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升本各科目考试大纲汇总

文摘   2024-10-16 18:06   江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江西专升本考试信息、备考干货

 

周末基础班、10月集训班正在开课中,点击下方免费试听即可查看详情~


长按上方二维码扫码了解:考试政策、报考专业、历年考情和更多升本课程(滑动至文章底部加老师微信了解更全面)





2024年江西普通专升本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公共基础课不分学科专业,采用政治+英语+信息技术三门课程的综合卷,分值300分。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按专业门类分为9类,各设置一门考试科目,各考试科目试卷分值150分具体考试科目见下图。

识别下面二维码下载考试大纲

各科目考试大纲如下

政治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
《政治》科目考试说明
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时事政治四部分。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思想道德与法治
(一)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1.识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理解
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应用
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二)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1.识记
(1)人的本质;
(2)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
(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4)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2.理解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3)高尚的人生追求;
(4)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3.应用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三)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识记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2.理解
(1)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6)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7)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3.应用
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四)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1.识记
(1)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2.理解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2)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3)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5)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3.应用
(1)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
(2)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3)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五)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1.识记
(1)价值、价值观的含义;
(2)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理解
(1)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3.应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1.识记
(1)道德的含义;
(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3)中国革命道德;
(4)社会公德;
(5)职业道德;
(6)家庭美德;
(7)个人品德。
2.理解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
(2)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3)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
(4)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5)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6)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7)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3.应用
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七)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1.识记
(1)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4)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6)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7)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8)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2.理解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
(2)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意义;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4)建设法治中国;
(5)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6)宪法实施与监督。
3.应用
(1)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2)新时代大学生要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1.识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二)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识记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理解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3.应用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识记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2.理解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内容和重大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3.应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识记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2.理解
(1)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必然性;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
(3)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3.应用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识记
(1)《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基本方针及标志意义;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4)“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2.理解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3.应用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六)邓小平理论
1.识记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2)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
2.理解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
(4)改革开放理论;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应用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识记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2.理解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应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八)科学发展观
1.识记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2.理解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应用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识记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
2.理解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3.应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识记
(1)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2)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
(4)新发展理念。
2.理解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3.应用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十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识记
(1)习近平经济思想;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三去一降一补”;
(4)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5)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原则;
(6)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理解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3)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应用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3)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4)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十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识记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3)习近平法治思想;
(4)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5)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2.理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
(2)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
(3)全面从严治党是伟大的自我革命。
3.应用
(1)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十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1.识记
(1)总体国家安全观;
(2)习近平强军思想;
(3)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4)“一国两制”方针。
2.理解
(1)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3.应用
(1)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十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识记
(1)习近平外交思想;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新型国际关系;
(4)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理解
(1)新时代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3.应用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十五)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识记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3)党的领导制度。
2.理解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3.应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三、党的二十大精神
四、时事政治
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国内外重大时政事件。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政治+英语+信息技术”三门公共基础科目合卷考试,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满分300分(每门科目100分)。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Ⅲ.参考书目
1.本书编写组.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ISBN:9787040566215.
2.本书编写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ISBN:9787040566222.

英语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
《英语》科目考试说明
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以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为基础,考查考生在掌握大学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方面是否具备升入本科继续学习的能力。依据教育部办公厅2020年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确定本课程考试内容与要求。具体如下:

一、语言知识

考查考生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所学功能意念、语篇、体裁等基本知识的了解。

二、语言运用

(一)阅读技能

要求考生能读懂各类题材的简短文段,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文段的主旨和要义;

2.了解事实和细节;

3.进行判断和推理;

4.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5.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二)翻译技能

要求考生能理解常用话题的文段,并能用所要求的语言准确表达原文意思。考生应能:

1.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句子意义;

2.运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和恰当的词汇;

3.准确而流畅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三)写作技能

要求考生能根据要求进行英文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完整表达所要求写作的内容,条理清晰;

2.正确运用语言知识,表达流畅;

3.使用正确的英文写作格式。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政治+英语+信息技术”三门公共基础科目合卷考试。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满分300分(每门科目100分)。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五大类型中选择:词汇与结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段落翻译、写作。

(一)词语与结构

该题为单项选择题,测试考生掌握词汇的能力,要求考生熟悉词汇的形态和语义,了解词汇的搭配规则,熟练词法与句法,结合句子的大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二)阅读理解

该题为单项选择题,要求考生能运用阅读技巧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准确把握整篇材料的主旨大意,同时考查逻辑推理和分析总结能力。文段的题材和体裁多样,包含故事、科普文等,考生依据对短文的解读选出正确的答案。

(三)完形填空

该题要求考生在给出的15个词汇备选项中,分别选出文中10个空格所需的最佳答案,使所给的文章逻辑合理、内容完整。该题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对语法、词汇、习语、句型、搭配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对短文阅读的逻辑推理、综合判断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考查考生的文化视野和认知能力。

(四)段落翻译

该题是汉英互译题,测试考生把汉(英)语所承载的信息用英(汉)语表达出来的能力。要求译文完整、达意、语句通顺,无明显语法错误,符合目的语语言规范。

(五)写作

该题是英文写作题,考查考生运用书面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要求考生根据要求完成一篇100词汇左右的英语短文。短文要求条理清楚,逻辑连贯,层次清晰,格式正确,基本无语言错误。

Ⅲ.参考书目

1.郑树棠.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第三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ISBN:9787513556873.

2.张月祥. 高职国际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 ISBN:9787544660556.

信息技术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
《信息技术》科目考试说明
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考试说明依据教育部组织研制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 年版)》和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发布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14》制订。该说明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参照本科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及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科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制订,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与发展、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掌握计算机诞生、发展阶段、特点、分类、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分类、性能指标及常见硬件设备。

3.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存储与处理: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及其相互转换;数值、字符(西文、汉字)、图像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数据的表示和存储单位(位、字节、字)。

二、操作系统

1.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特征及分类。

2.掌握Windows7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桌面、窗口、对话框的使用、剪贴板和回收站的操作。

3.掌握Windows7文件及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新建、选定、复制、剪切、粘贴、删除、还原、重命名、搜索文件、修改文件属性及创建快捷方式等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4.掌握Windows7如何进行系统设置,掌握控制面板中的常用操作;掌握实用程序的使用(计算器、画图软件、截图工具和记事本)。

三、office 办公软件

(一)Word2010文字处理软件

1.了解Word2010的工作界面;掌握Word2010的主要功能;掌握不同视图模式的切换和区别。

2.掌握Word2010的基本操作:文档创建、文档编辑、查找与替换、撤消与恢复、文本选定等。

3.掌握Word2010文档格式化与排版操作: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的基本操作;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分节、分页和分栏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设置;边框和底纹、样式定义及使用、页面设置和打印设置等。

4.掌握Word2010表格操作:表格的创建、编辑、格式化,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文字与表格的转换。

5.掌握Word2010图文混排操作:插入和编辑剪贴画、图片、艺术字、形状、首字下沉、文本框、SmartArt图形等;调整图片大小、位置、文字环绕方式等。

6.掌握Word2010文档的保护、邮件合并、插入自动目录、审阅与修订文档等操作。

(二)Excel2010电子表格软件

1.了解Excel2010软件的工作界面;掌握工作簿和工作表、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等概念。

2.掌握Excel2010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隐藏、行、列的插入、删除、锁定和隐藏等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编辑;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编辑、数据填充、批注的使用。

3.掌握Excel2010单元格绝对引用、相对引用和混合引用;了解三维地址引用;掌握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与常用函数(SUM、AVERAGE、MAX、MIN、RANK、COUNT、IF、COUNTIF、SUMIF等)的使用。

4.掌握Excel2010工作表格式化及数据格式化、单元格行高和列宽的调整、自动套用格式和条件格式的使用。

5.掌握Excel2010数据处理操作:单字段排序、多字段排序、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的操作。

6.掌握Exce12010图表创建:数据源的选择、插入不同类型的图表、认识图表元素、图表格式设置等。

(三)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软件

1.了解PowerPoint2010软件的工作界面;掌握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的视图类型及使用。

2.掌握PowerPoint2010幻灯片及幻灯片页面内容的编辑操作;掌握插入各种多媒体对象:文字、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SmartArt图形的创建和编辑、表格、超级链接和动作按钮、插入音频与视频等

3.掌握PowerPoint2010外观设置及美化:幻灯片主题、背景、版式及母版的编辑与应用。

4.掌握PowerPoint2010的动画设置与放映: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幻灯片内容对象的动画效果设置、幻灯片放映、排练计时。

5.掌握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打印、打包与发布。 

四、计算机网络基础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分类、性能指标、功能及体系结构。

2.了解Internet的起源及发展、接入Internet的常用方式;掌握Internet的IP地址及域名系统、www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浏览器使用、电子邮件服务。

3.了解Internet的其他服务: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即时通信、BBS、搜索引擎、网络图片、网页、文件的下载方法。

五、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1.掌握多媒体的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元素及处理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常用多媒体软件的使用:音频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

3.了解流媒体的概念;了解流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六、信息安全

1.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网络礼仪与道德、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等。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及防治。

3.了解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了解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反病毒技术等信息安全技术的概念。

七、新一代信息技术

1.掌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其技术原理。

2.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中的应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政治+英语+信息技术”三门公共基础科目合卷考试,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满分300分(每门科目100分)。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操作题、综合应用题。

Ⅲ.参考书目

1.蒋宗礼,傅连仲.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模块)(windows7+office2010)(第2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3月. ISBN:9787121230684.

2.眭碧霞.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化教程:windows7+office2010(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ISBN:9787040528121.

大学语文及应用文写作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
《大学语文及应用文写作》科目考试说明
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汉语基础知识、文学文化常识、阅读分析鉴赏和写作。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等五种能力。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汉语基础知识

该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在汉语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1.理解现代汉语常用字词的含义,识记其读音和字形;

2.掌握汉语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双关、对偶、排比、夸张、通感、象征、反复、反问、设问);

3.掌握现代汉语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引号、冒号、破折号、问号、感叹号);

4.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识别古今词义不同的常用文言词语,识别常见的通假字和古今字;

5.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之、于、以、因、与、乎、所、其、而、且、乃、者、盖、焉)的含义及用法;

6.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特殊语法现象(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

二、文学文化常识

1.识记附录1中所列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的基本信息。作家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时代、国别、代表作等;作品基本信息包括作者、时代、文体、基本内容等;文学流派基本信息包括时代、成员、代表作品、文学主张或风格特色等;

2.默写附录2中指定的篇目,根据要求默写出经典名句;

3.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三、阅读分析鉴赏

(一)古代诗文阅读

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2.分析古代诗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及情感内容;

3.掌握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抒情手法,鉴赏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二)现代文阅读

1.整体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的主旨;

2.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理解重点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4.辨析作品所属的文体类别,分析其文体特征;

5.分析并理解作品中的主要表现手法;

6.赏析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

7.理解并评价作品表现的思想内涵。

四、写作

(一)应用文写作

具备常见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能够根据情境,选择恰当的文种。主要的文种包括公务文书中的通知、通报、请示、函,日常文书中的证明信、介绍信、自荐信、启事等。

基本要求:主旨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表述得体。

(二)普通文写作

根据所给材料或者提示,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撰写记叙类、议论类文章。

基本要求:切合题意和文体要求,立意积极向上,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数不少于800字。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文言文翻译题、阅读分析题、写作题。

Ⅲ.参考书目

徐中玉. 应用文写作(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ISBN9787040450538.

Ⅳ.附录
附录1 文学常识考查范围

一、中国古代文学

《诗经》;《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左传》;《战国策》;《楚辞》;贾谊《过秦论》;司马迁《史记》;建安风骨;诸葛亮《出师表》;王羲之《兰亭集序》;陶渊明;刘义庆《世说新语》;萧统《昭明文选》;初唐四杰;王勃《滕王阁序》;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王维;边塞诗派;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陋室铭》《乌衣巷》;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李煜;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豪放派;婉约派;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唐宋八大家;江西诗派;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元曲四大家;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汤显祖《牡丹亭》;归有光《项脊轩志》;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桐城派。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

鲁迅;郭沫若;冰心;徐志摩;闻一多;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戴望舒;艾青;钱钟书《围城》;山药蛋派;荷花淀派;梁实秋《雅舍》;朦胧诗;汪曾祺《大淖记事》;贾平凹;路遥《平凡的世界》;史铁生《我与地坛》;余秋雨《文化苦旅》;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林语堂《读书的艺术》;杨绛《我们仨》;余华《活着》;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附录2 背诵篇目

《王风·黍离》、《邶风·击鼓》(《诗经》)

《九章·橘颂》(屈原)

《论语》六则(为证以德、子游问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己欲立而立人、贫而无谄、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东门行》(乐府)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

《蒿里行》(曹操)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

《蜀道难》(李白)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长恨歌》(白居易)

《锦瑟》(李商隐) 《渔歌子》(张志和)

《卜算子·咏梅》(陆游)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牡丹亭·游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汤显祖)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再别康桥》(徐志摩)

《乡愁》(余光中)

《致橡树》(舒婷)

经济学基础与应用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
《经济学基础与应用》科目考试说明
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含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宏观部分含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在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上,注重对经济学基本知识的分析、计算与运用能力的考查,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一、导论

1.考核知识点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

(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5)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主要学派及其主要观点、代表人物。

(2)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3)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

二、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考核知识点

(1)需求理论

(2)供给理论

(3)市场均衡理论

(4)弹性理论

(5)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弹性、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2)了解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3)了解其他需求弹性、弹性和收益的关系。

(4)理解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5)理解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6)掌握需求规律、供给规律、市场均衡的变动。

(7)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分类、供给价格弹性及其分类。

(8)熟练掌握需求弹性理论的应用及其计算。

三、消费者选择

1.考核知识点

(1)效用理论概述

(2)无差异曲线

(3)预算约束线

(4)消费者均衡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效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

(2)理解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边际替代率、预算约束线的变动。

(3)理解收入变动、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扩展线)。

(4)掌握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剩余。

(5)熟练掌握消费者均衡的计算。

四、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1.考核知识点

(1)企业

(2)生产函数

(3)短期生产函数

(4)长期生产函数

(5)短期生产成本

(6)长期生产成本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企业和企业的其他目标,了解生产函数、短期和长期、生产三个阶段、边际技术替代率。

(2)理解等产量曲线及其性质,理解等成本线、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及长期各类成本曲线的形状。

(3)掌握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4)掌握机会成本、正常利润、经济利润、规模报酬、规模经济的概念。

(5)熟练掌握边际产量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本概念。

五、完全竞争市场

1.考核知识点

(1)企业收益、市场结构和利润最大化

(2)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

(4)完全竞争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

2.考核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市场结构的含义。

(2)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特征。

(3)掌握完全竞争的含义;完全竞争的个体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并说明厂商通过何种决策原则来实现这一目标;解释厂商收支相抵和停业的条件,以及它们与竞争市场的相关性;解释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含义。

(4)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利润最大化的相关计算。

六、不完全竞争市场

1.考核知识点

(1)垄断、寡头、垄断竞争

(2)价格歧视

2.考核目标及基本要求

(1)了解垄断、寡头、垄断竞争的概念和特征。

(2)了解价格歧视的概念、掌握厂商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

(3)了解垄断的类型。

七、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考核知识点

(1)垄断

(2)外部性

(3)收入分配中的不平等

2.考核目标及基本要求

(1)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

(2)掌握外部性对产量的影响,掌握公共物品和外部性之间的联系。

(3)理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概念。

(4)掌握政府纠正市场失灵的措施。

八、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考核知识点

(1)GDP 及其核算

(2)GNP、NNP、NI、DPI

(3)价格水平的衡量及其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4)失业及其衡量

(5)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宏观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2)理解GDP的概念及核算GDP的基本方法;失业的含义及其衡量;GDP、CPI和失业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3)掌握GDP的内涵及对GDP指标的评析;核算GDP的支出法;GDP与GNP、NNP、NI、DPI的关系;GDP平减指数及其应用;CPI指数及其应用;通货膨胀的含义;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的关联;失业的类型。

(4)熟练掌握核算国民收入。

(5)对GDP指标的评析。

九、短期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考核知识点

(1)国民收入决定的一般原理

(2)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及消费函数、储蓄及储蓄函数

(3)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投资及投资函数

(4)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政府支出与税收

(5)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

(6)乘数理论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的决定因素以及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2)掌握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3)理解乘数原理及作用机制。

(4)熟练掌握均衡国民收入、乘数的计算。

十、短期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与AD曲线

1.考核知识点

(1)IS曲线

(2)LM曲线

(3)IS—LM模型

(4)AD曲线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IS曲线的含义,了解IS曲线斜率与移动的原因。

(2)了解LM曲线的含义,了解LM曲线移动的原因。

(3)了解AD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含义,了解AD曲线(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影响因素。

(4)掌握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共同均衡决定产出水平与利率水平;了解IS曲线、LM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产出与均衡利率的影响。

十一、失业、通货膨胀

1.考核知识点

(1)失业的宏观经济学解释

(2)奥肯定律

(3)通货膨胀

(4)菲利普斯曲线

(5)通货紧缩

(6)滞胀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失业的涵义和类型。

(2)理解失业的经济学解释以及影响。

(3)理解通货膨胀的类型、成因及影响,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涵义及其政策含义。

十二、宏观经济政策

1.考核知识点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选择。

(2)理解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概念。

(3)熟练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具体工具及其运用。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Ⅲ.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ISBN:9787040525533。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ISBN:9787040525540。

法律基础与法律实务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
《法律基础与法律实务》科目考试说明
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内容。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识记

1.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

2.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

3.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4.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二)理解

1.社会主义法治的显著优势

2.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新飞跃

3.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科学方法

(一)识记

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

2.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逻辑理据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任务

4.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核心

5.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区别与联系

6.在法治下推进改革

(二)理解

1.党的领导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

2.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3.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抓手

5.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

6.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7.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8.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应用

1.坚持和体现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2.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涉外法治工作的战略布局

4.推进法治专门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各环节

第二部分 宪法

一、宪法概论

(一)识记

1.宪法的概念

2.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理解

宪法的特征、分类

(三)应用

1.我国宪法制定、宪法修改的主体和程序

2.我国宪法解释机关

二、国家性质

(一)识记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主要内容和形式

(二)理解

1.国家性质的概念

2.政党制度的概念

(三)应用

1.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

2.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经济制度

(一)识记

1.我国宪法关于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规定

2.我国宪法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

(二)理解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

2.我国宪法对于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规定

(三)应用

宪法关于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的规定

四、政权组织形式

(一)识记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本原则

2.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二)理解

1.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和类型

2.选举制度的概念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地位

(三)应用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构成环节

2.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程序

五、国家结构形式

(一)识记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主要内容

2.行政区划的概念

(二)理解

1.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类型

2.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4.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三)应用

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区域自治权

2.我国宪法关于行政区划的规定

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识记

1.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

2.平等权的内涵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内涵

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含义

5.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6.人身自由权与人格尊严权的含义

7.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生存权、受教育权的含义

8.公民基本义务的内涵

(二)理解

1.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关系

2.基本权利的性质、享有主体

3.形式上的平等与实质上的平等

4.政治权利的宪法意义

5.人格尊严的保障和界限

6.财产权的宪法意义,以及宪法对财产权的保障

7.劳动权的宪法保障和界限

8.休息权的宪法保障

9.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

10.申诉、控告、检举、国家赔偿请求权的含义

11.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三)应用

1.基本权利的保障和界限

2.法律适用上的平等与法律内容上的平等、平等与“合理差别”

3.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和界限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宪法规定、保障和界限

5.人身自由权的保障和界限

6.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的宪法意义及履行主体

7.依法纳税的义务的宪法意义及履行主体

第三部分 民法

一、民法概述

(一)识记

1.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3.民事权利的法定类型

4.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及分类

5.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二)理解

1.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2.民法的渊源

3.我国民法典的体系结构

4.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及分类

5.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的概念及分类

(三)应用

1.民法的各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适用

2.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的含义及其适用

3.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规则的适用

二、自然人

(一)识记

1.自然人的概念

2.监护的概念

3.监护人的职责

4.监护的终止

5.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

(二)理解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

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和终止

3.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

4.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类型及其特点

5.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概念和法律要件

6.自然人的住所的概念及法律意义

(三)应用

1.自然人欠缺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

2.监护的设立和撤销规则

3.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效力及撤销宣告的法律后果

4.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财产责任承担

三、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一)识记

1.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2.法人终止的原因及清算规则

3.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的类型

4.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二)理解

1.法人的能力

2.法人的设立方式和条件

3.法人组织机构的概念和类型

4.非法人组织的设立和民事责任承担

(三)应用

1.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行为的责任承担

2.法人的合并与分立规则

四、民事法律行为

(一)识记

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2.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3.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二)理解

1.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

2.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及法律意义

3.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和效力

(三)应用

1.意思表示的类型和生效、解释规则

2.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效果

3.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效果

4.效力未定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效果

五、代理

(一)识记

1.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2.代理权的滥用情形

3.代理终止情形

(二)理解

1.代理的适用范围

2.代理权的发生、授予

(三)应用

1.复代理的要件、效果

2.狭义的无权代理的类型、效果

3.表见代理的要件、效果

六、诉讼时效与期间

(一)识记

1.诉讼时效的概念和特征

2.诉讼时效期间的分类

3.期间的含义

(二)理解

1.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2.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和法律效果

(三)应用

1.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以及中止、中断、延长的基本规则

2.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效果

3.期间的计算方法、确定始期与终期的基本规则

七、物权

(一)识记

1.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2.我国《民法典》中的物权分类

(二)理解

1.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2.物权的保护方式

(三)应用

1.物权变动模式的基本规则

八、合同

(一)识记

1.合同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2.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原因

(二)理解

1.债与合同的关系

2.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三)应用

1.合同订立的程序

2.合同履行的规则

九、人格权

(一)识记

1.人格权的概念和特征

2.具体人格权的种类

十、婚姻家庭

(一)识记

1.亲属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2.家庭关系

(二)理解

1.结婚的要件

2.离婚的法律后果

(三)应用

1.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认定规则

2.离婚时的救济规则

十一、继承

(一)识记

1.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2.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二)理解

1.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形

2.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

(三)应用

1.遗嘱的效力认定规则

十二、侵权责任

(一)识记

1.侵权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2.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二)理解

1.特殊责任主体的侵权责任

2.数人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三)应用

1.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2.损害赔偿规则

第四部分 刑法

一、刑法概述

(一)识记

1.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2.刑法的基本原则

3.刑法的空间效力

(二)理解

1.刑法解释的分类

2.广义刑法的范围

(三)应用

1.属地原则在我国刑法的适用

2.从旧兼从轻原则在我国刑法的适用

二、犯罪的原理

(一)犯罪和犯罪构成

1.识记

(1)犯罪与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特征

(2)危害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3)自然人犯罪主体

(4)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2.理解

(1)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

(2)不作为的成立条件

(3)几种“特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4)犯罪过失的分类

3.应用

(1)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

(2)单位犯罪的认定及处罚

(3)疏忽大意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4)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

(二)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1.识记

(1)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

(2)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3)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2.理解

(1)犯罪既遂的标准及类型

(2)区别几种未完成停止形态

3.应用

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的认定及处罚

(三)共同犯罪

1.识记

共同犯罪的概念与成立条件

2.理解

共同犯罪的形式

3.应用

(1)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责任

(2)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形

(四)罪数

1.识记

(1)罪数判断标准

(2)一罪的几种类型及处理

2.理解

法条竞合

3.应用

数罪的类型及处理

(五)正当行为

1.识记

(1)正当防卫的概念与成立条件

(2)紧急避险的概念与成立条件

2.理解

正当行为的种类

3.应用

(1)防卫过当的认定及法律后果

(2)避险过当的认定及法律后果

三、刑罚原理

(一)刑罚概述

1.识记

(1)刑罚的概念与特征

(2)五种主刑特点与内容

(3)四种附加刑特点与内容

2.理解

(1)我国刑罚的目的

(2)非刑罚处理方法的种类

(3)死缓制度

3.应用

(1)死刑适用的限制

(2)罚金的适用依据和执行

(二)刑罚裁量制度

1.识记

(1)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概念与特征

(2)自首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3)立功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

(1)刑罚裁量情节的适用

(2)区别一般自首、特别自首、坦白和立功

(3)区别一般缓刑与战时缓刑

3.应用

(1)我国数罪并罚原则的基本适用规则

(2)不同法律条件下适用数罪并罚原则的具体运用

(三)刑罚执行和刑罚消灭制度

1.识记

(1)减刑的概念与特征

(2)假释的概念与特征

(3)追诉时效的概念与期限

2.理解

(1)时效中断

(2)时效延长

3.应用

假释期间行为的考察及其处理

四、常见罪名

1.识记

(1)故意杀人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2)故意伤害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3)强奸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4)抢劫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5)盗窃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6)诈骗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2.理解

(1)故意杀人罪未遂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2)抢劫罪既遂的认定标准

(3)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4)强奸罪未遂与猥亵他人罪的区别

3.应用

(1)故意杀人罪的司法认定

(2)故意伤害罪的司法认定

(3)强奸罪的司法认定

(4)抢劫罪的司法认定

(5)盗窃罪的司法认定

(6)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第五部分 民事诉讼法

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一)识记

1.民事纠纷的概念

2.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种类

(二)理解

1.民事纠纷与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区别

2.各种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

1.能判断具体案件是否属于民事纠纷

2.能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选择纠纷相应的救济手段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一)识记

1.各项民事诉讼特有原则的含义、内容

2.各项民事诉讼基本制度的含义、内容

(二)理解

各项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确立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及其精神实质

(三)应用

1.能根据基本原则分析思考具体案件

2.能对基本制度的程序要点准确把握和具体适用

三、管辖

(一)识记

1.管辖的含义

2.管辖的分类及其具体规定(法定管辖与裁定管辖;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

3.管辖的特别规定:管辖恒定、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应诉管辖、管辖权异议

(二)理解

1.管辖制度的意义

2.各种管辖规定的区别

(三)应用

1.能确定案件的具体管辖法院

2.能依法处理管辖适用中的各种问题

四、当事人

(一)识记

1.当事人的概念、特征

2.各类多数人诉讼的概念、分类和具体规定(共同诉讼、代表人诉讼、第三人诉讼)

(二)理解

1.当事人适格(正当当事人)

2.多数人诉讼中各类当事人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三)应用

1.能确定具体案件的原被告

2.能确定多数人诉讼中的各主体的法律资格与地位

五、证据

(一)识记

1.证据的概念、特征、学理分类

2.证据的八种法定形式(法律分类)的概念

(二)理解

1.各类证据的区别

2.证据制度的法律意义

(三)应用

能分析诉讼中相关证据所属的类型、明确证明目的

六、一审普通程序

(一)识记

1.起诉的条件与方式

2.先行调解制度适用的时间、案件范围和条件

3.不予受理和应当受理的法定情形

4.审理前的准备活动

5.开庭审理的阶段和程序要求

6.延期审理、缺席判决、诉讼中止、诉讼终结等制度的适用情形和撤诉的条件

(二)理解

1.一审普通程序的完整性、规范性、普遍适用性

2.一审普通程序各阶段相关规定的法律意义

(三)应用

1.能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具体法律规定进行诉讼活动

2.能依法处理一审程序中出现的特殊情况

七、二审程序

(一)识记

1.上诉与受理的法律规定

2.不开庭审理适用的法定情形

3.二审裁判的方式及其适用情形

(二)理解

二审程序意义及其与一审程序的关系

(三)应用

能适用二审程序的具体法律规定进行诉讼活动

八、执行程序

(一)识记

1.执行管辖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2.执行异议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3.申请执行、移送执行、委托执行的法律规定

4.执行和解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5.执行担保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6.执行承担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7.执行回转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8.执行中止、执行终结的概念和法定情形

(二)理解

1.执行行为异议和执行标的异议的区别

2.各项执行制度的法律意义

(三)应用

1.能按照程序要求适用各项执行措施

2.能按照程序要求处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第六部分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理与制度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理

1.识记

(1)刑事诉讼主体

(2)专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

(3)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2.理解

(1)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区别

(2)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3)认罪认罚从宽原则

3.应用

(1)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的职权和地位

(2)明确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二)刑事诉讼制度

1.识记

(1)立案管辖的法律规定

(2)级别管辖的法律规定

(3)辩护人的范围

(4)证据的法定种类

(5)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6)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和羁押期限

(7)逮捕的适用条件

2.理解

(1)证据的分类

(2)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的区别

(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3.应用

(1)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2)确定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

(3)回避的理由和程序

(4)刑事证明标准

二、刑事诉讼程序

(一)追诉程序

1.识记

(1)立案的条件

(2)提起公诉的条件和方式

(3)不起诉的种类

2.理解

(1)立案机关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和审查

(2)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对案件的处理

3.应用

(1)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方式和程序

(2)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步骤和方法

(3)不起诉的程序

(二)审判程序

1.识记

(1)合议庭的组成

(2)速裁程序的适用范围

(3)两审终审制

(4)上诉不加刑原则

2.理解

(1)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特点

(2)第二审案件的审理方式

(3)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

3.应用

(1)公诉案件第一审法庭审判主要程序

(2)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三)执行程序

1.识记

(1)各种执行程序的执行机关

(2)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

2.理解

(1)管制、缓刑裁判的执行

(2)人民检察院对执行刑罚的监督

3.应用

各种执行程序的执行机关的分析和判断

(四)特别程序

1.识记

(1)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2)当事人和解程序的适用条件

2.理解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2)缺席审判程序的适用条件

3.应用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其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占15分,宪法占15分,民法占40分,刑法占40分,民事诉讼法占20分,刑事诉讼法占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

Ⅲ.参考书目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编写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9月版。

二、宪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5次修正案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宪法学编写组》:《宪法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20年12月版。

三、民法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民法学编写组》:《民法学(第二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8月版。

四、刑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新修正)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刑法学编写组》:《刑法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年7月版。

五、民事诉讼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版)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民事诉讼法学编写组》:《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年8月版。

六、刑事诉讼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10月26日公布施行)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刑事诉讼法学》编写组:《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8月版。

教育学与教学设计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
《教育学及教学设计》科目考试说明
1.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教学实施、教学设计和教育评价。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运用三个能力层次。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教育与教育学

1.识记

(1)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古今中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2.理解

(1)教育的本质属性、要素

(2)教育和教育学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

1.识记

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与教育的基本关系

2.理解

(1)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1.识记

(1)人的身心发展及其相关概念

(2)身心发展的基本理论

2.理解

(1)人的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3.应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原因和表现

(四)教育目的

1.识记

(1)教育目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概念

(2)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2.理解

(1)教育目的的理论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3.应用

运用素质教育的理论分析当前学校教育问题

(五)教育制度

1.识记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发展、类型

2.理解

(1)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2)义务教育、终身教育、我国的教育制度

(六)教师与学生

1.识记

(1)教师的职业特点

(2)学生的本质特点

2.理解

(1)教师的劳动特点

(2)教师的职业专业化的内容和重要性

(3)“以人为本”学生观

(4)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3.应用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2)结合实际说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3)结合实际说明培养、扩充和提高教师的主要途径

(4)结合实际说明教师主要应当具备的素养

(七)课程

1.识记

(1)课程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2)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

2.理解

(1)制约课程的因素

(2)课程目标和内容

(3)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与目标、基本内容

3.应用

(1)课程设计与实施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及其应用

(八)班级管理

1.识记

(1)班级、班集体的基本概念

(2)班主任的作用、职责

(3)课外活动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4)“三结合”教育

2.理解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3.应用

(1)运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班级管理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

(3)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

(九)德育

1.识记

(1)品德的概念、构成

(2)德育的概念、意义和内容、德育的途径

2.理解

(1)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4)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3.应用

(1)不良行为的矫正

(2)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培养

(十)教学

1.识记

(1)教学概念、意义、任务

(2)教学过程理论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4)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概念

(5)教学组织形式概念、历史上存在的几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6)教学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学业的检查与评定

(7)教学基本技能:导入、讲授、提问、指导、结课、板书

(8)课堂管理的概念、基本原则、功能

(9)课堂纪律的概念和种类、课堂气氛的概念、课堂行为的分类

(10)教学设计的概念、基本原则、依据

(11)教案设计的概念、类型

(12)教学评价的概念、目的、内容、分类

(13)教学反思的概念、特点、类型

2.理解

(1)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2)常用的教学原则含义及基本要求

(3)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4)常用的教学方法含义及基本要求

(5)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和评价、类型和结构

(6)教学各环节的含义、意义及基本要求

(7)教学基本技能的含义及其具体方法或要求

(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课堂行为的处置,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9)教学设计的步骤

(10)教案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教案设计的步骤

(11)教学评价的概念、功能、原则、分类

(12)教学反思的内容

(13)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3.应用

(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2)遵循教学原则并运用教学原则分析教学情境或教学行为

(3)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并应用教育教学实际

(4)正确的教学评价观

(5)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题型中选择: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辨析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Ⅲ.参考书目

1.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学》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第7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06.ISBN:9787107251375.

高等数学及其应用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
《高等数学及其应用》科目考试说明
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二重积分及其应用、常微分方程等。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考试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概念和理论的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方法和运算的要求分为“掌握”和“熟练掌握”两个层次。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函数、极限和连续

(一)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含分段函数)的定义域、表达式及函数值的求法,掌握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的建立。

2.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的概念。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

4.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熟练掌握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

5.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象。

6.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二)极限

1.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

2.了解函数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3.熟练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4.熟练掌握两个重要极限。

5.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理解高阶、低阶、同阶和等价无穷小量的概念,掌握等价无穷小代换求极限的方法。

6.了解曲线渐近线的概念,掌握曲线的水平渐近线和垂直渐近线的求法。

(三)连续

1.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与间断的概念,掌握函数(含分段函数)连续性的判断方法。

2.掌握求函数的间断点并判断其类型的方法。

3.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值定理、介值定理、零点定理。

4.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掌握用函数连续性求极限的方法。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一)导数与微分

1.理解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掌握用导数定义判断函数在一点处的可导性的方法。

2.掌握曲线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的求法。

3.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4.掌握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法,掌握对数求导法。

5.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高阶导数的求法。

6.理解函数微分的概念,理解可微与可导的关系、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一阶微分的形式不变性,掌握函数微分的求法。

(二)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1.了解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2.熟练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零比零型、无穷比无穷型、零乘无穷型、无穷-无穷型未定式的极限。

3.掌握用导数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掌握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求法。

4.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函数的极值和最值的求法,熟练掌握实际问题最值的求法。

5.掌握曲线凹向的判定方法,掌握曲线的凹凸区间和拐点的求法。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

(一)不定积分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

2.熟练掌握基本积分公式。

3.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第一换元法,掌握不定积分第二换元法。

4.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二)定积分

1.了解定积分的概念,理解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可积的条件。

2.掌握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3.理解变上限积分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变上限函数的导数。

4.熟练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熟练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三)定积分的应用

1.熟练掌握直角坐标系下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

2.掌握求平面图形绕坐标轴旋转所生成的旋转体体积的方法。

四、常微分方程

(一)一阶微分方程

1.了解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解法。

3.掌握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法。

4.掌握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二)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1.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2.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五、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一)多元函数微分学

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掌握二元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2.理解偏导数的概念,熟练掌握多元函数一、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3.了解全微分的概念,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掌握多元函数全微分的求法。

4.掌握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5.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掌握求由方程F(x,y,x)=0 所确定隐函数z=z(x,y)的一阶偏导数的方法。

6.掌握求二元函数极值的方法。

(二)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

1.掌握实际问题中的多元函数最值的求解方法。

2.掌握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实际问题最值的方法。

六、二重积分及其应用

1.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2.熟练掌握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掌握交换

二次积分的积分次序的方法。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应用题等。

Ⅲ.参考书目

1.“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凌巍炜,谢良金. 高等数学(基础模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3.ISBN:9787568134965.

2.“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侯风波. 高等数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09. ISBN:9787040503852.

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
《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科目考试说明
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基础(40%)、有机化学基础(40%)及分析化学(20%)三部分,对于化学基础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于基本技能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要求分为“掌握”和“会”两个层次。考试说明根据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指导思想编写,“掌握”和“会”包含相关的实验技能。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无机化学基础

一、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 了解原子结构、电子云和同位素及其应用。

2.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 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应用。

4. 了解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5. 掌握离子键和离子晶体、共价键和原子晶体、金属键和金属晶体、范德华力和分子晶体的基本知识。

6. 掌握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3. 掌握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三、溶液与胶体

1. 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及有关计算,了解气体摩尔体积。

2. 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计算及配制。

3.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和种类。

4. 理解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5. 理解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6. 掌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会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7. 掌握离子反应,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8. 理解盐类的水解。

9. 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种类、配制及应用。

10. 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

11. 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了解渗透压等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12. 了解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四、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一)卤族元素

1. 了解氟(F)、氯(Cl)、溴(Br)、碘(I)、砹(At)等卤素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

2. 掌握氟、氯、溴、碘等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3. 掌握氟、氯、溴、碘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4. 会检验氯、溴、碘等非金属离子。

(二)氧族元素

1. 了解氧(O)、硫(S)、硒(Se)、碲(Te)、钋(Po)等氧族元素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

2. 掌握硫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3. 掌握硫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4. 会检验硫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

(三)氮族元素

1. 了解氮(N)、磷(P)、砷(As)、锑(Sb)、铋(Bi)等氧族元素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

2. 掌握氮和磷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3. 掌握氮和磷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4. 会检验铵根离子、磷酸根离子。

(四)碳族元素

1. 了解碳(C)、硅(Si)、锗(Ge)、锡(Sn)、铅(Pb)等碳族元素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

2. 掌握硅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3. 掌握硅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五)碱金属

1. 理解金属键和金属晶体的基本知识。

2. 了解金属的性质,了解合金的用途。

3. 了 解锂(L i)、钠(N a)、钾(K)、铷(Rb)、铯(C s)、钫( Fr)等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

4. 掌握钠和钾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5. 掌握钠和钾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6. 了解常见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

7. 会检验钠、钾离子。

(六)碱土金属

1. 了解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等碱土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

2. 掌握镁和钙金属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3. 掌握镁和钙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4. 会检验钙离子。

5. 了解硬水及其软化。

(七)硼族元素

1. 了解硼、铝、镓、铟和铊等硼族元素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

2. 掌握铝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3. 掌握铝元素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4. 会检验铝离子。

(八)过渡元素

1. 掌握铁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铁、铬、锰等重要过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 了解配位化合物和配位平衡。

4. 会检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

有机化学基础

一、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 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概念;掌握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同系物等基本概念。

2. 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成键特点,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了解杂化轨道等化学理论。

3. 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4.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碳骨架分类和官能团分类),掌握主要官能团对应的代表性化合物。

5.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官能团的最低系列原则和取代基的次序规则,掌握分子构型的标记方法;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普通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常用俗名等。

6. 能够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二、烷烃

1. 了解烷烃、环烷烃的通式和构造异构。

2. 掌握烷烃、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

3. 理解烷烃、环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同系物规律。

4. 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氧化、取代反应。

5. 掌握环烷烃的化学性质:氢解、卤解、酸解—小环不稳定性。

6. 了解烷烃的来源,甲烷等烷烃的重要代表物的性质和用途。

三、不饱和烃

1. 掌握单烯烃、共轭二烯烃、炔烃及其结构。

2. 掌握单烯烃系统命名规则,炔烃系统命名规则。

3. 掌握不饱和烃的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端基炔的特性;顺反异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共轭效应;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

4. 理解原子或基团的电子效应。

5. 了解乙烯、乙炔、1,3-丁二烯、异戊二烯等重要代表物的性质和用途。

四、芳香烃

1. 理解芳香烃的分类和命名。

2. 掌握单环芳香烃和稠环芳香烃的结构和取代(硝化、卤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加成(加氢、加氯)、氧化(侧链α-H 的氧化)等性质。

3. 理解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

4. 掌握鉴别常见的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和其它烃。

5. 了解苯及其同系物、萘、蒽、菲等芳香烃的重要代表物的性质和用途。

五、卤代烃

1. 了解卤代烃的结构、分类,掌握命名。

2. 了解卤代烃的制法。

3. 了解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4. 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①卤原子的亲核取代:水解、醇解、氰解、氨解与硝酸银—乙醇溶液的反应,与碘化钠—丙酮溶液反应,与金属镁反应—格氏试剂的生成;②消除反应。

5. 了解三氯甲烷、氯乙烯、四氟乙烯等卤代烃重要代表物的性质和用途。

六、醇、酚、醚

1. 了解醇、酚、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 了解醇、醚的制法。

3. 了解醇、酚、醚的物理性质。

4. 掌握醇的化学性质:羟基上氢的反应,羟基的亲核取代反应、羟基的消除反应(脱水)、醇的氧化或脱氢反应。

5. 掌握酚的弱酸性;酚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酚苯环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酚的氧化反应。

6. 掌握醚的化学性质:①未共用电子对的反应—烊盐生成、配位化合物生成;②醚键的断裂(与HI、△);③α-H的过氧化反应。

7. 掌握鉴别常见的醇、酚和醚。

七、醛、酮

1. 了解醛、酮的分子结构、分类和命名。

2. 了解醛、酮的物理性质。

3. 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亲核加成:加氢氰酸,加亚硫酸氢钠,加格氏试剂,加醇与氨的衍生物的缩合(加成+消除),与碳负离子即与具有α-H 的醛(酮)的缩合;氧化还原;α-H 的活泼性;卤化和碘仿反应等。

4. 了解重要的醛、酮的性质及其用途。

八、羧酸及其衍生物

1. 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分类与命名。

2. 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3. 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羧羟基的亲核取代—衍生物的生成,羧羰基的还原,α-H 的卤化—取代酸的生成,酸性,二元羧酸脱羧、脱水,钝化苯环的间位亲电取代。

4. 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酯、酰胺的水解和酯的醇解,酯的还原和克莱森酯缩合,酰胺的霍夫曼降解反应。

5. 了解重要的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用途。

九、含氮有机化合物

1. 了解硝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命名规则;了解胺的分类、命名规则和结构。

2. 掌握硝基化合物化学性质:芳环上硝基的还原反应、硝基对芳环亲电取代反应的致钝作用。

3. 了解胺的物理性质。

4. 掌握胺的化学性质:①碱性;②氮上的烃基化;③氮上的酰基化,与对甲苯磺酰氯的反应;④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⑤氨基对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的致活作用;⑥胺的氧化。

5. 了解季铵结构、季铵盐、季铵碱及其碱性。

6. 理解芳香族重氮盐和偶氮化合物的生成、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

一、定量分析基础

1. 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 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

3. 了解定量分析的过程和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4. 掌握定量分析中误差的来源、分类、表示方法和减免方法。

5. 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掌握它的运算规则。

6. 掌握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方法。

二、滴定分析法

(一)酸碱滴定法

1. 理解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2.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3. 会配制和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和盐酸标准溶液。

4. 掌握酸碱滴定的操作技术、计算和应用。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

1. 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操作技术和计算。

3. 会配制和滴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4. 掌握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三)沉淀滴定法

1. 理解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 理解沉淀滴定法的滴定条件和注意事项。

3. 掌握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等常用的沉淀滴定法的操作技术、计算和应用。

(四)配位滴定法

1. 了解配位化合物的概念、结构和命名。

2. 了解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应用。

3. 会配制和标定 EDTA 标准溶液。

4. 理解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5. 掌握配位滴定操作技术、计算和应用。

6. 掌握水中 Ca2+、Mg2+含量及水总硬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其中无机化学基础60分、有机化学基础60分、分析化学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鉴别题、实验题、论述题、简答题、填表、计算题等。

Ⅲ.参考书目

1. 聂英斌等主编. 《无机与分析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年01月. ISBN:9787122260468.

2. 余德润主编. 《有机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年9月.ISBN:9787109300774.

3. 高等职业教育化学教材编写组. 《无机化学》(第六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1月. ISBN:9787040572117.

人体解剖学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
《人体解剖学》科目考试说明
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同时能够将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临床实际相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医学专业考生应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体现以人为本的专业素养,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考查要求考生钻研教材,从内容的难度、深度和广度来进行测试,通过不同的题型考查考生对解剖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程度。考生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才能进一步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鉴别生理与病理状态,才能有效采取防病、治病、护理措施,努力增进人类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本科目考试内容分类列举如下:

第一部分 绪 论

1.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3.熟悉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并了解其范围,分科及发展历程。

4.了解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5.了解正常、异常、变异和畸形的一般概念。

第二部分 运动系统

一、骨 学

1.掌握骨的分类,骨的一般形态、构造和功能。

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分部和功能,各部椎骨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特点。

3.掌握肋骨的一般形态、分部、结构和功能,胸骨的形态结构与分部。

4.掌握颅的位置、组成、分部和功能,脑颅与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

5.掌握颅底内面观三个颅窝的境界及重要结构,颅底外面观。掌握骨性鼻腔的组成及鼻旁窦的开口位置。

6.掌握中轴骨的重要标志——第一、第二、第七颈椎及胸椎棘突、骶角、骶管裂孔、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枕外隆凸、舌骨等。

7.掌握附肢骨的组成及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上肢带骨锁骨与肩胛骨的形态、结构与位置,自由上肢骨肱骨、尺骨、桡骨的形态、结构与位置,掌握腕骨的排列。下肢带骨髋骨的组成、形态、结构与位置,自由下肢骨 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结构与位置,跗骨的排列。

8.掌握附肢骨的重要标志——肩胛冈、肩胛骨下角、肩峰、锁骨、肱骨大结节、肱骨内外上髁、桡骨头、尺骨鹰嘴、桡骨与尺骨茎突、豌豆骨、股骨头、髂嵴、髂前上棘、骼后上棘、坐骨结节、大转子、髌、胫骨粗隆、腓骨头、内外踝、跟骨结节 。

9.熟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10.熟悉中轴骨的组成及分部。

11.熟悉颅顶的外面观与内面观,眶的构成、形态及其孔裂。熟悉新生儿颅的特征并了解其生后变化。

12.熟悉腕骨,掌骨及指骨的基本形态、位置 。

13.了解骨骼的概念,骨的生长发育,表面形态及可塑性,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一般配布。

14.了解第一肋骨和第二肋骨的形态特征。

15.了解跖骨、趾骨的基本形态,位置与排列。

16.了解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分部。

二、 关节学

1.掌握间接连结或关节的基本构造、辅助结构、运动方式。

2.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意义。

3.掌握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的位置、附着与功能。

4.掌握脊柱的组成、分部正常弯曲及功能,掌握胸廓上、下口形态及组成。

5.掌握颞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骶髂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组成形态及其运动。骨盆的构成及性别差异。

6.熟悉椎骨关节突关节的基本结构及各部的特征。

7.熟悉胸锁关节、拇指腕掌关节、足弓的构成及其功能。

8.熟悉骨连结的形态分类并了解其功能意义,直接连结的分类。

9.熟悉肋与脊柱和胸骨的连结,骨性胸廓的外形与各径。

10.熟悉颅的连结主要形式--缝。

11.了解关节的分类及功能。

12.了解关节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一般配布。

13.了解椎骨的连结概况、了解其它韧带的位置。

14.了解骨性胸廓的年龄性变化时性别特征。

15.了解其它关节的形式和运动。

三、 肌 学

1.掌握骨骼肌的形态、结构、起、作用及其辅助装置。

2.掌握咀嚼肌的组成、咬肌、颞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3.掌握胸锁乳突肌和前斜角肌的位置与基本作用。

4.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骶棘肌)的位置外形、起止,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肋间内、外肌的位置、起止概况和基本作用。

5.掌握膈的位置、外形、结构特点(中心腱、三个裂孔、薄弱区)和功能。

6.掌握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模肌和腹直肌的起止概况,形态特点、所在部位和基本功能。掌握腹直肌鞘的组成和特点,腹股沟管及腹股沟韧带的组成及位置。

7.掌握躯干肌的肌性标志: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骶棘肌)、胸大肌、腹直肌和胸锁乳突肌。

8.掌握三角肌的位置、起止概况和作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概况和作用,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的位置、起止概况及作用。

9.掌握上肢肌的肌性标志:三角肌、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尺侧腕屈肌腱。

10 .掌握臀大肌和髂腰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股四头肌、缝匠肌、长收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位置、形态特点,起止概况和作用。

11.掌握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踇长伸肌、腓骨长、短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概况与作用。

12.掌握下肢肌的肌性标志: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腱、小腿三头肌和跟腱、足背的趾长伸肌腱和踇长伸肌腱。

13.熟悉肌群的配布原则和相互关系,熟悉表情肌的分布特点和功能。

14.熟悉腹前外侧肌群的位置、分层和组成。

15.熟悉大圆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旋后肌的位置、起止概况及作用。

16.熟悉梨状肌的位置,熟悉股三角、收肌管和腘窝的组成、境界。

17.了解前臂其它各肌的位置与作用,手肌的分群和各肌的位置与作用。

18.了解表情肌的组成、颈肌的位置、分群、各群肌的组成和功能。了解舌骨上、下肌群的组成。

19.了解躯干肌的分部和分层概况,背部浅、深层肌的位置和组成,背部筋膜的位置和配布,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位置和组成,腹后肌群的位置、组成和作用。

20.了解上肢肌的分部、分群、分层和排列概况 。

21.了解腋窝、三边孔、四边孔、肘窝和腕管的组成与境界。

22.了解下肢肌的分部、位置、分群、分层、排列和功能。

第三部分 内脏学

一、总 论

1.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2.熟悉内脏的概念(范围、结构特点、主要功能)

3.了解内脏各系统之间以及与身体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内脏的一般形态和构造。

二、消化系统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咽峡的构成。掌握牙的形态和构造,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颏舌肌起止、位置和作用。掌握大唾液腺的形态、位置及导管开口部位。

3.掌握咽的位置、分部以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交通。

4.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及狭窄部位(包括距中切牙的距离)。

5.掌握胃的形态、位置,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特征、空肠、回肠的位置、形态及各结构特点,大肠的分部及结肠的分部、位置及形态结构特点,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形态和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6.掌握肝的形态(分叶、肝门)、位置(成人、小儿)。

7.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及胰管的汇合,开口部位及胆汗的排放途径。

8.掌握胰的形态、位置。

9.熟悉乳牙和恒牙的牙式。

10.熟悉各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

11.熟悉肝的毗邻和体表投影。

12.了解口腔的分部及其境界,唇、颊和腭的形态,舌肌的一般配布和功能,了解咽壁的构造。

13.了解食管、胃壁、肠壁的构造。

14.了解肝主要功能和肝段的概念,

15.了解胆囊的功能,胰的主要功能。

三、呼吸系统

1.掌握呼吸系统组成、功能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

2.掌握鼻腔的分部及各部形态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部位。

3.掌握喉的位置、主要体表标志,喉腔的形态结构。

4.掌握气管的位置及形态构造特点,左右主支气管形态差异。

5.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

6.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及胸膜的位置。

7.熟悉肺内支气管和肺段的概念。 8.熟悉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9.熟悉喉的软骨、连结及喉肌的位置和作用,活体喉口和声门的形态变化。

10.熟悉纵隔的概念。

11.了解纵隔的区分及其组成。

12.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

13.了解喉的功能性别差异及年龄变化。

14.了解各鼻旁窦的形态特点。

四、泌尿系统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2.掌握肾的形态、构造及位置。

3.掌握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各部的位置及在盆部(尤为女性)的主要毗邻,掌握输尿管的狭窄。

4.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膀胱三角的界限、结构特点、主要意义,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

5.熟悉肾的被膜与毗邻。

6.了解泌尿系统的主要作用,肾段的概念及肾的体表投影。

7.了解膀胱壁的构造,膀胱毗邻关系。

五、男性生殖系统

1.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2.掌握睾丸及附睾的形态和位置,输精管的形态特征,分部和行径,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

3.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形态、结构特点、三个狭窄、三个膨大和两个弯曲。

4.熟悉睾丸和附睾的构造,射精管的合成、 行径、位置及开口部位,前列腺的分叶、被膜及年龄变化。

5 .了解睾丸的下降概况, 精囊腺的形态和位置。了解尿道球腺的位置和腺管的开口。

6.了解阴茎的分部及构造,阴囊的形态构造,海绵体的构造、阴茎皮肤的特点。

六、女性生殖系统

1.掌握女性生殖器的分部及功能、各部所包括的器官。

2.掌握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形态结构特点。

3.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

4 .掌握阴道的形态位置以及阴道穹的组成与毗邻,阴道口及尿道口的位置。

5.掌握女性乳房的形态和构造特点。

6.熟悉会阴的概念和分部。

7.了解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8.了解卵巢形态构造的年龄变化,子宫壁的构造及其年龄变化。

第四部分 腹膜、内分泌

一、腹膜

1.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大网膜、小网膜、网膜囊、网膜孔的位置,小网膜的分部。

2.掌握十二指肠悬韧带及肝、胃的韧带名称和位置。

3.掌握直肠子宫陷凹、直肠膀胱陷凹、膀胱子宫陷凹和肝肾隐窝的位置。

4.熟悉腹膜的功能,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被覆关系。

5.熟悉各韧带名称、位置和构成。

6.了解大网膜的构成和功能,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和附着。

二、内分泌系统

1.掌握内分泌的概述。

2.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3.了解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分类和概念。

第五部分 脉管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

1.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

2.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毗邻、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心纤维骨骼。掌握心传导系的组成位置和功能。

3.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重要分支(前后室间支、旋支、窦房结支和房室结支)的分布区域,冠状窦的位置、开口及其属支。

4.掌握心包的构成及心包裸区的部位,心包窦的组成、位置及特点。

5.掌握动脉的概念,左、右肺动脉的行程及动脉韧带的位置。

6 .掌握升主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支,主动脉弓的起止、位置和三大分支 。

7.掌握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程,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形态位置与功能概况,颈外动脉起始、主要分支的行程和分布。

8.掌握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支,胸主动脉的起止和行程,肋间后动脉的行程和分布,腹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支。

9.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的起始、行程和分布范围,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的行程和分布。

10.掌握髂总动脉的起止和行程,髂内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支,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的行程和分布,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布。

11 掌握颞浅、面、颈总、锁骨下、肱、桡、股和足背动脉的搏动点及常用压迫止血点。

12.掌握静脉的概念,静脉系的组成及静脉的结构特点。

13.掌握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的起止、行程及主要属支。静脉角的概念。

14.掌握颅内外静脉的交通以及颈外静脉的行程,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行程及注入部位及临床作用,奇静脉的起止、行程。面部危险三角区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15.掌握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起止和行程。肾静脉和睾丸静脉(卵巢静脉)的行程和注入部位。

16.掌握大隐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及其属支,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

17.掌握门静脉的组成、行程、属支、收集范围、注入部位、结构特点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部位与交通途径。

18.熟悉脉管系统的形态特点。

19.熟悉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末闭的常见部位。

20.熟悉颈内动脉在颈部的行程。股深动脉、腹壁下动脉、腓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布,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分布和体表投影,肠动脉的配布特点。

21.了解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的概念。

22.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23.了解心壁的构造。

24.了解心大、中、小静脉的收集范围、行程。

25.了解动脉在人体中的分布规律,左右颈总动脉的体表投影,支气管动脉和食管动脉的行程,膈下动脉、腰动脉和肾上腺动脉的分布,足底内外侧动脉的行程、足底弓的组成。

26.了解股动脉的体表投影。

27.了解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静脉窦、板障静脉和导静脉等)的特点。

28.了解左右肺静脉的行程,上肢深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起止、行程,椎静脉丛的位置、交通和结构特点。

2 9 .了解下腔静脉和髂外静脉的其它属支以及盆腔各静脉丛的位置,下肢浅深静脉的交通支。

二、淋巴系统

1.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各部的结构和配布特点。

2.掌握胸导管的起始,行程,注入及其收集范围,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及收集范围。

3.掌握九条淋巴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局部淋巴结的概念。

4.掌握下颌下、颏下、颈浅、颈深淋巴结群的分布部位、收集范围与淋巴输出去向。腋淋巴结的分群,各群的分布和收集范围,肺门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腹腔淋巴结群的分布及收集范围,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分布及收集范围,髂内淋巴结、骶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

5.掌握脾的形态位置。

6.熟悉乳房、子宫、肺、食管、胃、肝、直肠等器官的淋巴回流。

7.了解淋巴的回流因素和侧支循环。了解头颈部淋巴结群的位置,上肢其它淋巴结的位置,胸壁和胸腔内各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髂外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腰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腘浅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

8.了解胸腺的形态和位置,脾的主要功能。

第六部分 感觉器

一、视器

1.掌握视器的构成,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的组成,外膜、中膜、内膜的分部。

2.掌握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视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特点及功能。

3.掌握眼的屈光装置,眼前房、后房、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形态、位置及房水循环途径。

4.掌握眼副器的组成,结膜的形态结构及层次,泪器的构成、泪腺和泪道的形态、位置、开口和作用。

5.掌握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6.熟悉眼球的外形,眼球辅助装置的组成和功能,眼睑的形态和构造。

7.熟悉眼球外肌的神经支配。

8.熟悉感觉器及感受器的概念。

9.了解眶脂体、眼球筋膜,眼的血管、神经。

10.了解感受器的分类。

二、前庭蜗器

1.掌握外耳道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幼儿外耳道的特点。

2.掌握鼓膜的形态、分部及位置,鼓室的形态(六个壁及其主要结构)、位置和交通,咽鼓管的形态、特征、开口位置、作用和幼儿咽鼓管的特点,乳突小房和乳突的位置。

3.掌握骨迷路与膜迷路的组成及形态结构。掌握螺旋器、球囊斑、椭圆囊斑及壶腹嵴的位置及功能。

4.熟悉外耳的组成,中耳的分部,内耳的分部和分部关系。

5.熟悉前庭蜗器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6.了解听小骨的名称、连结及主要作用,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作用。

7.了解声波的传导途径。

第七部分 神经系统

一、总论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区分及两系统的相互关系,反射的概念及反射孤的组成。

2.掌握灰质、白质、髓质、皮质、神经核、纤维束、神经节、神经的概念。掌握神经元的构造。

3.了解神经系统在机体内的作用及地位,神经元的分类。

二、中枢神经系统

1.掌握脊髓的形态、位置、上下端平面和分布、脊髓与脊神经根形态特征,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2.掌握脊髓灰质、白质的构造概况及其分部,灰质前、后、侧角的主要核团(前角运动神经元,中间外侧柱、骶副交感核、胶状质、后角边缘核、后角固有核、胸核)。

3.掌握脊髓白质主要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的起止、走行、位置和功能。脊髓白质主要下行纤维(皮质脊髓前、侧束、红核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

4.掌握脑的位置和分部,脑干的外形、菱形窝及第四脑室、脉络丛的概念。延髓、脑桥、中脑内部结构的名称、位置及主要特点(延髓的两个交叉、第四脑室的敝开和下橄榄核的出现、脑桥划分为基底部和被盖部等)。

5.掌握脑神经在脑干内的排列关系及功能,脑干内重要纤维束(锥体束、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的位置,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间脑的位置、外形、分部和第三脑室。

6.掌握特异性核团的纤维联系和功能,下丘脑的主要核团并了解其主要纤维联系和功能。

7.掌握大脑半球的外形、分叶及主要沟回,纹状体的组成,内囊中的主要投射纤维束的排列位置关系。

8.掌握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躯体运动区的位置、形态特点和功能定位,大脑皮质语言中枢的位置。

9.熟悉小脑中央核、主要纤维联系及小脑的功能,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基底核的组成和位置。

10.熟悉嗅觉、味觉和平衡觉区在大脑皮质上的位置。

11.了解侧脑室的形态与脉络丛,边缘系统的组成和联系概况。

12.了解中央管的位置,了解灰质前角 a 和r 运动神经元的概念及灰质细胞构筑分层的(Rexed)概念,脊髓小脑前后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内侧纵束、脊髓固有束的位置和功能,脊髓的功能和主要反射。

13 .了解脑干和大脑的概念,主要核团(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红核、黑质等)的位置,脑干网状结构,间脑的分部。

14.了解丘脑内核团的划分概况,小脑皮质的分层及传入、传出联系概况。了解上丘脑和底丘脑的概况,纹状体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15.了解大脑半球内的主要纤维概况,大脑皮质的分层和分区。

三、周围神经系统

1.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分和分支。

2.掌握颈丛的组成、位置、分布概况、皮支的浅出部位和分布范围,膈神经的组成,行程和分布。

3.掌握臂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的起始、行程和分布概况及各神经受损后运动及感觉障碍主要表现。

4.掌握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受损后的感觉动运障碍的主要表现。

5.掌握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行径、分布范围及其皮支分布节段性平面,股神经的组成、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概况,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的发起、行程、皮支分布区及所支配的肌群。

6.掌握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接脑的部位、出颅的部位、纤维成分及分布概况,视神经的功能性质、行程和视交叉概况,动眼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支配的范围及副交感纤维的分布和机能,滑车神经的分布,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三叉神经节的位置、性质、三大分支在头面部皮肤的分布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的主要分支、行程及其分布概况,展神经的行程和分布,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的分布概况,舌咽神经的性质、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行程、纤维成分、主要分支(舌支、咽支、颈动脉窦支)与分布,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主干行程及其各种纤维成分的分布范围,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左、右)的行程与分布,副神经主干的行程及分布概况,舌下神经的分布概况。

7.掌握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概念,并了解其主要功能。

8.掌握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及交感干、椎前节的位置、组成、掌握颈上节的位置、节后纤维分布概况,了解颈中节、颈下节的位置、节后纤维分布概况。掌握内脏大、小神经及其联系、分布概况。胸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分布概况、骶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分布概况,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换神经元部位、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的分布及机能,迷走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与分布概况,盆内脏神经的分布概况。

9.掌握内脏运动神经对内脏器官的双重神经支配概念以及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10.熟悉脊神经的分布概况。熟悉髂腹下、髂腹股沟、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的行径及分支概况,阴部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分布。

11.熟悉内脏神经的区分(内脏运动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和分布,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各三个去向,面神经、舌咽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及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12.了解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肩胛背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的分布概况。

13.了解脑神经受损后的主要表现。了解嗅神经的功能性质与分布区,睫状神经节的部位、性质,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的性质和位置,迷走神经前、后干在腹腔的分支及分布概况。

14.了解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神经的主要区别,灰、白交通支的性质。了解交感神经节前,后纤维节段性分布概况。

15 .了解各主要内脏神经丛的部位分布,内脏感觉神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内脏神经的中枢及其传导途径。牵涉性痛的概念。了解眼、心脏、肺及支气管、胃肠道、膀胱、子宫、血管等的内脏运动神经支配概况。

四、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1.掌握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包括皮肤的精细或辨别性触觉)的起止、行程、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及交叉平面,各级神经元胞体在中枢所在部位以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2.掌握躯干、四肢及头面部痛、温度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的起止、行程、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及交叉平面,各级神经元胞体在中枢所在部位以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3.掌握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行程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瞳孔对光反射路径。

4.掌握锥体系的组成、行程、交叉及对各运动核的支配情况。

5.熟悉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

6.了解非意识性本体感觉通路,听、平衡和嗅觉传导通路,锥体系受损后随意运动障碍的主要表现,锥体外系的组成、纤维联系概况和功能。

五、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1.掌握脊髓被膜的组成、形态特征,硬脑膜的构造特点、形成物及硬脑膜窦。

2.掌握海绵窦的位置、内容及交通。掌握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程及其主要分支的分布范围。

3.掌握脑底动脉环的组成,脑室以及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4.了解其它硬脑膜窦的位置和交通。了解蛛网膜、齿状韧带、蛛网膜下池、蛛网膜颗粒、软脑膜和脉络丛。了解脊髓动脉的来源,分布特点。了解脑的浅、深静脉的主要属支以及脑和脊髓静脉的回流概况。脑屏障的概念。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填图题、连线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Ⅲ.参考书目

丁文龙、刘学政主编,《系统解剖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ISBN:9787117267182 。

管理学原理及应用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
《管理学原理及应用》科目考试说明
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管理学基本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案例分析、综合应用等四个方面。主要考查考生对管理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掌握、综合分析、管理方法应用等能力。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管理与管理学

1.考核知识点

(1)管理及其功能

(2)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

(3)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

(4)管理学及其特点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工作形式和内容,理解管理产生的原因,掌握管理的功能和实质。

(2)了解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方法,理解效率与效益及其间的关系。

(3)了解管理的基本职能和一般过程并掌握管理学的特点。

二、组织及其绩效影响因素

1.考核知识点

(1)组织及其功能

(2)组织环境的构成

(3)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4)组织文化及其影响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组织特征及组织构成要素,掌握组织的产生原因、功能与运作的机理。

(2)了解组织环境的构成因素并能运用各种环境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及组织环境。

(3)了解组织文化的定义及特点,理解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三、管理者

1.考核知识点

(1)管理者及其角色分工

(2)管理者的分类

(3)管理者的权力与责任

(4)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培养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者的特征及组织需要管理者的原因,从而明确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分工。

(2)了解管理者的分类及管理者所要承担的职责,理解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并掌握提高管理者素质的一般途径。

四、管理思想的演变

1.考核知识点

(1)西方管理思想的整体图像

(2)主要管理流派思想简介

(3)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

(4)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系统化管理研究诞生的原因和工业化以后西方管理思想演变的整体图像。

(2)理解西方主要管理流派如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定量管理思想以及权变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和思想特点。

(3)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特点和现代管理思想发展。

(4)掌握企业再造理论与学习型组织理论等创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五、决策及其过程

1.考核知识点

(1)决策及其类型

(2)理性决策过程

(3)常见的决策方法

(4)提高决策正确性的技巧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掌握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决策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2)了解各种决策类型,清楚理性决策的基本过程。

(3)了解各种决策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掌握提高决策正确率的基本技巧。

六、目标及其确定

1.考核知识点

(1)目标及其特点

(2)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过程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程序

(4)目标制定和运用技巧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理解目标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能区分组织宗旨与组织目标,掌握组织目标的基本特点,清楚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

(2)掌握确定目标的基本原则,了解目标的确定过程。

(3)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过程。

(4)知道目标制定和运用的一些技巧。

七、计划及其制定

1.考核知识点

(1)计划及其作用

(2)计划的制定与审定

(3)计划制定方法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理解计划的定义,掌握计划的基本构成要素。

(2)掌握计划的分类,清楚各种计划之间的区别。

(3)清楚制定计划的基本步骤和计划的审定方法。

(4)知道各种现代计划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

八、组织结构的设计

1.考核知识点

(1)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结构的设计

(3)岗位职责设计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不同的组织设计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特点,掌握各种环境因素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清楚组织结构与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

(2)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过程。

(3)知道岗位特性描述方法,了解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

(4)熟悉各种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九、人员的配备

1.考核知识点

(1)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及原则

(2)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过程和内容

(3)人员的招聘与甄选

(4)人员的考核与培训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清楚人员配备的目的,掌握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基本原则。

(2)了解人员获得的基本途径和选聘人员的基本方法。

(3)清楚员工考核的目的,知道业绩考核的常用方法,了解绩效考核的基本过程。

(4)了解培训的重要性,知道员工培训的常用方法。

十、权力的分配

1.考核知识点

(1)权力及其类型

(2)授权及授权方法

(3)集权与分权

(4)权力分配的艺术

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理解权力的含义,掌握不同性质权力的区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授权的过程,掌握授权的基本原则。

(3)知道集权与分权的含义及其相对性,了解影响集权和分权的主要因素以及集权和分权的优缺点。

(4)了解权力分配中常见的错误及其改进策略。

十一、领导理论

1.考核知识点

(1)个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2)群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3)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不同

(4)领导影响力的来源级威信构成要素

(5)领导品质、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

2.考核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个体、群体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理解领导影响力的产生来源构成,如何才能正确建立影响力。

(3)能够区分管理者领导者的区别,用理论逻辑区别三种类型的领导理论

(4)能够用领导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

十二、领导理论

1.考核知识点

(1)沟通的条件和方式

(2)自我沟通的目的、方法

(3)人际沟通障碍和改善方法

(4)组织沟通类型、形式和障碍

2.考核目的及基本要求

(1)能够理解沟通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对沟通的条件、基本模式和方式有全面的认识

(2)自我沟通的目的和方法

(3)理解并正确认识人际关系沟通中的障碍,能够从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沟通障碍的解决之道

(4)了解组织沟通过的类型和形式,掌握组织沟通的主要障碍并能够对此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十三、激励原理

1.考核知识点

(1)行为的产生原理

(2)行为、动机和激励之间的关系

(3)内容型、行为过程型激励理论

(4)激励的方法

2.考核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基本人性学说,理解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激励机制

(2)能够理解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自我实现人等人性理论并能够据此理性分析社会实际问题

(3)掌握主要的激励理论并能够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激励的方法,并且能够合理使用

十四、控制基础

1.考核知识点

(1)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前提条件

(2)控制过程、控制的基本原则

(3)控制的主要类型

(4)控制的阻力和防范思路

2.考核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控制系统的构成,掌握控制的基本前提

(2)了解控制的类型、特点,

(3)掌握控制的原则,知道控制的基本过程

(4)理解控制的阻力产生原因,区分情况并提出一些基本的应对办法。

十五、管理创新

1.考核知识点

(1)管理创新及其重要性

(2)管理创新模式和原则

(3)管理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

2.考核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创新的含义、分类、重要性及基本原则。

(2)理解管理创新的模式及其优缺点。

(3)掌握管理创新思维方法和几种适合于管理创新的创新技法。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Ⅲ.参考书目

邢以群. 《管理学(第五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ISBN:9787308193702.

艺术概论与欣赏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
《艺术概论与欣赏》科目考试说明
I.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是五育并举中美育的基础,考试体现以美育人、塑造健全人格的宗旨要义,主要考查考生鉴赏批评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艺术观念

(一)艺术观念演变

1.掌握中国艺术观念演变。

2.掌握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念。

(二)艺术的特性

1.掌握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

2.掌握艺术的审美特性。

二、艺术的功能

(一)艺术功能的理论

1.掌握西方代表性的艺术功能理论。

2.掌握东方代表性的艺术功能理论。

(二)艺术的主要功能

1.掌握审美认识功能。

2.掌握审美教育功能。

3.掌握审美娱乐功能。

4.了解审美体验功能。

三、艺术创作

(一)艺术创作主体

1.掌握艺术创作主体的社会角色。

2.掌握艺术创作主体的人文修养。

3.了解艺术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

(二)艺术创作方式的特点

1.了解艺术创作与艺术制作的联系及区别。

2.掌握个体创作与集体创作的联系及区别。

3.掌握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的联系及区别。

(三)艺术创作过程

1.掌握艺术创作的动因。

2.掌握艺术创作的构思。

3.掌握艺术创作的物化。

四、艺术作品

(一)艺术作品的媒介

1.掌握艺术媒介的基本概念,了解艺术媒介类别以及相关特点。

2.了解艺术媒介在艺术作品上的作用。

(二)艺术作品的形式

1.掌握艺术形式的特征。

2.了解艺术作品的“内外部形式”关系。

(三)艺术作品的内容

1.了解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作品的四个形象分支。

3.掌握典型和意境之间的关系。

4.掌握艺术作品意蕴的四个特点。

五、艺术接受

(一)艺术接受的主体

1.掌握艺术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了解主观条件的构成因素。

2.掌握艺术接受主体的地位和三个层面的作用,了解读者反应理论的

局限性。

(二)艺术接受的特征

1.掌握艺术接受的四个特征。

2.掌握艺术鉴赏次第展开的过程。

六、艺术类型

(一)艺术分类的历史演变

1.了解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分类方式。

2.掌握艺术类型划分的五个原则。

(二)主要艺术类型

1.掌握音乐艺术的两个审美特征。

2.掌握舞蹈艺术的两个审美特征,了解不同地域代表性舞蹈。

3.掌握西方悲剧艺术主要种类及代表性剧作家和作品,了解京剧代表艺术家及流派。

4.掌握美术的四个审美特征,了解美术主要分类。

5.掌握现代设计艺术的四个特征,了解设计艺术的三种分类方法。

6.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案例及特点。

(三)各种艺术之间的关系

1.掌握各种艺术的相互联系。

七、艺术的发展

(一)艺术的起源

1.掌握艺术起源的主要理论学说。

2.了解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二)艺术发展的进程

1.了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

2.掌握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八、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一)艺术风格

1.掌握艺术风格的界定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艺术风格的基本特点。

(二)艺术流派

1.掌握艺术流派的含义及特点。

2.了解我国重要的艺术流派。

(三)艺术思潮

1.掌握艺术思潮的内涵。

2.掌握艺术思潮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九、艺术批评

(一)艺术批评的含义与性质、原则和意义

1.了解艺术批评的含义与性质。

2.掌握艺术批评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二)艺术批评的主体与主体构成

1.了解艺术批评家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和批评能力。

2.掌握艺术批评的主体构成。

(三)艺术批评的方法

1.了解艺术批评的主要方法。

2.掌握社会-历史批评方法。

十、艺术的当代嬗变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状况

1.了解艺术中的多样化和本土化。

2.掌握高雅艺术和大众艺术。

(二)创意产业和艺术市场

1.掌握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艺术市场与艺术营销。

(三)数字技术条件下的艺术

1.掌握数字技术对于当代艺术各门类艺术的积极影响。

(四)当代媒介与艺术传播

1.掌握艺术传播的定义、要素和分类。

2.了解纸媒介、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在艺术传播中的特点。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作品鉴赏与批评题。

Ⅲ.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艺术学概论》,彭吉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ISBN:9787040512908)

Ⅳ.附录 作品鉴赏与批评参考

说明:作品鉴赏与批评主要分析所列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1.《韩熙载夜宴图》,南唐,顾闳中,中国画

2.《虾》,当代,齐白石,中国画

3.《最后的晚餐》,意大利,达芬奇,壁画

4.《泉》,法国,安格尔,油画

5.《巴尔扎克像》,法国,罗丹,雕塑

6.《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中国画

7.《愚公移山》,现代,徐悲鸿,油画

8.《搜尽奇峰打草稿》,清,石涛,中国画

9.《枯木怪石图》,宋,苏轼,中国画

10.《泉》,美国,杜尚,装置艺术

11.《拉奥孔》,古希腊,雕塑

12.《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中国画

13.《步辇图》,唐,阎立本,中国画

14.《兰亭序》,东晋,王羲之,冯承素摹

15.《送子天王图》,唐,吴道子,中国画

16.《鱼纹彩陶》,新石器时代,陶器

17.《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张萱,中国画

18.苏州园林,留园,中国古典园林


投诉邮箱:xgjy2003@163.com

>>更多考试信息添加星光老师咨询


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课程+资料✔


江西星光专升本
江西专升本考试政策、备考资料、备考方法等信息分享,我们将及时推送江西统招专升本考试最新动态信息。同时我们也开设了江西各高校专升本考前辅导班,多年的教学辅导经验让你在备考过程中轻松提高分数,星光助你成功升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