响》:宋佳,你是不是太作了?

让有趣的人遇见有趣的人

柴米说
点这里关注我,追社会热点、看人间百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