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云
今年是师爷杨宝森诞辰115周年。金秋十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到北京琉璃厂附近办事,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想去寻访一下师爷杨宝森的故居——麻线胡同甲六号。
△杨宝森便装照
记得大约在三十年前(1994年),父亲程正泰曾带我一起找寻过师爷杨宝森故居——麻线胡同甲六号。因为父亲曾经在师爷杨宝森家居住四年有余,父亲对那里有很深的感情,特别是师爷杨宝森对父亲慈父般的关爱和教导,令父亲重获新生。父亲自幼失孤,入上海戏校“正”字科学艺后只身北上拜入杨门,师爷杨宝森不但为父亲传授技艺还把他当儿子来抚养,花钱请先生教父亲文化课、学书法等,丰富父亲的文化底蕴和素养。父亲在杨家居住期间,前师奶赵霞章对父亲也是关爱有加,无微不至的关怀令父亲感激不尽。马长礼先生曾半开玩笑对我说:“你爸在杨家那真是得天独厚呀!杨先生大都是半夜两三点给你爸说戏。杨先生还给你爸买了一辆飞利浦的自行车,每次杨先生出门坐黄包车出去演出什么的,你爸就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那叫一个风光,把我们都羡慕死了!”
父亲终生学习和传承京剧老生杨(宝森)派艺术,为弘扬杨派艺术矢志不移。他经常教导我们要懂得感恩,永远不要忘怀师爷杨宝森的恩德。
△杨宝森和第一夫人赵霞彰
北京宣武门(旧时也有人叫它顺治门)外的虎坊桥,据说在明清年间,是京都皇家宫廷最大的圈养老虎的地方(今魏染胡同一带),附近的铁门胡同就是当年虎圈西边铁栅栏门所在。当年皇家圈养老虎是一种时尚,被驯服的老虎也是要参加朝会活动的,《明史·江彬传》记载正德皇帝经常“搏虎为戏”。虎坊桥后来因清朝名官纪晓岚居住于此而得以传扬四方。如今的虎坊桥更是北京的一个文化名片,周边许多文化场所和名人故居,如纪晓岚故居、湖广会馆、京华印书局等地,它们和琉璃厂文化街等名胜景点遥相呼应,承载和展示着北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蕴。
虎坊桥也是梨园行的发祥繁荣地,中国京剧第一科班富连成就举办在纪晓岚故居(现在的晋阳饭庄),许多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叶盛兰、裘盛戎、袁世海等都曾在富连成坐科,他们的足迹遍布周边。虎坊桥正南一公里左右的陶然亭公园是梨园子弟们练功喊嗓儿的地方,父亲也曾说过,他每天早上就到陶然亭公园的瑶台去练功喊嗓儿,很多京剧艺人都在虎坊桥周边买房子居住。杨宝森故居就位于虎坊桥的西北方。
今年10月中旬,我从琉璃厂出来后沿着南新华街往南走大约200米右转进入前孙公园胡同,一路打听,看见一位像老北京人的老爷子,我就问他:“老先生,麻烦问您一下,麻线胡同在哪?”他打量了我一番然后说:“这位先生,现在没有麻线胡同了,你说的麻线胡同现在叫红线胡同。”我又问他:“那您知道杨宝森故居在哪吗?”他很爽快的说,“知道,你往前走,到第三个路口往北拐,走50米就到了。”我沿着老先生指引的方向走过去,看见了胡同一个有三级台阶的门牌,红漆的大门,门牌号是红线胡同15-17号,我又问了一下旁边晒太阳的老大娘“这是杨宝森故居吗?”她说:“好像是这儿。”为了更准确的确认是不是杨宝森故居,我又把照片发给了师爷杨宝森的女儿杨文蕙师姑,她告诉我就是这里——原来的麻线胡同甲六号现在已经改成红线胡同15-17号院了。
我走在这条北京的老胡同里,能够感觉到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沧桑。这条胡同不长,大约也就500米左右,它是南北走向有些弯曲宽窄不一,两辆汽车并行难以通行。现在杨宝森故居的院落、房屋、房顶、大门和门头等,是最近几年北京市政府为改变老破旧小区重新翻修了一下,但因为院落内住户很多,房屋搭建杂乱无章,致使进院后一点也看不出来原来院落的模样了,实在令人遗憾。
杨宝森故居的大门朝东,大门开在整个院落的东北角,门口左右各放一个石鼓更显出一些文化气息,青瓦灰墙,房屋飞檐上翘显示出徽派建筑的特点,师爷杨宝森祖籍安徽合肥,所以,这样的建筑风格可能也是师爷别具心裁的的设计吧。我走进院落,尽管面貌已改,但依旧能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历史沉淀,那股历史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红漆斑驳的大门仿佛也在诉说着往日的旧事。我抚摸着灰色砖墙能感受到每一块砖石间蕴藏着的许多故事,我仿佛能听见当年师爷对父亲的谆谆教诲,那声音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穿越时空在空中回响,让我不禁驻足倾听,心中涌起一股对先辈的敬仰之情。我深吸一口气,缓缓步入院落深处,指尖轻触着那陈旧的房屋梁柱闭目遥想,仿佛看到师爷慈祥而又严谨的容貌、父亲在这院落里刻苦学艺的身影,他们当年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有那些平凡而又温馨的日子,令人遐想和回味……
麻线胡同甲六号(如今的红线胡同15-17号院),这个坐落于北京老城区内的一座普通院落,见证了京剧艺术大师杨宝森从破茧重生到走向成熟与辉煌的一段历史。站在这里,我仿佛听到师爷杨宝森那韵味悠长的杨派唱腔,感受到他对京剧艺术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追求,更深深地体会到他的人格魅力。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师爷杨宝森在这里的生活的相关内容,前几日,我和夫人叶芳(叶盛兰孙女)拜访了杨文蕙师姑,从她那里得到了很多杨宝森故居真实的情况。
△杨宝森和养女杨文蕙
△后排左起:杨宝森之子杨珉、杨珉夫人、叶芳、杨文蕙、程云
前排坐者谢红雯,前排左杨珉大女儿
杨文蕙师姑和师爷很像,为人低调不善言辞,我给她打电话说我们想去拜访她老人家,她非常高兴,我们上楼后看见师姑早早地就掀着门帘向外观望等着我们的到来。我们仔细聆听师姑娓娓道来,她讲述了许多发生在杨宝森故居师爷与许多梨园界名家大师、师姑杨文蕙、父亲程正泰,以及他们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
杨宝森故居是在1944年间,由当时的宝华社经理人李华亭先生(京剧杨派名家李鸣盛的父亲)协助购买的一处宅院,买来后分为前后两个院子,前院由师爷杨宝森居住,后院由李华亭先生居住,刚开始是交由李华亭先生改建修缮,后来师爷接手自己操办,从设计到施工都是师爷亲自监督管理,后期施工还没完成师爷就搬进来,以便督促施工进度和质量。从这一点来看,杨宝森师爷是一个认真做事,一丝不苟的人。
为了更加清晰的描述这个院落,杨文蕙师姑还给我们画了一张草图,详细的介绍了杨宝森故居的建筑的结构特点。这个院落是根据胡同南北走向将大门朝东开在了东北角,院落为老北京的四合院结构,四周建房中间为庭院,花坛、鱼缸等摆放其中。
正房在西侧是坐西朝东的一排住房,一共四间,西南两间为师爷师奶居住,另外两间为接待客人的客厅和休息厅。
院落北侧也建有四间住房,西北一间由师姑居住,另外三间由临时来访客人和管家、佣人等居住,父亲程正泰在杨家居住四年,主要时间就住在北侧挨着师姑的房间。
院落东侧也建有四个房间,靠大门的第一间比较小为门房,挨着门房的两间为排戏、练功、吊嗓儿的房间,再往里的一间也为客房,据师姑回忆,师爷的大弟子金妙声先生曾住过这个房间,后来我父亲也有一段时间住在这个房间里。
院落南侧建有三个房间,靠西边一间挨着正房为饭厅,中间一间为厨房,靠东的一间为储物间,旁边是煤柴堆放处。
这个院落的整体建筑结构,安排合理,确实是功能齐全的梨园家庭特点,既考虑到居住的舒适性又考虑了练功排戏等功能,也考虑到经常有客人来家里居住、做客休息等,是倾注了师爷心血精心设计的北京四合院。
杨文蕙师姑回忆说:“我爸爸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父亲但对我非常疼爱,因为那时候我是他唯一的女儿所以他也很娇惯我,从来没说过我,我也是感觉离不开他。他走到哪里都带着我,包括出去演出,我就坐在他的黄包车里他抱着我一起去戏园子,他经常给我买新衣服、经常给我零花钱。我爸爸早上喝牛奶,他总是让我先把奶皮子吃掉他再喝。”
“我爸爸没让我学戏是因为第一他认为女孩子不宜学戏,学戏的坎坷和艰苦我爸爸这辈子体会的太深刻了,他不想让自己孩子再受这个苦;第二我那时候比较喜欢学习文化课,我高中考上了北京女一中,学习还是很努力的。我上了高中以后就住校了,特别是我爸爸去世以后,我和梨园界的人接触的也就少了,对很多事情也不是很清楚了。”
“但在我的记忆中麻线胡同建好以后,经常有梨园界名人好友来家里做客,唱戏、学戏、排戏什么的很是热闹。我们家和梅家、谭家、叶家都是亲戚关系,他们经常来家里聊天,走动的也比较频繁。我们在搬来麻线胡同甲六号之前,有一段时间是住在叶盛兰叔叔棉花五条家里的,叶盛兰叔叔把自己刚建好的房子让给我们居住,我和叶蓬师哥同龄,那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玩耍,叶蓬师哥也是在那个时候,叶盛兰先生让他给我爸爸磕头拜师学杨派的,叶蓬师哥从此一生追求和传授杨派艺术,为传承和弘扬京剧老生杨派艺术不遗余力。”
“我记得我们家建好后叶家人来的也比较多,他们经常来也家里聊天、打牌娱乐,我记得有叶盛兰、叶盛章,还有荀慧生和夫人苏昭信等,苏昭信她人长得好看打扮的也挺漂亮。”师姑打开相册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珍贵照片,拿出一张给叶芳并对她说:“我这里有一张照片好像是我妈和你奶奶的合影,送给你吧。”叶芳非常感谢师姑送给她这张珍贵的照片。
△左:杨宝森夫人赵霞彰,右:叶盛兰夫人刘淑卿
“解放前后我和爸爸一起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是大师哥金妙声给我们安排的先住在宾馆里后来租住了弄堂里一个独门独户的楼房。我们在上海待了些日子,后来又到香港去演出,但是我妈妈突然得病了,我爸就把我妈接到上海来看病,我也经常在医院陪我妈住院,后来我妈在上海也没看好,我们就又回到北京麻线胡同,没过多久我妈就去世了。”
在谈到父亲程正泰在杨家学戏和生活时,杨文蕙师姑说道:“你爸是得到我爸教授最多的,在你爸身上我爸倾注了很多心血。我爸教戏不是看家里是否有势有钱,而是看这个人适合不适合学他的东西,他不是很注重先天条件,但他认为只要你努力,是可以后天培养出来的。你爸那时候人很瘦弱,他学戏认真人也挺聪明,我爸就悉心的培养他。我印象很深的就是我爸给你爸在凳子上绑着一个鼓,教他《击鼓骂曹》。我爸有他自己的唱法,他认为你爸既然学到这种程度了那就一定要把他培养出来。我记得我爸在上海演出时置办了很多的行头,后来也给你爸用。”
“1956年天津市京剧团建团时,我爸被天津邀请去当天津京剧团团长。我爸在选择去参加哪个剧团时首先考虑的是和他共事多年的宝华社的这些人,他到天津市京剧团时也要求把宝华社的所有人员都带过去,不答应这个条件他就不去。这样,这些人都有了着落,终于安排到了国营京剧团,从此他们的家庭生活都有了保障。你爸原来在江苏省京剧团落脚,也是我爸让他过来一起进了天津市京剧团,他俩同台演出,我爸继续培养他。”
“在天津我们租住了叫疙瘩楼的楼房,当时也想在天津买房子搬过去,我当时都要转学到天津了,但后来我爸身体不太好我们又回到北京麻线胡同居住直到1958年我爸去世。他回北京后天津京剧团的工资就没了,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活就比较艰苦了,为了解决我们生活拮据的问题侯喜瑞先生邀请我爸一起合作演出,后来就是程砚秋先生和我爸一起在中国唱片公司录制《武家坡》,本来他们要录很多出戏,但没想到我爸突然得病去世了,没过多久程砚秋先生也去世了,《武家坡》就成了他们二人合作的绝唱,流传至今。”
我站在这古老的院落中,这一砖一瓦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师爷杨宝森作为开创京剧艺术流派的杰出代表,找寻他的故居不仅是缅怀先人对京剧艺术作出的重大贡献,更是对京剧发展历史和脉络的探索与搜寻,我深刻地体会到,对杨宝森故居的寻访,不仅是对一位京剧艺术大师生平的回顾,更是对师爷杨宝森一生所追求的艺术和思想境界的崇尚与致敬!
2024年11月25日 写于北京通州寓所
用镜头和文字 讲故事 绘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