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加拿大网友在中国社交平台上发出求助帖,希望帮助父亲寻找当年在哈尔滨雕刻冰灯的历史资料。在中国热心网友和哈尔滨日报记者的帮助下,在当年出版的《哈尔滨日报》上找到相关资料,帮助这位加拿大老人找到了42年前在哈尔滨留下的珍贵记忆。这位加拿大冰雕师曾经与哈尔滨的同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留下美好记忆。他说:“我这一生去过很多地方雕刻,哈尔滨永远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喜欢那里,哈尔滨是冰雕界的‘顶尖’城市!”1月19日,IP地址显示为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位叫Constance Harvey的女士发出 “I need your help finding photos!”(我需要你来帮我找当年的照片)的帖子。在帖子中,她说1983年,我的父亲Maurice Harvey应邀参加哈尔滨冰雪节活动,在哈尔滨和团队一起雕刻了一个冰雕作品,主题是一对夫妻和他们的孩子。父亲对在哈尔滨这段经历印象深刻。如果你们能帮我找到父亲当年在哈尔滨的照片或相关资料,那就太棒了。如果你们的父辈也参加过当年的哈尔滨冰雪节,曾见过我的父亲,请与我联系。加拿大冰雕师Maurice Harvey近照该帖发布后,先后有百余位来自全球各地的热心网友回复她。有的网友说,哈尔滨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冰雪之城,我刚从那里回来。有的网友@了哈尔滨文旅,还在互联网上帮助她搜索当年的照片及视频资料,并帮她确定更精准的信息。在网上求助的Constance Harvey与父亲Maurice Harvey
“你父亲参加的活动应该是哈尔滨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可能您的父亲记错了时间,因为1985年才有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顶帖,我也很想看看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冰雕”“蹲一个,我们希望能如您父亲所愿,祝身体健康,有空再来哈尔滨玩。”“欢迎老人再来哈尔滨,这里马上要举办亚冬会了,超级热闹。”面对热情网友的回复,Constance都通过翻译软件仔细阅读并进行了回复。她说:“我再次跟父亲进行了确认,他确定是1983年到的哈尔滨。”很快,有热心网友在互联网上帮她找到一张1983年在兆麟公园举办冰灯游园会的彩色照片。在照片上,热情的群众围在冰雕景观前观赏,上方悬挂“日本、加拿大、中国冰雕同场竞技”的横幅。Constance看到留言说,上面写着加拿大,一想到我爸爸曾经去过那里,真是太神奇了。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与Constance女士取得联系,并向她询问了更详细的信息。她说她的父亲今年79岁,1980年他赢得加拿大魁北克冰雕比赛第一名,随后在1983年跟随加拿大访问团到哈尔滨进行冰雪活动交流。在哈尔滨,他和团队雕刻了一家人的作品,至今他还保留着那次活动的原始文件。Maurice Harvey在哈尔滨购买的纪念品
随后,记者与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取得联系。工作人员介绍,哈尔滨首届冰灯游园会于1963年在兆麟公园举行,此后哈尔滨建筑艺术工作者不断进行了各种创新和尝试,冰雪艺术水平不断提升,到1980年,我市首次组织冰雕艺术家赴加拿大魁北克参加国家冰雕雪雕比赛,中国队获得第三名,冰雕作品《哪吒闹海》获得“民族特色奖”。1983年1月12日《哈尔滨日报》第二版有关当年冰灯游园会的相关报道。在《冰苑奇观不尽收——兆麟公园冰灯巡礼》这篇文章里提到Maurice Harvey的冰雕作品(红框内)。
在哈尔滨日报资料室,记者查阅到1983年1月12日第二版有关当年冰灯游园会的相关报道。在《冰苑奇观不尽收——兆麟公园冰灯巡礼》这篇文章里,详细描写了当年冰灯游园会的盛况。其中写道:“女排夺魁、美丽富饶黑龙江、一对夫妇一个孩等现代题材的作品,使游人在艺术享受中能受到时代精神的熏陶……”这其中就有Constance Harvey提到父亲创作的一家人冰雕作品。工作人员说,哈尔滨第一届国际冰雪节于1985年1月5日举行,第一届国际冰雕比赛于1987年举行。在首届国际冰雪节和国际冰雕比赛之前,我们每年都会邀请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冰雕艺术家来哈进行冰雪交流,也因此被称为冰雪热身赛。加拿大冰雪艺术家Maurice Harvey1983年来哈尔滨,参加的就是这种友谊邀请赛。在众多冰雪艺术家的切磋交流下,哈尔滨冰雪艺术越来越成熟,水平也越来越高,为后来举办国际冰雪节和冰雕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记者将找到的历史资料发给Constance女士,她非常兴奋,感谢中国网友的热情帮助。她将这一消息马上转告了父亲Maurice,并带来了他给哈尔滨时隔42年的回信。加拿大冰雕师Maurice Harvey近照以下是来自Maurice的信:
我是在赢得魁北克冰雪狂欢节第一名之后,才有机会去哈尔滨进行雕塑创作。我记得当年我总共在中国待了10天,其中有5天时间是在哈尔滨度过的。在雕刻过程中,许多雕刻家对我们亲手制作的雕刻工具——角刀印象深刻,后来我还把这种角刀送给结识的一位中国雕刻家。最后,我们赢得了一座令我自豪的奖杯。
雕刻之余,我们还在翻译的陪同下参观了工厂,那时候哈尔滨几乎没有三层以上的建筑,人们用扫帚清理街道,冰块由人工从江上运输而来。当地的人对我的胡子十分好奇。
在热心网友强大的搜索能力下,终于查到了Maurice赠予角刀的人,哈尔滨冰雕师孙万杰。在一篇采访中,孙万杰说,在自己使用的众多冰雕工具中,有一把角刀格外珍贵,是在哈尔滨参加国际冰雕交流赛时,一个外国友人送给他的。当时他和那位外国友人的雕刻区域相邻,两人很谈得来,看到对方的工具很好用,便上前询问这是什么,交谈后对方把角刀送给他。后来,在兆麟公园雕刻冰雕,大家看到这个角刀用着比之前的工具顺手,也纷纷效仿制作。Maurice看到网友发来的角刀照片,认为这就是当年他赠给中国朋友的那把角刀。Maurice Harvey赠给中国冰雕师的自制角刀
在哈尔滨,Maurice看到中国人运用灯光技术让冰灯在夜晚发出绚丽的颜色。回到加拿大后,他和团队尝试运用这一技术,完成了自由女神像这一冰雕作品。Maurice说,我这一生去过很多地方雕刻,哈尔滨永远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喜欢那里,哈尔滨是冰雕界的“顶尖”城市!根据史料记载,哈尔滨冰雪文化交流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经开始。在1983年1月的《哈尔滨日报》上,记者看到多篇文章报道哈尔滨冰灯艺术技师远赴加拿大等国进行交流访问。文章中写道:哈尔滨日臻成熟的的冰雪艺术,日益引起世界一些国家的重视。根据我国和加拿大有关方面的协议,目前正在兆麟公园展出的“冰晶奇观“冰景,将于年末在加拿大多伦多市按原样制作,进行营业性展出……1983年1月1日《哈尔滨日报》头版关于第九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的报道Constance说,在发帖之前,她没有告诉父亲,想给他一个惊喜。她说,如果在时隔42年之后真的能找到相关资料,那简直就是跨越时空的冰雪奇缘。没想到短短几天,在中国网友的热情帮助下,真的找到了当年父亲在哈尔滨留下的珍贵记忆。在跟帖中,许多网友把今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照片发给Constance,希望她和她父亲再次来到哈尔滨,看一看如今的冰雪大世界。Constance说:“我在2019年就到过中国,去了许多城市,知道中国现在有多美好,我希望在明年爸爸80岁的时候,能够赚够路费,和爸爸再来哈尔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3